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于网络支撑层转发效率、传输时延等指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传统的路由体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数据转发的效率和缩小时延,经过多年反复的实践检验,从体系结构、信令协议多方面的演变,产生了标记交换技术。经过近15年的发展,标记交换最终归于IETF的MPLS。文章主要集中讨论使用标记交换技术构建交换式路由网络时体系框架的论证和具体的技术设计实施。  相似文献   

2.
OSPF动态路由协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文章重点介绍了该协议的背景、工作原理及其算法实现,并结合IPV6提出了该路由协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缺乏一种有效的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路由协议的现状,在TinyOS Beaconing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借鉴AODV协议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改进型TinyOS Beaconing协议-TinyOS Beaconing for Mine,并结合煤矿井下无线传感网络的实际布局情况,对节点查询算法、局部节点能量调整算法和路由维护算法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无线路由协议及其他协议进行了对比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路由协议具有协议结构简单、路由表小,能量消耗小,数据通信可靠性高,网络生存时间长等特点,适合在煤矿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玉  杨维  韩东升 《煤炭学报》2013,38(12):2279-2284
为提高井下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的鲁棒性,提出了基于混合网状网结构的组网模式。在该模式下,无线终端参与无线Mesh网络组网,能够在骨干传输网络出现问题时对数据进行路由转发,从而消除了传统基础设施结构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中终端通信对骨干传输网络的绝对依赖。此外,针对该模式下Mesh终端能耗较高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改进AODV路由策略。该策略在AO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节点类型信息与通信状态信息,根据节点类型与通信状态决定路由选择方式,实现了路由选择过程对Mesh终端的识别与避免,从而节约了无线Mesh终端能量。针对该策略的路由性能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相比AODV提高了矿井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的吞吐性能、传输稳定性与实时性;当骨干路由节点发生故障时,该策略能够快速重建路由,具有较强的路由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谢杰 《煤炭技术》2012,31(12):247-249
无线传感器在现代社会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与计算机的结合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推广。两者之间进行的路由协议是通过相互构建形成的,从计算机技术角度分析,无线传感器属于硬件设备,通过外部接口的形式,两者进行链接,从而实现其计算机控制作用。而路由协议正是两者之间的纽带。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问题。  相似文献   

6.
顾正刚  吴全玉 《煤矿安全》2011,42(10):48-50
描述了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典型的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GPSR的特点及改进。为了考察该路由协议在井下采空区的性能,使用NS2网络仿真软件的Shadowing模式,通过大量模拟实验分析比较GPSR路由协议在不同节点个数场景中的性能,包括包成功投递的平均延时、包成功投递率、路由协议负载。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点相对少的采空区场景下,GPSR协议表现出较好的特点和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在矿井中布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能量消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针对LEACH协议中存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改进了簇头选择与分簇算法,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来减少簇头节点的能量消耗,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新协议的性能改进.  相似文献   

8.
司永洁 《中州煤炭》2016,(3):93-97,102
提出了一种将有线工业以太网和WSN有机结合的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结合该系统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层的工作面路由协议(LRWF,Layer-based Routing for Working Face)。LRWF利用分簇的思想,将工作面节点按照跳数分层后,根据各层的不同负载形成不同规模的簇以便均衡网络能量,之后以簇首间时变的传输延时、节点剩余能量和传输能耗构建的复合指标选取路径,实现簇间数据的多跳转发。OMNET++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RWF与现有的矿井WSN路由协议相比,具有较低延时和更好的能量有效性,更适合于矿井环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无线Ad hoc网络中基于跨层设计的同步动态令牌协议(CLSDTP)。采用了一种新的快速令牌传输机制,能很好的适应网络拓扑变化。提出了一种信道接入冲突避免算法,在单信道条件下较好的解决了暴露隐藏终端问题,大大提高了空间复用度。实现了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信息共享,大大压缩了系统开销,解决了使用表驱动路由的开销问题和路由信息交互的时效性问题,使得路由机制能更好的响应系统拓扑变化。  相似文献   

10.
席小红 《山西焦煤科技》2010,34(2):25-27,30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企业生产和安全对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的优势在于不同厂商的路由器(交换机)可以形成一个组,协同工作,构成一台虚拟路由器,提供路由的冗余备份,用户终端不需要进行动态路由和路由发现协议的配置,即可获得一个高可靠性的缺省路由通道。介绍了VRRP的基本原理,结合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骨干网络改造的实践,提出应用VRRP进行IP业务可靠传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提高煤矿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靠性角度出发,探讨了低压电力线载波动态路由问题,将一种新的改进动态路由算法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该方法从局部更新规则和全局更新规则两方面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局部最差路径和全局最差路径概念,提高了动态路由搜索的准确度和效率。为扩大煤矿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通信范围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动态路由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固定节点特定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表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GRBT。该算法采用一种基于网络梯度和位置信息的策略构建路由表,既简化了数据传输过程,又建立了最优数据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下的网络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延迟和较好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传输信息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吴晋军 《煤矿机械》2012,33(5):15-17
管路布置一直是煤矿机械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管路排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胶管的磨损率、设备的维护性以及整机装配的效率等。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三维管路布置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利用三维软件对煤机设备的管路布置进行设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以南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工程—福建南日岛海上项目海缆路由勘探为例,基于现场勘探获得的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钻探取样等数据,结合收集的路由区自然环境资料,重点从地震效应、地基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方面对路由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此段路由区整体稳定性较好,适宜作为海缆路由,同时针对路由区存在的软土层...  相似文献   

15.
刘喜荣 《煤炭技术》2012,31(5):245-246
由于WSNs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使得其比其他网络更加容易受到攻击。文章在分析各种路由攻击对网络危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攻击的特征,并针对选择转发攻击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煤矿环境中建立一种无线自组网,并利用路径的最大无关性搭建一种多路径路由通信机制。通过模拟仿真表明,改进路由算法比传统的单路径路由算法在通信的时延和稳定性方面都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融合网络的信息传输路径上达到节能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节能路由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当前可用能量及与蜂窝基站的通信延迟选择下一跳节点,按照节点经过的人工蚂蚁数选择数据汇聚节点,最终达到能量均衡使用和降低通信量的目的。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正确选择路由,节能效果明显,进一步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复杂多变,地形起伏较大,各类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特殊岩土广泛分布,在库区内修建公路,将会遇到各类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拟建公路沿线的膨胀土、软土、滑坡、岩溶、路基不均匀沉降、顺向坡稳定性、深路堑等不良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换土、基础加深、绕避、回填、支护、锚固等相应工程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