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加大,人们对地质灾害防治重视程度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制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法规、规章将不断得以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将更加细化,操作性更强. 本文主要探讨了地质灾害法规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提出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探讨基于W ebG IS技术开展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将地质灾害管理与防治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电子化,打破时空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带入不断积累、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快速响应的良性循环轨道,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透明、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以达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湖北省地质灾害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分析了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铁路建设用地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以及工程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得出了此区地质灾害评估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评估结果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对该类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何彦奇 《中州煤炭》2020,(4):52-55,60
为了给辉县景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研究了辉县部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防治措施,预测评估了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防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产生、发展和展望,并尝试从理论上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战略问题.着重论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现状和防治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湖北省地质灾害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分析了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深圳市位于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强烈的区域,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及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崩塌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是深圳市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中由人类工程活动开挖且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而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占绝大多数,研究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防治对策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深圳市近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的整体发育规律,结合目前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总结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茅台镇赤水河沿岸是盛产酱香型白酒的黄金地段,同时也是滑坡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结合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滑坡的种类及分布。并以典型事例分析了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提出了有关防治建议,希望能为本地区工程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具有多发性、广泛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地质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广东省急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当前实际需求,基于广东省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背景与地质灾害状况分析,探讨了省内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广东省更好地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基础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区域地质灾害预警GIS信息系统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爱华 《地矿测绘》2004,20(1):26-27
论述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原理.以三峡库区为例研讨了灾害预警GIS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建立过程和实际应用.对系统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油气勘查资质作为管理油气勘查活动主要行政抓手,对维护油气勘查秩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随着依法行政的持续推进,油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油气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提出了新的修改完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油气勘查资质管理现状,总结出在申报维护中存在的法人单位名称不匹配、行业资格认定权力过大、职称技术专业宽泛、仪器设备标准滞后等方面问题,并提出细化资质标准类别、调整资质标准、完善分类分级、构建动态跟踪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往往是多种方法相互配合进行,各种信息相互补充完善,达到判断掌子面前方未知地质体工程特性的目的,以指导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多重信息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种地质探测与判识信息准确、迅速反馈到施工、设计、监理等各部门为施工方案综合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以圆梁山隧道为例进行了深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英国、美国等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模式、收、管、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和特色。对比我国现阶段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现状,为我国未来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提供借鉴。经分析可知,这些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设置较合理、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投入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服务方式多样。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启示:应加强对全球各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的了解程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撑服务利用、借鉴其工作模式、提高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强国的对外合作水平、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中长期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规划》。  相似文献   

15.
赵娜  王来贵 《中国矿业》2006,15(4):81-82
文章将OLE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了OLE技术的定义,系统的开发模式,系统的框架以及系统的实现的基本功能。OLE技术的应用使编程环境简化,编程过程更加简洁。方便了图形库的调用和形成。使系统更加完整,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外,法律规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为实现对资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首先应确定资源的法律地位。本文从环境法的理论困境着眼,探讨了资源客体化的传统理念对于环境法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阻碍,认为提升资源的法律地位、有限制地确立其在环境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对维护环境法学的独立性以及促进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从哲学、伦理学、法理学以及生态学角度为资源的重新定位找到了依据,并对如何实现该定位选择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外,法律规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为实现对资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首先应确定资源的法律地位。本文从环境法的理论困境着眼,探计了资源客体化的传统理念对于环境法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阻碍。认为提升资源的法律地位、有限制地确立其在环境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对维护环境法学的独立性以及促进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从哲学、伦理学、法理学以及生态学角度为资源的重新定位找到了依据,并对如何实现该定位选择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有地勘单位与矿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权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马克思商品价值论为基础 ,对矿产资源属性进行分析 ,提出矿业权资产不等于矿产资源资产 ;国有地勘单位与矿业权是密不可分的 ,矿业权资产包括国有地勘单位的劳动物化和地质工作者的体力和智力总和 ;国家在矿业权市场建设中需处理好矿业权权益归属问题和矿业权收益的分配问题 ,国有地勘单位应拥有矿业权经营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矿以井工开采为主,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其中地质条件是制约采掘机械化、井下作业环境、矿井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地质探测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高产高效矿井建立安全地质保障系统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