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苯乙烯(PS)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合成树脂之一,1990年世界总消费量为880万t,预计1995年将增长到1050万t。1990年美国、西欧和日本PS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4%、26%和15%,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25%、26%和14%。受80年代中期PS消费激增的影响,东欧、  相似文献   

2.
《无机化工信息》2006,(1):31-32
据报道,世界无机颜料最大消费地区是北美,其2003年消费量为191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1.4%;其次是西欧,2003年消费量为171万吨,占全球28.1%:亚洲第三,2003年消费量为157万吨,占全球25.9%。中国是世界无机颜料的重要消费市场,是世界各大颜料制造商必争之地,立德粉、氧化铁、铬颜料、钛白粉的国内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30%、29%和16%。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环氧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0万吨/年,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省,其中西欧、美国、日本的环氧树脂总生产能为超过120万吨,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7%。世界环氧树脂的总消费量约为120万吨/年,其中西欧、美国和日本的消费量约为80万吨,约占世界环氧树脂总消费量的67%。  相似文献   

4.
1 世界合成树脂供需概况 1998~1999年,世界主要国家合成树脂总产量为14912~15672万t,其中产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4335~4620万t,占总产量29.1%~29.5%。日本1408~1457万t,占总量9.4%~9.3%。德国1286~1386万t,占总量8.6%~8.8%。韩国846~908万t,占总量5.7%~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现代化工》2003,23(11):54-56
分析了我国合成树脂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近几年我国合成树脂工业发展很快,2002年合成树脂总产量达到1366.5万t,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总生产能力为1479.6万t/a.产量为1289.2,表观消费量为2528.6万t。预计2000~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4%,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3267万t。  相似文献   

6.
据SRI分析,约在20年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聚乙烯(PE)贸易中已占据重要地位。1979年世芥消费量为13.6万t,到1994年已超过700万t,估计其销售额已达55亿美元。 1994年LLDPE的消费量约占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1/3,占PE总消费量的20%,LLDPE占LDPE的消费分额因地区而异,加拿大所占比例最高(68%),其次是美国(48%)、日本(35%)、西欧(24%)。 1994年LLDPE总产能超过1350万t/a,美国、西欧和日本产能合计稍大于50%,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占21%。1999年将有750万t/a的新增产能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氟资讯》2006,(9):39-42
2005年全球丁二烯产能为11403万t/a,总消费量为942.8万t,开工率为83%,比2004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的丁二烯供求平衡来看,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亚洲、北美及西欧地区是丁二烯的主要供应和消费地区,2005年这3个地区的丁二烯消费总量为815.2万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4.5%。其中亚洲地区的丁二烯产能为400.8万t/a,占世界总能力的35.1%;其次是北美和西欧地区,能力分别为309.9万t/a和253.3万t/a。  相似文献   

8.
一、化肥产量与消费 1978/79年度世界化肥总产量为11340万吨(以营养元素计,下同),总消费量为10810万吨,与上年度相比,增长率分别为6%与8%。 1978/79年度各国化肥产量与消费量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产量以苏联领先,消费量以美国居首,我国的产量与消费量均列第三。  相似文献   

9.
严华 《增塑剂》2004,(2):43-44
到2003年底,世界偏苯三酸酐总年产能力已经达到23万吨,年产量也达16.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为72%,总消费量约16万吨。其中,美国消费量约3.6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2.5%:西欧消费量约3.9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4.4%:日本消费量约为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8,8%:其他地区消费量约5.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4.3%。预计到2005年,世界偏苯三酸酐总能年产能力将超过30万吨。产能将严重过剩,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苯胺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苯胺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亚洲地区。从美国、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消费市场分析,目前苯胺的最大消费领域是MDI。预计2005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将达到363万t,市场需求量约290万t。我国一直是苯胺的净进口国,到1999年底,我国苯胺生产企业有17家,生产能力共计25.1万t/a,产品主要用于橡胶加工助剂、染料及有机颜料、医药及有机中间体的生产,MDI消费苯胺量仅占总消费量的12%。预计2005年我国苯胺总需求量约为31.5万t,生产能力超过40万t,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通过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以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丁国荣  吴明烨 《上海化工》2010,35(12):31-33
1国际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 2009年世界醋酐生产能力为251.5万t/a,见表1,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这3个地区的合计生产能力达到251.2万t,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9.9%。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酐生产国,生产能力为102.1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0.6%。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药产量的增加,其消费氯乙酸的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200a年我国农药消费氯乙酸约7万吨,约占氯乙酸总消费量的35%。专家预计,今后3年国内氯乙酸总消费量将达到30万吨左右,而农药对氯乙酸的需求将超过总产量的45%。  相似文献   

13.
DSD酸的市场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世界DSD酸的生产能力为5万余吨,总产量约3.7万t,消费量3.6万t,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德国、瑞士、印度和英国,世界产能最大的厂家是河北华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我国DSD酸的总生产能力达到2.3万t,实际产量1.5万t,消费7000t,出口8000t。我国DSD酸的消费按直接应用领域划分,85%左右用于合成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15%左右用于合成芪系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按间接应用领域划分,DSD酸在造纸业的消费量为4800t/a,占68.6%,洗涤剂业为700t/a,占10%,纺织印染业1500t/a,占21.4%。DSD酸是生产环保型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将拉动市场对DSD酸的需求,价格优势也将使我国的DSD酸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化工》2004,35(5):41-42
到2003年底,世界偏苯三酸酐总年产能力已经达到23万吨,年产量也达16.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72%,总消费量约16万吨。其中,美国消费量约3.6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2.5%;西欧消费量约3.9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4.4%;日本消费量约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8.8%;其他地区消费量约5.5万吨,  相似文献   

15.
《山东化工》2012,41(8):109-109
乙醚(英文)--Ethyl Ether,2011,4,共39页C-656.5000报告包括总述、简介、生产工艺、分地区的供应和需求、附录几个部分。总述部分表列了2010年全球几个地区乙醚的供需情况。地区供需部分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西欧、中东欧、非洲、中东、日本、其他亚洲国家。分别详细介绍了各地区乙醚的生产公司、供应、需求、消费、价格、进口、出口和贸易情况。2010年全球乙醚的产量2.113万t,消费量2.2万t,生产主要集中在美洲,占总产量的55%.  相似文献   

16.
1生产现状 目前国外间苯二酚主要生产企业有 3家,分别是美国的 Indspec公司,日本的住友化学和三井油化。美国的 Indspe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间苯二酚生产商,生产能力 2 5万 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50%以上,采用磺化碱熔法生产。日本住友化学和三井油化生产能力分别为 1 8万 t/a和 0 3万 t/a,生产工艺均采用间二异丙苯氧化法。 另外俄罗斯和印度各有 1套小规模的生产装置。德国赫司特公司原有 1套 0 9万 t/a的磺化碱熔法间苯二酚装置,是西欧唯一一套间苯二酚装置,因环保压力于 1991年关闭。目前西欧市场需求主要从日本…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约为740万t/a,总消费量为636万t/a,主要用于生产双酚A和酚醛树脂。预计世界苯酚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上3个最主要的苯酚生产国家和地区,北美地区的总生产能力为300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40.6%,而德国酚化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苯酚生产厂家,其产能为145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19.6%。2000年,我国有30家苯酚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为28.9万t/a,总产量为24.94万t/a,主要用于酚醛树脂和水杨酸的生产。在1996-2000年间,中国大陆苯酚的净进口量分别为9.79万t、6.22万t、3.72万t、7.38万t和9.69万t,从2000年9月开始,从中国台湾的苯酚进口量增长很快。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国大陆苯酚生产企业应提高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采用一体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国内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的生产现状及供需情况.2003年全球AE的总产能为391.7万t/a,总产量为155.8万t,总消费量为148.3万t;AES的总产能为377.5万t/a,产量约为300万t,消费量约为90万t.2004年我国AE的产能已超过50万t/a,但产量只有15万t,消费量为30.5万t;AES的总产能为37.95万t/a,产量为14万t,市场需求约10万t.最后补充介绍乙氧基化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本原料。2004年.我国丙烯下游衍生物共消费丙烯约634.6万吨。其中,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衍生物.对丙烯的消费量约占丙烯总消费量的14.9%。丙烯腈是我国丙烯的第二大衍生物.约占总消费量的10.1%;其后是环氧丙烷约占5.9%.丁辛醇约占6.3%.其他化工产品约占2.8%。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2005年消费量为3900万吨)的第二大日用热塑产品,2005年全球消费PVC3400万吨,价值约在279亿美元至400亿美元之间。在1994年至2000年期间,该产品以年均增长率4.4%的速率增长,而2000年以来又以3%的年均速率下降,2005年亚洲、北美和西欧的PVC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7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