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焦饰的欢颜:全球流动空间中的中国城市美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讨论全球化格局中,权力、资本与中国城市美化之间的关系。首先简要回顾城市美化运动的实践与理论背景;结合重庆城市"刷城运动"的过程与批判展开论述;进而探讨为何形象成为权力与资本热切追求的对象。文中特别研讨地方政府权力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功能;详细分析权力谋求合法性以及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各自的两个回路,以及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近30年来中国城市美化的最根本缘由在于"资本城市化过程"中激烈的地方竞争。文章结论认为在一个交换价值掩埋了使用价值的世界里,在一个全球化的表演世界里,城市美化是当代城市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美化运动"其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市政景观建设成为资本和权力追逐的对象,但其最主要的作为区域融合、链接历史、消弭空间阶层作用的"缝合"功能却被严重忽视。浮于表面化的"城市美化运动"必将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夸大、空间序列感丧失、城市文脉断裂、地域身份弱化、阶层分化空间分异,使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出现不可持续等问题。文章结合设计案例提出了以文脉观缝合自然与人文,以场所观缝合形象与内涵,以区域观缝合场地与城市、以生态观缝合当下与未来四点应对"城市美化运动"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景观设计研究起到裨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吸引全球投资资本的城市形象是地方在推动城市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以汉堡港口新城为例,从全球竞争下汉堡都市区发展背景出发,分析汉堡以巨型工程建设为全球化发展战略实施点,通过采取塑造欧洲都市发展新典范、展现项目建设过程、举办国际建筑竞赛与创造文化资本的营销策略体系构建了一种有利于吸引投资资本的全球形象,揭示了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一种作用方式,即利用重点发展项目建设,结合地方历史和文化特征,通过合适的营销策略体系构建城市的全球形象是吸引全球投资资本、促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吸引全球投资资本的城市形象是地方在推动城市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以汉堡港口新城为例,从全球竞争下汉堡都市区发展背景出发,分析汉堡以巨型工程建设为全球化发展战略实施点,通过采取塑造欧洲都市发展新典范、展现项目建设过程、举办国际建筑竞赛与创造文化资本的营销策略体系构建了一种有利于吸引投资资本的全球形象,揭示了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一种作用方式,即利用重点发展项目建设,结合地方历史和文化特征,通过合适的营销策略体系构建城市的全球形象是吸引全球投资资本、促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观点     
《建筑师》2011,(3):116-117
21传统城市在全球化中消失来源:中青报 中国城市的“千城一面“向来受到诟病.近日,在南开大学主办的一场有关城市形象的论坛上.就有学者炮轰全国许多城市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过程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期和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通常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全球化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和地域化的共存,全球化与地域化、多中心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逐渐失去了特色。在城市规期和建筑领域,一方面应当继续学习国际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特征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建军 《规划师》2011,27(8):75-81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正进入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即从传统资源型转向资本型,从传统行政功能型转向经济功能型,从传统政府管理型转向市场服务型.在转型中中国必须正视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信息时代全球化趋势挑战,这是当前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转轨时期市场化走向的挑战,这是正在改革中的中国特色;三是城市发展“再建设”阶段的挑...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是一部“礼”与“理”的世界接触、较量、交融的历史.是两种不同城市哲学.激烈碰撞的过程该文对于“礼”世界中的城市规范、“理”与近现代城市发展进行阐述.扼要分析和比较两种不同城市哲学的内涵、差异以及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进而指出近代以来,基于科学理性的社会发展观相当程度排斥了对具有深刻人文价值的传统文化的认知、研究和传承城市建设中,缺乏对“理”的深度认识导向盲目的、粗劣的模仿;而缺乏对“礼”的认知导向的是对历史的无知和历史遗产的践踏、对城市机械性的建设以及对人性的轻蔑。文章最后强调“礼”世界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在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理论建设中的不可忽视性。  相似文献   

9.
对全球化的误解以及经营城市的误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张庭伟 《城市规划》2003,27(8):6-14
讨论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希望规划师能在一个更加全面的基础上理解全球化 ,城市决策者在经营城市中注意以下四方面 :在城市定位方面 ,要正确定位 ,警惕盲目追求“国际城市”或人为拔高城市定位的做法 ;在吸引资金方面 ,要充分利用当前全球资本流入中国的机遇 ,但应十分注意保护城市和区域的利益 ,注意培养中国的民间资本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形象方面 ,项目的规模和城市形象应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在城市管治方面 ,要警惕将公众参与边缘化 ,努力培育公众参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5警惕 :“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80年代开始 ,出现于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许多方面都与100年前发生在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尽管在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不同 ,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行为与症结都如出一辙。这就警示我们应该以历史为鉴 ,避免重蹈覆辙。5.1中国城市美化运动产生的背景(1)城市环境恶化解放后 ,近30年的城市控制政策 ,使城市建设滞后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 ,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 ,导致城市环境急剧恶化 ,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公共设施、交通设施都严重不足。城市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对城市水厂给水处理方案进行选择,并在不同的水质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参数。根据模型中的基建费用、制水成本、社会效益、处理效率、操作管理方便性、运行安全性、能耗等9项指标,可以获得最好的综合效益,将其确定为最优项,从而得到最佳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辽上京城的城市布局概况入手,分析其独特形状特点及形成的可能原因,重点探讨了“以东为尊”建筑布局特点和皇城与汉城不同的空间性格。根据以上布局特点和空间性格,辅以史料研究,试分析了整个都城的兴建过程与之后不同时间的规模演变,形象的再现了建设过程。可以说,辽上京就是集唐长安城、渤海上京城和北宋东京汴梁城于一体,同时受契丹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影响,而造就出来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都城。  相似文献   

13.
在亚洲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森林游牧族——鲜卑族,其对于中国都城形式的影响甚巨。   本文以北魏拓跋鲜卑族的族群社会转变与空间移居的脉络出发,突显游牧民族的文化路线与历史脉络意义;并由拓跋鲜卑族的城市营造历史经验出发,进行几个都城政治议题的再思考与理论对话:(一)多重城墙与拓跋鲜卑的政治社会建构关系,(二)佛教石窟与城市轴线转向的呼应关系,(三)权势建构过程的三城与双城系统和都城集权松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近代南京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百浩  熊浩 《城市规划》2003,27(10):46-52,71
作为近代中国的首都 ,南京的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以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近代南京城市转型的动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梳理出近代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为城市转型期、首都规划期、首都沦陷期和首都复原期 ,并从作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定位、“西体中用”的指导思想、“官本位”的规划实施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5.
Occupied Space     
With the rapid privatisation of urban space worldwid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litical issue. The Occupy Movement, which set up encampments in over half the cities in the world during 2011 to protest against 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understood the power of physical occupation. Architect and lecturer Louis Rice describes how the potency of such expression lies not in its form – temporary tents and makeshift structures – but in its potential to challenge the current power base and reconceptualise the city.  相似文献   

16.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经营城市理念,介绍了经营城市的内涵,指出山区城镇经营的重点为经营城镇的环境资本和资源资本,并对其进行了阐述,从而增强山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经营城镇的效率和水平,最终实现经营城市与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董智  赵忠 《建筑与文化》2009,(10):88-89
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的城市建设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并非像明朝营建北京城一样,它有着比较漫长的建设过程。尤其在祖国的边陲,地域气候十分恶劣,建筑技术不很发达。相传都城上京龙泉府的建设"仿照唐朝长安"而建,其城市形制、建筑风格相似,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越南第二大城市河内的城市演变和发展进行综合介绍和分析,包含两部分主要内容:一是介绍河内的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将河内城市发展过程划分为亚洲传统城市时期、近代法国殖民地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经济改革时期和进入21世纪后受全球化影响时期,共5个发展时期。二是分析当今河内快速城市化建设中所面临的5大主要挑战--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城市“农村文化”、城市空间的无序生长和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  阳建强 《城市规划》2019,43(4):15-23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涉及功能构成、关联、分布在内的中心区功能结构的变化,与资本循环变化紧密相关,并随着城市资本循环的演替而逐步变化。首先,分析总结了中心区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及资本循环的影响。其次,从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对中心区要素关联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心区规模提升、类别优化、关联方式优化以及构成多元化对优化中心区功能关联和增强中心区吸引力的作用;最后,提出功能分区是功能关联的空间体现,对工业化早期的功能混合、中期显现的功能分区、后期不同类型产业的分工协作以及后工业化时期出现的功能多元化与相对混合等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