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全尺寸热烟试验,研究了机械排烟系统在典型扁平大空间中的排烟有效性.通过改变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量、排烟口位置和排烟口数量,研究不同工况下烟控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排烟距离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超出一定距离后,烟控效果较差.当防烟分区内有均匀分布两个以上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同时,理论公式算得的排烟量能够有效控制烟气蔓延,我国规范规定的排烟量计算方法相对较为保守.另外对试验中存在的烟气弥散和烟气回填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1幢高层建筑环形走廊为例,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研究了环形走廊不同的排烟口水平布置方式对走廊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定义了排烟效率和排热效率2个定量评价机械排烟效果的指标,计算了各种工况的排烟效率和排热效率,通过与走廊上温度等参数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环形走廊,排烟口的开启数量和设置位置对排烟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在排烟量一定的情况下,并非开启排烟口数量越多越好。针对本文火灾场景,排烟口设置在走廊的转角处比设置在走廊中间位置排烟效果更好;当排烟口设置在4条走廊的转角处时,火灾时开启适当位置的2个排烟口排烟效果远好于4个全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风机布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冷态下送风排烟机与送风口的设置距离,送风口与排烟口的相对位置、送风排烟机数量以及多台送风排烟机组合方式对正压送风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常规风机单台布置时距离排烟口宜为1.5~2.5 m,V型布置时宜为2~2.5 m。在此基础上进行热烟试验,通过摄像和实时照度采集自然排烟和送风排烟效果。结果表明送风排烟明显优于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大型体育场馆,基于FDS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烟气层下降特征和温度场特征,研究排烟系统中排烟口位置、排烟口数量以及排烟口气流速度这三个主要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烟口设置于顶棚位置,排烟效果较好;在总排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排烟口数量越多,排烟效果相对越好;对于排烟口气流速度,则需根据具体的场馆参数,找出最佳气流速度,从而实现最好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横向走道防排烟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双方程三维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时横向走道内防排烟方式以及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的烟气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对于火灾初期挡烟垂壁对延缓烟气扩散的效果明显,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挡烟垂壁高度和数量来延长疏散时间.重要场所应用机械排烟时,排烟口应避免设在前室附近,对于只有单个排烟口时应将其设置在以挡烟垂肇为防烟分区的中间部位.在保持总排烟量不变时.可以将面积较大的排烟口合理的拆分成几个小的排烟口,并均匀分布在防烟分区内,这样可以降低每个排烟口的控制半径,有效的控制烟气的扩散,延长人员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实体试验研究单个移动式排烟机在不同安放距离、不同俯仰角下对封堵面积和排烟量的影响.得出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风速分布图,确定排烟机的最佳安放位置,不同安放位置下的实际排烟量.单个排烟机的最大封堵直径为1.4m;排烟机的最佳俯仰角度约为18.,安放距离为1..~1.5m.排烟机放置在建筑内进行排烟时应注意防止烟气倒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排烟口数量对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效果的影响,选取一栋具有环形走廊的高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D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排烟口面积恒定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分析走廊内分别设置1、2、4个排烟口时,走廊内烟气层温度、能见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工况下的排烟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形走廊内只设置1个机械排烟口时,排烟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排烟口数量增多,排烟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设置4个排烟口时与仅有2个排烟口相比,排烟效果提升并不明显。综合考虑排烟效果和实际工程造价,建议适当增加排烟口的个数来改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层隧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行量大等优点,但由于顶部空间有限,多采用侧向排烟的方式控制隧道火灾时烟气的蔓延.以某越江隧道为例,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改变排烟口数量、面积、间距,设计6个火灾场景,定量分析侧向排烟口的设置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各排烟口流量、流速,分析隧道内温度分布、能见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火源功率20 MW、无纵向风条件下,排烟口面积、排烟口开启数量以及排烟口间距都在火灾发生初期对烟气的蔓延起控制作用;提出在排烟口面积为4 m2、排烟口间距为90 m、火灾时开启4个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余沛  袁建平  方正  唐智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396-1400
摘 要:利用FDS对某双层盾构公路隧道的侧向重点排烟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探讨了排烟口面积、间距、排烟口开启方案以及纵向通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纵向风的条件下,火灾稳定后排烟口的面积为3~5 m2、排烟口间距为60~100 m时,排烟口的面积和间距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很小。随着纵向通风风速的增大和上游排烟口开启数量的增加,隧道侧向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明显减小。双层隧道上下层排烟口的排烟效率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下层隧道的总排烟效率略高一些。本文所研究的双层隧道发生20 MW火灾时,在纵向通风风速2 m/s下,排烟口间距为60 m,排烟口面积为4 m2,上游开启2个排烟口、下游开启4个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场一区复合模型模拟起火层内的烟气运动过程,分析了走廊通道内三种机械排烟方案的烟气控制效果。模拟结果表明,与排烟量相比,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更大;排烟口应尽量远离疏散出口。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 《山西建筑》2004,30(19):110-111
针对沥青路面的疲劳破坏这一病害 ,运用耗散能理论 ,对疲劳能耗及疲劳方程进行了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及线性关系 ,可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及疲劳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热水采暖系统中气体的存在、产生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水暖排气的重要性,并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排气装置  相似文献   

13.
王米专 《山西建筑》2006,32(11):172-173
概要地介绍了自然排烟竖井在高层民用居住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竖井断面的确定原则,并通过所做的某一实例,对该做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以推广该排烟方案,从而达到有效、方便、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春水 《暖通空调》2001,31(5):64-65
根据某涤纶长丝车间的具体情况,对其排烟设计作了探索和实践,对现行的防火设计规范在化纤行业的适用性提出了个人见解,建议有关部门制订适合该行业的防火设计规范或条款。  相似文献   

15.
路晓波 《山西建筑》2011,37(15):110-111
针对目前全国各城市供水管网普遍存在的爆管现象,通过分析管道内水力条件,找出主要爆管原因,并结合气、水两相流排气机理,分析了传统排气阀的弊端,给出了经济、方便的解决办法及建议,从而减少爆管事故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焊接车间焊接烟尘特点。在首推清洁工艺的前提下,从暖通专业角度阐述了焊接车间采暖通风设计,着重对焊接车间可采取的不同的通风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笔者认为效果相对较好的解决焊接车间焊接烟尘的通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某一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其工程概况,并确定该工程的防排烟设计方案,最后在基于现行规范进行的防排烟设计过程中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和根据个人理解进行的几点思考。本文采用的工程实例是具有代表性的分段设计的防排烟系统。  相似文献   

18.
毛赞  田相合  金丽 《山西建筑》2010,36(34):69-70
从提出动力设备支架的概念设计入手,介绍了动力设备支架整体模型及单设备支承梁动力分析的一般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对于动力设备支架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并对比了4种厨房排烟控制措施,并从系统的组成、节能和舒适性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按需通风的厨房排烟系统的优越性,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厨房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继明 《住宅科技》2008,28(7):58-60
文章介绍混合防水屋面及屋面排气通风施工技术,并对混合防水屋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使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