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华 《城乡建设》2013,(1):30-32,4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村庄整治工作要与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村庄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风貌,构建和谐的适宜人居的新农村.本文针对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观庄村观庄居民点整治规划的项目概况、规划思路和整治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规划整治,改善观庄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树立美丽乡村的良好风貌,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文章结合庐江县冶父山镇魏岗村的规划建设,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建筑面貌等方面进行整治和改造,优化村庄布局,充分挖掘村庄用地潜力,构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3.
正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构建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壮乡。第二十一章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广东省不断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村庄主要建设的指标已达到整治目标要求,然而回访中发现城乡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广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城镇化作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建议开展省域城镇化空间战略规划,制定城市化区域和乡村区域两种区域政策。在城市化区域由市政府统筹辖区内的城乡发展,制定市域乡村城市化的转型发展规划,并依据乡村受城市影响的程度确定城中村、城边村和远郊村3种类型和规划政策。在乡村区域应由省政府负责和县政府承接乡村保护和发展的要求,依据区域规划目标将乡村区分为迁移型村庄、改善型村庄和增长型村庄3种类型,配套完善不同扶持政策和指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山西省永济市太峪口村规划为例,从村庄"基本概况、现状问题、规划综述、产业规划、民居整改、道路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环境整治、街道风貌改造"等方面,提出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探讨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用性规划。  相似文献   

6.
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同属于人居环境,但长期以来这两类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存在巨大差异。为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应将两者纳入统一的规划体系,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规划理念、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产业及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0)
<正>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也给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迫切。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美丽乡村"战略的实施,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机遇。近年来,天津市正以美丽天津建设为引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导向,以村庄基础设施"六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六有"完善提升为内容积极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巩固提升清洁村庄建设成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村庄人居环境千篇一律,须充分体现其乡土特色、文化底蕴,从而构建"美丽乡村"。在大城市辐射圈内的回族村庄,将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与地域性农村文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挖掘旅游资源,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与发展。研究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结合河北省村庄面貌提升规划的实践,提出以伊斯兰文化和地域文化为纽带,贯穿经济发展、开放空间、自然环境、建筑风貌、支撑体系的改造策略,从而塑造以"伊斯兰天堂花园"主题的回族村庄,为少数民族村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下农村劳动力流失、产业衰败、文化消逝、环境污染等诸多复杂情况,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基此,结合福建省漳州市郭坑镇口社村村庄规划实践,在分析村庄现状及资源潜力的基础上,立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理念,从产业策划、环境整治、文化重塑等4方面规划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新农村的嬗变升华:从村庄改造到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上海市以村庄改造为载体,按照全国改善人居环境的工作要求,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生态、产业和文化建设作为主线,对美丽乡村提出了全覆盖推进、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建管并举等对策措施。系统回顾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历程,阐述了建设工作战略,对中国的新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瑛  许荣花 《市政技术》2020,(1):167-170
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和污水治理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实地考察北京郊区部分乡村管网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的前期调研、踏勘及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北京郊区美丽乡村管网改造工作的重难点及优化发展思路,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如期完成,村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路线图,确保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住宅》2006,(6):64-65
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求是》杂志发表“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农村火居环境”文章,在讲到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时。他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农村经济与改祷人居环境的关系,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发展小城镇与村庄整治的关系,集约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6)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美丽乡村评选和建设高潮。国家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从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方面对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和方向性技术指导。在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乡村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如何提升原有村民的生活水平,并吸引外来人口,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业界积累了相当多的规划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祝笋  付皓 《华中建筑》2020,38(6):68-7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美丽乡村规划时期,乡村建设成为关系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一。作为农村生活的重要场所,村庄居住环境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它的建成成果也能反映出时代的新需求。该文基于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研究视角,将鄂西北地区中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乡村战略选择,以探讨山地村庄居住环境的适宜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9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做客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交流城镇化相关话题。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周岚说,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客观减少的现状,江苏省明确了分类整治的基本思路,按照城乡统筹镇村布局规划,按一般自然村,按照"三整治、一保障"的要求开展"环境整洁村"创建。"规划布点村"则按照"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同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普遍改善全省农民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提高"规划布点村"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民自愿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昌邑市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深耕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减量化等措施,创造性地将城市环卫成功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把环卫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地惠及广大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文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等方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开展基础评价,分析广东省恩平市乡村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的乡村建设目标和美好图景,进而提出以发展特色产业、三产融合为基础构建乡村空间体系、塑造特色风貌、提升设施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乡村建设的规划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农村建设历经十余年的探索,越来越关注人居环境建设。文章提出从人居环境科学的内涵和方法论出发,基于人居环境理想,村庄整治规划应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融合为整体目标,深入了解村庄问题和村民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因地制宜,制定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并以广东省阳江市茶山村自然村为例,探索其在村庄整治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