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化工》2008,(11):2-3
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共有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携手共担化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在中国履行责任关怀义务,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协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共有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将2015年度"责任关怀领袖奖"授予瓦克化学大中华区,这是AICM第2次举办责任关怀奖的评审,瓦克在2013年也曾获得AICM首届责任关怀领袖奖。AICM目前代表了约70家在中国有重大投资的跨国化工企业,会员业务涵盖化学品制造、运输、分销和处理等各环节。为促进中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责任关怀理念在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AICM于2012年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召开的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一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上,陶氏化学、巴斯夫、杜邦等24家知名国际化工企业联合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携手共担化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Grace 《上海化工》2014,(7):49-50
<正>2014年6月18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责任关怀"《北京宣言》重申仪式于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行。在这次以"恪守责任,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上,承诺继续践行"责任关怀"行动的共40家会员企业携手,隆重签署《北京宣言》,再次向公众展示了在华化工企业齐心协力全力推广与履行"责任关怀"承诺的决心。AICM最初于2008年起草并号召会员企业共同签署"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旨在鼓励会员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持续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而携手推进、通力合作。近年来,伴随中国化工行业与AICM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叶尚仲 《上海涂料》2005,43(10):42-43
编者按:为促进化工行业对“责任关怀”理念以及对环保、健康和安全认识的深化,提高化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度,首家进入国内的国际性化工行业组织--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最近落户上海化学工业区.在AICM企业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开业典礼后,协会主席、拜耳中国公司副总裁及技术服务公司亚太地区总监郭安明博士,协会副主席、巴斯夫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关志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高级技术顾问顾觉生先生等,在与《上海涂料》等国内20多家媒体的见面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正>责任关怀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工界开始推行的一种理念,其目的是让全球化工企业自愿改善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在长期推行过程中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将被社会抛弃;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获得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公司在全力推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倡导、推行责任关怀理念,注重环境质量,关心健康水平,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们都清楚,责任关怀是国际化工行业通用的一种社会责任的量化标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严格的检测体系,运行指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30日至31日,2007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主任刘跃参加了此次盛会。目前,跻身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都在倡导“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关爱社会、内夯基础、外树形象”的安全健康环保理念。“责任关怀”在中国的推广仅有6年时间,但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先进企业都敏锐地认识到,中国化学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中,“责任关怀”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必将成为化工企业的最佳选择。今年4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了17家企业和园区正式启动了中国“责任关怀”试点工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踊跃在行业内推行“责任关怀”试点理念,旗下江苏安邦电化、湖北沙隆达、昊华西南入选第一批承诺“责任关怀”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9.
12月9日,历时半年的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2021年公众开放日(OTP)系列活动闭幕式在上海举行.32家会员企业、13家媒体代表共同见证AICM会员在践行责任关怀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及展现化工行业贡献的卓越表现.  相似文献   

10.
《泸天化科技》2007,(3):212-212
“责任关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开始推行的一种企业理念,其宗旨是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责任关怀”理念的推行,对促进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17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在上海举办"2016公众开放日活动"闭幕仪式。24家会员企业的50余名高层管理和代表齐集一堂,分享各公司在开放日中的成果和经验,共同庆祝本年度"公众开放日"取得圆满成功。期间,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还正式展示了其首个行业白皮书——《跨国化工企业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并启动了"社会关怀"项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28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简称AICM)携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莘庄工业区商会,共同举办了2011"公众开放日"活动。作为AICM"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公众开放日"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旨在向更多的公众传达全球化工行业所倡导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的"责任关怀"理念,推动中国化工行业建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上海塑料》2014,(2):45-45
<正>道康宁近日重新签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责任关怀"北京宣言》,重申了其对"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的承诺。该宣言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成员首次于2008年签订,旨在指导"责任关怀"准则在中国的实施和推广。"责任关怀"是现行的国际化工行业在环境、健康和安全(EHS)领域的最高标准。道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兼AICM主席张康明(Jeremy Burks)表示:"道康宁是‘责任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4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cpcia)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和谐发展”。本次活动受到了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涂料》2008,23(5):6-9
<正>"责任关怀"是国际化工行业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倡导和推行的一种全新社会责任理念。它是企业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并向社会做出庄严承诺的一种自律性和自发性行为,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目前世界500强中的化工企业有70%的公司及国内40余家  相似文献   

16.
介绍1976年北京AICM“关怀责任”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6,(4):107
正科莱恩大中华区两度蝉联责任关怀~领袖奖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制造商科莱恩近日宣布连续第二次荣膺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颁发的责任关怀~领袖奖。创立于1988年的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目前在中国代表化工行业的60家主要外商投资机构,致力于在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推广责任关怀~。对科莱恩而言,践行责任关怀~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持续开展的可持续发展举措和战略重点的组成部分,此次获奖也是对企业在该领域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今年在华举办国际化学年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传递信息,引起公众对化学品的关注,包括化学科研、化学工业和化工产品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吸引年轻人提高对化学和化工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树立客观的化学化工行业形象,宣传责任关怀理念和做法,消除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误解,取得公众、政府和媒体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责任关怀是化工行业针对自身的发展情况提出的一套自律性的、持续改进环保、健康和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而HSE(健康、安全和环境)是责任关怀的核心内容。农药行业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中较早介入责任关怀理念的行业之一。得益于同跨国公司的深度合作,多年前已有不少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帮助下在国内率先开展责任关怀活动。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农药企业加入到开展责任关怀的行动中来。责任关怀,也从一个自愿行动,  相似文献   

20.
黄向前 《橡胶工业》2005,52(8):500-500
2005年6月14~16日,2005中国“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00余家石油与化工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席和副主席参加了开幕式并讲话。此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