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低应变反射波理论,研究了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缺陷动测问题,对砂土中桩身缺陷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并论证缺陷桩量化分析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影响缺陷桩量化分析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伟池  刘佳玲 《江西建材》2022,(3):44-45,48
文中对国内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以及实例说明三个方面分析了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国内现阶段对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技术进行了大量应用,但低应变法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在检测过程中仍有局限性;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低应变反射波法在闽南地区软土地层基桩检测是有效...  相似文献   

3.
白永超  汪城 《山西建筑》2010,36(17):82-83
简要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动测中的基本原理,针对实践中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时存在的局限性,从多方面探讨了该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并指出实际工程检测中,应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余继宝 《安徽建筑》2007,14(1):103-104
桩基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断裂,缩颈、扩颈,离析等质量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无损测桩技术。文章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用于桩基检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青山 《土工基础》2006,20(3):85-87
1引言低应变无损测桩方法具有测试成本低、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我国公路桥梁的桩基检测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桩基低应变无损检测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动力参数法、声波透射法等[1,2]。本文将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工作原理,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提高基桩低应变反射波动测准确性的几种办法及如何对信号曲线的正确判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提高基桩低应变反射波动测准确性的几种办法及如何对信号曲线的正确判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与假定的剖析说明大直径灌注柱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栓测柱身结构完整性的局限性,并从一大直径灌注柱低应变动测工程实例中提出如何解决上述局限性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低应变动测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缺陷桩,分析了典型缺陷桩的低应变反射波曲线,可在解释低应变反射波曲线和判别基桩缺陷性质时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与假定的剖析说明大直径灌注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局限性,并从一大直径灌注桩低应变动测工程实例中提出如何解决上述局限性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19,26(5):24-28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活力的测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群及其活动是公共空间活力的主体和外在表现,传统的测度方法往往是对空间活力的间接反映。大数据能全面反映人群活动的行为特征和时空规律,从而使真实描述公共空间活力本质成为可能。从反映人群活动的稳定性、聚集性与多样性等3个基本特征的视角,提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和定量计算方法。指出大数据质量及适用性研究、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及其与物理空间的耦合机制研究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赵丕峰 《山西建筑》2008,34(11):182-183
分析了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及作业流程,从主框架组成、模板组成、支腿组成等方面介绍了上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组成,探讨了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拼装及预压,以保证移动模架拼装的工程质量,降低移动模架的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结构位移影响线是工程中移动荷载下的结构位移规律的反映 ,是结构刚度计算的依据 .针对这种需要 ,笔者对移动荷载下的结构位移影响线的绘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盾构掘进引起的深层位移场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市环境中,如何预测和控制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层移动以保证地下既有构筑物的安全,是设计和施工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上海某盾构隧道施工段为工程背景,应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盾构掘进施工引起周围地层位移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对周围地层位移场的影响主要分为接近、穿越和远离测孔3个阶段。在盾构掘进接近和穿越阶段,隧道侧向土体以隆起、沿盾构掘进方向向前和向隧道外侧的位移为主;在远离阶段,侧向土体则发生沉降、向前和向隧道内的三维运动趋势。由于该工程隧道埋深大,隧道中心上方土体主要发生沉降和向前的位移趋势。根据数值计算所得隧道上方不同深度土层的横向沉降槽曲线,建立用于预测隧道上方深层土体沉降的修正Peck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如何做好施工阶段计量支付监理控制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论述了具体的措施,最后提出了监理计量支付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6.
文乐群 《城市建筑》2014,(14):270-271
城乡规划竣工验收测量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为工作人员提供核查规划竣工验收成果的数据资料。因此,本文对城乡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的主要内容、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对竣工测量质量进行控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谭向军 《山西建筑》2006,32(3):139-14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移动支撑系统的组成、施工原理以及主要性能,阐述了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以及预拱度设置,表明MSS法的应用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能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深层搅拌桩声学性质与应力波反射法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体物理特性出发,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了深搅水泥土的声学特性和强度特征及其规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有关公式,在分析了理论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后,对水泥搅拌桩与桩间土构成的复合地基,采用应力波反射法平价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浅埋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分析了桐油山连拱隧道浅埋段开挖引起的沿隧道纵横向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推导了复杂隧道开挖横断面的简化计算公式。根据中导洞开挖后的地表量测数据反分析获得地表基本移动参数,采用比例法获取隧道正洞计算所需的地表移动参数,然后对隧道正洞开挖后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进行了预测,并据此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住宅楼的影响。计算结果对指导隧道的施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混凝土灌注面高程的控制是钻孔灌注桩工程的一大质量控制难点,“混凝土超灌过多”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桩基工程。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用超声波测混凝土灌注面高程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实现机理、超声波在混凝土灌注面处的反射与透射情况及硬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此方法,开发出来了一套超声波测混凝土灌注面高程仪,根据对仪器的测量精度分析可知,超声波测混凝土灌注面高程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将为后来学者深入研究超声波测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面高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