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线棒材无头轧制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设备利用率、产品收得率和降低生产费用的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钢铁生产厂家的广泛重视,我国唐山钢铁公司、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等先后采用EWR焊接型无头轧制技术,而邢台钢铁公司则采用了Ebros焊接型无头轧制技术。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开发成功的,应用于意大利乌迪内ABS公司的Luna铸轧制无头轧制技术则更是将连铸和轧制组合在一条生产线上,从而更具连续生产的优势。线棒材无头轧制技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孔德彪 《设计技术》2002,(2):24-31,9
线棒材无头轧制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设备利用率、产品收得率和降低生产费用的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钢铁生产厂家的广泛重视,我国唐山钢铁公司、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等先后采用了EWR焊接型无头轧制技术,而邢台钢铁公司则采用了Ebros焊接型无头轧制技术。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开发成功的,应用于意大利乌迪内ABS公司的Luna铸轧型无头轧制技术则更是将连铸和轧制组合在一条生产线上,从而更具连续生产的优势。线棒材无头轧制技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4.
钱江 《南钢科技》2003,(2):2-5,8
探讨了南钢宽中厚板项目控制轧制工艺的类型及其特点,并且针对南钢项目分析了控制轧制工艺对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Nicoll  R 刘川 《国外钢铁》1996,21(10):62-63
巴德钢公司开发了一种棒材轧制技术,将轧件沿纵向一次切分成四根棒材,这样就能高效而经济地生产小规格的棒材,该系统的特点是投资少且适用于现有轧钢机组。  相似文献   

7.
宁兴龙 《钒钛》1996,(5):54-59
介绍了径向-切向轧制(简写为PCII)的特点,以及PCII40-80,PCП-130,PCП-500轧机的功能,分析了采用径向-切向轧制方法,由钛及钛合金铸锭及预加工坯料生产棒材及管坯技术经济效益,以及热轧生产小断面精密钛棒用的微型PCП轧机及工艺。  相似文献   

8.
9.
Fubuk.  T 苏金萍 《武钢技术》1996,34(12):60-61
日本开始了无头轧制新技术[日]TsukasaFubukawa1前言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的生产开始采用的热连轧工艺,川崎钢铁公司的工程师称这项崭新的技术为“无头热带钢轧制法”,即在带钢进入轧机精轧机组前将头尾相接,从而使带钢连续通过精轧机组。带钢通过精轧...  相似文献   

10.
切分轧制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我国70年代发展起来的轧钢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切分轧制技术。详细叙述了切分轧制的原理、种类及其使用设备的特点,它对于我国目前许多中小轧钢厂因受坯料规格限制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找到了一条改革之路。这就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不改变轧制道次和现有设备,采用大规格的坯料直接轧成小规格产品,从而使老厂在改造过程中,缩短周期,减少投资,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论述了铝箔轧制的理论研究进展、铝箔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及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烽 《鞍钢技术》1990,(4):18-19,35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外轧制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状况与应用成果,并针对国内轧制设备落后的现状,提出从信号测量与多级反馈控制入手,改善轧机性能,弥补与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上的差异,满足社会对产品质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广军 《四川冶金》2010,32(4):7-8,23
介绍了控制轧制的种类和适应钢种,阐述了热机轧制的生产方式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苏金萍 《武钢技术》1999,37(4):63-64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及轧制过程模拟(尤其是金属材料的热传递、摩擦和高温性能)模型的不断开发,有限元法(FEM)成为型材轧制的有效模拟手段。有限元法能用于确定某些局部参数(如金属流动、应力、温度)和复合参数(如外形断面、前滑、接触面积、压力、扭转力矩等...  相似文献   

16.
17.
Brown  Wr 田碧凤 《武钢技术》1997,35(2):60-64,42
镀锡原板和净化薄板用的单一轧制油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合并贮油槽,改善带钢清洁度,减少退火循环时间并最终可提高生产率达10%。  相似文献   

18.
徐鹤贤 《四川冶金》2000,22(1):47-51,22
本文介绍的异径轧制新技术,可明显提高轧机的轧薄能力和轧制精度,特别是对于全国尚在使用的30、40代、但仍在继续使用的老式二辊轧机和四辊轧机如何提高轧江能力和轧制精度,提高轧机利用率、减少轧程和轧制道次、降低轧制压力、提高产品尺寸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辊径差型钢轧制的生产实践及其内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辊径差钢轧制已获国家专利该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首钢初轧厂Φ650mm轧机第一孔上。本文通过轧材高压轧制法,端部加工的高压轧制两项专利对比,详述了该项技术的特点和轧制成型的内在规律。实践证明,该孔型所设计的上下工作辊直径差完全符合实现全搓轧的条件,并使其增产增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