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乡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乡村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突显出来,如土地布局不合理、乡村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对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因此需要充分的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加快推动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入手,分析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并进一步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住宅区规划设计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融入了自然界里的万事万物。在进行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小区的客体人的感受,也要考虑小区的受体自然本身的融合度。所以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就要格外的考虑到将城市的历史底蕴、人文情怀、自然景观和人的需求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规划设计要以地区性代表植物为主要造景元素,同时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统筹各要素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景观规划设计在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合理利用景观分隔空间中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如何保持乡村特色,饱含乡土情怀,实现生态、文化、经济一把抓是景观规划设计恒久的课题。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利用乡村营造建设标准,挖掘乡村文化,搭建乡村旅游平台等有效手段提升乡村产业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说明:桂林灌阳县孔家村景观规划串联起"山、村、田、水"四个景观线索,营造了一副唯美、静怡的水园景观画——古井傍古树、亲水近平台、桃花盛开映水中、荷叶田田衬芙蓉、鱼虾游窜戏晴空。孔家村景观规划旨在打造成集古风探索体验、旅游休闲和农业产业化养殖业于一体化的古村落特色淳朴风情,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振兴旅游业、传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动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其作用范围也愈来愈大。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承载无论是对于城市环境发展还是城市文化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园林绿化景观无疑是城市园林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规划时应当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自然景观与园林特征乃至城市特征相互匹配从而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文章对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设计要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国家城乡一体化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观光园迅速发展起来,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多元化融合发展。该研究以河南登封西沟村农业观光园为例,在现有的乡土元素、农业资源及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农业观光、蔬果采摘等可食性景观表达,改善原有乡村环境面貌,从发展乡村旅游的角度,提出乡村振兴下的可食性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对农村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在进行农村建设的时候对其发展情况非常重视,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进行重视,同时也要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好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找到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的乡村发展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而绿色发展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不断推动指导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新农村的景观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农村在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绿色发展政策引领下,做好新农村的生态文化景观设计,让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是现阶段新农村生态与文化景观建设中重点研究考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是人民的呼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粮食》2006,(6):16-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粮食部门是农业的基础部门,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基础在农村,粮食收购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粮食流通的重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因此,粮食流通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粮食部门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调控监管,发展现代粮食流通,引导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近阶段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推广发展农村沼气的建设及运用,对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景观规划可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未来发展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地区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从民俗学视野角度,加大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住宅建筑也被期许更舒适、更便捷、更人性化。厨房是住宅建筑中功能要求最强的场所之一,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村厨房设计的研究和实际运用还远不能满足地域广阔、差异悬殊的农村人民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地区定点调查,局部勾画现阶段农村厨房的使用情况,探究在城镇化影响下农村厨房由传统样式逐渐转变的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因城乡差异引起的不吻合现象;对新农村厨房相关配套设施、建筑格局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并对新农村厨房设计要点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居住空间是人类最关键的活动场所,其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以及地区的文化渊源、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生产水平。当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深入,农户居住空间的设计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感知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新颖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农村建设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村系统分为三个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系统、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其中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主要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传统农村的意义有所差别。因此本文中所涉及的农村都是在吉林省建设厅区划的行政系统中开展,不包括森工系统和农垦系统。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粮食》2006,(2):24-25
问: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历史阶段和工作载体,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牛活质量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其中,农村的消防安全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消防安全关乎农村群众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只有不断提升农村人口消防意识,完善消防设施,强化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才能更好地保证群众安全。文章就新农村建设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全面提出有效措施,以此,有力化解农村消防安全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特色新农村的重要方向标,对建设特色新农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特色旅游名村——浒石村为例,通过与高富村对比,结合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分析了浒石村与高富村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自然环境、教育、文化与娱乐等方面人居环境建设的差异。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了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特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解决资金瓶颈,加强宣传、教育,突出新农村特色,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传统体育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就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强身健体,令人奋发向上的活动,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和推广对新农村的建设无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时下,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广泛探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改变村风村貌的良策,在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在如何发展经济、如何改善群众生活、如何改变村风村貌上的举措上来的同时,我们亦应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新农村,而一个安全稳定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