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研究是采川一种最简单的工艺方法,即用经活化后的天然沸石吸附剂代替传统砂滤池中的砂滤料,使滤池除具有过滤去除水中浊度的作用,同时还可去除水中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和部分溶解性的有机物。利用沸石的过滤吸附作用与石英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粒径为0.8~1.2mm的天然沸石对水中浊度、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某地沸石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沸石粒径A、投加量B、搅拌转速C、吸附时间D及pH值E等因素对其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采用L16(45)的正交表,极差分析显示:粒径、用量和转速是该沸石脱氮除磷的显著因素,显著性大小的排序为:A>C>B>E>D.同时将其与浙江缙云沸石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河南某地...  相似文献   

3.
魏华  张鹏  王娟  张天航 《硅酸盐通报》2020,39(6):1709-1714
为研究纳米粒子种类和掺量以及石英砂粒径对聚乙烯醇纤维(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得了试件的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并得到了试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9%,选择纳米SiO2质量掺量和石英砂粒径各四种.结果 表明,纳米SiO2的掺加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伸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随着纳米SiO2掺量从0%增大到2.5%,试件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整体上呈逐渐增大趋势.相对于纳米CaCO3,纳米SiO2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更明显.石英砂的粒径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性能影响较大,石英砂的粒径越小,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越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江沿岸低品位石英砂开发研制保温隔热砖,研究球磨参数对低品位石英砂粒径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的保温隔热砖奠定原料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石英砂粒径减小;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石英砂粒径逐渐减小;随着球磨机装料量的增加,石英砂的粒径增加;随着球比的增加,石英砂粒径逐渐增加。综合考虑整个工艺过程性价比,确定最佳球磨参数为:球磨时间为60min,球磨转速为300r/min,球磨机装料量为200g/L,大小球质量比值为0.75。  相似文献   

5.
王英梅  董世强  展静  吴青柏  张鹏 《化工进展》2020,39(8):3049-3056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本文采用粒径分别为0.075~0.5mm、0.5~1mm、1~2mm和2~3mm的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在初始压力7.0MPa、温度0.5℃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形成实验并进行取样观察、分层分解,得出不同粒径大小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增大,石英砂砂体中的水合物形成量和初始水合物形成速率在逐渐减小;在粒径为0.075~0.5mm、1~2mm和2~3mm石英砂中,充气过程中水合物便开始形成,且并未出现明显的水合物大量形成阶段,而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体系中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形成的阶段;通过计算发现,0.5~1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大,为0.47mol,2~3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小,仅为0.05mol;在这4种粒径的石英砂体表面的甲烷水合物主要以分散状均匀分布于颗粒之间或胶结成块,但这一观察结果与通过分解的方法所得到的石英砂上部水合物形成量大于下部的结果存在差异;重复实验也发现,仅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顶部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富集的现象,因此推断认为在一定粒径的介质体系同时上部存在较大空隙时,水合物有可能会在空隙中大量富集存在。这一实验结果对自然环境中水合物的赋存区域及形态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瑞阳  白勇  司慧  刘德财  祁项超 《化工进展》2022,41(4):1742-1749
为探究不同工况下热解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力进料特性,设计并搭建了流化床反应器气力进料冷态试验装置。生物质原料和床料分别采用落叶松颗粒和石英砂颗粒,通过试验测得了本装置的最小流化速度,研究了流化气速、喷动气速、流量比、初始静床高、石英砂粒径、落叶松粒径对流化床反应器气力进料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流化气速和喷动气速的增加均会提高进料率;流化气使床料流化并为落叶松颗粒提供进料空间,喷动气为落叶松颗粒提供动能,并平衡一部分床层压力;落叶松与石英砂粒径的增加对进料效果不利;流量比在1.9~2.7范围内进料率高且稳定性好。本文构建了生物质、床料与气体的三相流物理及数学模型,开展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预测误差为±13%。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硫酸盐条件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成  刘健 《洁净煤技术》2009,15(4):101-103
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了沸石。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沸石的合成条件及合成沸石吸附处理硫酸盐水质时的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表明:粉煤灰合成沸石制备条件为:溶解NaOH与粉煤灰质量比为1:1、熔融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00℃和1h,水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4h。影响合成沸石去除SO4^2-离子的因素主次及水平依次为:沸石粒径0.2mm,搅拌时间45min,沸石投加量10g·L^-1,溶液pH。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试试验,探讨了在春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不同滤料介质的生物滤池对于姚江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双层生物滤料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浊度、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适合于传统滤池的改造。采用颗粒活性炭-石英砂滤料滤池的综合处理效果优于同类型的沸石-石英砂滤料滤池,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臭氧(1.50 mg/L)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7):1391-1393
磷酸铵镁(MAP)法去除并回收废水中的磷具有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等特点,但该法因生成的晶体颗粒细小而导致固液分离困难。现提出在MAP沉淀过程中投加适当晶种,以期提高除磷率的同时便于固液分离。针对初始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00 mg/L,摩尔比n(Mg)∶n(P)∶n(N)=1.3∶1∶1,p H=9.5的溶液体系,首先从投加的4种晶种(活化石英砂、活化沸石、石英砂、沸石)材料中筛选出最佳晶种,并考察晶种投加量、反应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探究投加晶种对磷酸铵镁结晶除磷效能的机理,并运用SEM对沉淀产物、最佳晶种及晶种作用下的结晶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内投加活化石英砂能获得最佳的除磷效能;该溶液体系,在搅拌强度为150 r/min,投加粒径为100120目的活化石英砂1.0 g/L,反应时间20 min,陈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除磷率从未投加晶种的60.97%提高到80.97%。同时SEM表征结果表明,沉淀产物的晶形大致呈斜方形但晶体较分散且大小和粗细不均匀;而在加入活化石英砂晶种后,晶种周围存在大量的小斜方晶体,这说明沉淀产物确实有围绕晶种生长的趋势,从而增大了晶体粒径,便于固液分离。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合物(聚苯乙烯)微球,将Y沸石晶种溶液填充到聚合物微球的间隙中,成功合成粒径和形貌可控的小晶粒Y沸石.采用DLS表征聚合物的粒径,XRD、N2吸附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纳米到亚微米级Y沸石.主要原因:(1)聚合物之间的间隙可限制晶体的生长;(2)Y沸石晶种溶液的引入可以缩短诱导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