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媒体不断报道有关数字电视的消息,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都开播了数字电视广播。商场里“数字高清”,“HOTV Ready”及16.9宽幅电视的大力推广,让人们觉得数字电视似乎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可以进行数字电视对模拟电视的改朝换代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国内的电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各种新闻媒体及广告宜传中提到许多有关数字电视的名称,表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如“数码电视”、“数字化电视”、“模拟数字电视”、“全数字电视”、“全媒体电视”等五花八门,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及市场的混乱。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有关数字电视的基本问题作些介绍,以使广大消费者对数字电视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彩电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如CRT电视向平板电视(液昌电视、等离子电视)转换,模拟电视整体向数字电视转换。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数字电视直播,人们对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有了接触和一些了解(认识),数字电视正在改变我们的电视收看方式。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电视技术都是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所以也称模拟电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应运而生。由于它具有模拟电视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世界各国都纷纷投入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比较先进的国家已经开始了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过程。那么,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电视?它有哪些优点?我国的数字电视现状如何?数字电视何时才能进入我们的家庭呢?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彩电市场上的“数字王”、“数码电视”、“数字电视”等各种“数字”吆喝声,闹得沸沸扬扬、“晕头转向”,可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笔者看来,这是众多厂商和媒体爆炒、促销(大打“技术概念”牌)的一种手段。现在,所谓的数字电视,实际上是“模拟电视+数字处理技术”,本质上依然是模拟电视,因为它接收的电视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只不过是对目前模拟电视机的个别电路采用数字处理电路,改进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借用某品牌在几年前推出的“全数字电视”概念,这里来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全数字显示”?而什么又是数字时代显示方式的终极目标? 经过电视机市场多年的“价格战”和“概念战”之后,我们不仅知道了各种“电视综合症”,也道了“全数字电视”,这些无非都是各电视机厂家的宣传手段而已。“电视综合症”可以不治而愈,在各厂家治疗“电视综合症”的时候可能还要产生新的“病症”。“全数字电视”也不过是一个嘘头,把模拟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所有的倍频/逐行电视机都必须采用类似的“全数字处理”。如果哪一天可以采用“全模拟”来得到倍频a/逐行电视机的话,我才会感到大吃一惊,这才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现在你也不会觉得“全数字处理”有多么玄妙,其实不过是极普通的处理方式而已。 废话少说,今天我要讲的“全数字显示”是何方神圣呢?  相似文献   

7.
数模兼容电视 根据我国发展数字电视的时间规定,2015年数字电视将成为我国电视播放主力。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一种适应从模拟到数字电视过渡期的数模兼容电视已成为换代彩电的新卖点。数模兼容彩电是指既可以收看普通模拟电视,又可以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电视机。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具备电脑VGA接口或数字分量接口YPbPr的电视才是真正的数模兼容。这类电视一般具有逐行扫描功能,图像质量接近高清晰数字电视,但零售价格却远远低于数字电视。数模兼容电视将成为我国10多年过渡期中占主导地位的彩电产品之一。 2001年家电“…  相似文献   

8.
走进各大电视卖场,我们不难发现,“高清”已经成为现在选购电视的一项基础性指标,此外,随着有线数字信号的整体平移和各小区免费机顶盒的发放,高清数字电视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但是面对1080P、可录电视、蓝牙电视、全模数字电视一体机……琳琅满目的电视功能、类型宣传,让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款真正的高清数字电视,专家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A.彩电“升级换代”的内涵 1.播放和接收全过程的“升级换代”。过去、现在彩电市场的主体产品是“模拟”电视(Analog TV),而未来彩电升级换代的主流产品将是“数字”电视(DigitalTV)。它是采用数字技术(电路)和高端显示器的高清晰度彩色电视机(HDTV)。从“模拟”到“数字”这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全方位整体升级换代。现在是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市场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所谓的“数码电视”(概念牌),这不能算是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压缩技术的日臻完善,新一代电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诞生了,这标志着数字电视的时代已经开始,给电视产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那么HDTV是怎样诞生的呢?这还得从普通清晰度的“模拟电视”谈起。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视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在全世界迅速开展,我国也加快了播放进程.按广电部要求,直辖市、沿海发达地区、各省会城市2005年要开通数字电视,2015年全国开通数字电视,基本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各地都会在此之前掀起摸拟电视向数字电视平移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市场背景当前,中国电视市场正经历着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屏幕由4:3向16: 9宽高比变化的历史阶段。最近,一直坚持“以不断提高的产品性能和持续的科技创新,满足顾客全方位需求”理念的三星电子,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42英寸 42S5H等离子电视新品。开发理念三星42S5H是一款贴有“HDTV Ready”标志的 HD(高清晰度)级等离子电视,这代表着42S5H完全支持多种数字电视标准,真正可以实现高清信号图像显示,将等离子电视的制造水平带入了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本国的数字电视时间表。美国计划在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欧洲各国计划在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日本计划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2011年关闭模拟电视。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消息称,到2005年底,我国计划推出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将扩大到80个,付费广播节目也将增至45套,并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数字化已经成为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1.全球数字电视表现五大特征目前全球的数字电视发展表现出五大特征:(1)地面数字电视进展迅速,因为地面数字电视是提高数字电视渗透率、最终关闭模拟播出的关键;(2)高清与DVR(数字录像)带动数字电视发展。预计2008年美国高清电视普及率达到30%。此外,带数字录像功能的DVR机顶盒是继续吸引用户的卖点。高清及DVR从清晰度、收看方式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由此可见,除了内容的吸引力之外,形式及功能对数字电视发展的推动力也不可忽视;(3)移动电视、IPTV开始启动。目前,移动电视已经在韩国、日本、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数字电视信号转换工作的一步步进行,国内已陆续出现一些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试点地区。《电器》记者走访了部分安装数字电视信号的消费者后发现,很多消费者在观看数字信号节目后,只是平淡地肯定了其图像效果“有所改进”,对于视听设备的更新却认为没有必要或不感兴趣。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确实会刺激部分追求高画面质量的“影音一族”们购买数字电视设备,但有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的数字电视系统还不能等同于未来的高清电视,如果盲目添置高清电视还将面,临“换机”风险;有的还在期待昂贵的高清电视价格下降;有的表示高清节目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张艳 《电器评介》2004,(2):48-5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本国的数字电视时间表。美国计划在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欧洲各国计划在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日本计划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2011年关闭模拟电视。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消息称,到2005年底,我国计划推出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将扩大到80个.付费广播节目也将增至45套,并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数字化已经成为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器评介》2009,(8):54-54
从世界范围看,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是全球信息革命的不可阻挡的新浪潮。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各国都设立了技术转换的时间表,我国宣布将于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范围看,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是全球信息革命的不可阻挡的新浪潮。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各国都设立了技术转换的时间表,我国宣布将于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19.
《家用电器》2006,(11):65-67
2006年可以称得上是数字电视“大跃进”元年,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的“模拟转数字”的一片浪潮中,在广电总局一声号令之下,各地有线网络运营商纷纷以“小区”为营,攻城略地,使得数字电视成为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自然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数字电视似而是非的概念和解释,首先我们就应该弄清楚什么是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传统模拟电视时代向数字电视时代过渡的必然选择,它主要完成数字电视信号的解调、解码和表现等功能。本文介绍了DMB-TH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一种解决方案,具有开发成本低、启动迅速、扩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