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结合滨水区对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价值,分析影响获取滨水区健康价值的环境因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建设健康城市、重塑滨水空间活力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熙 《城市建筑》2014,(11):297-297
城市滨水区在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文化中饰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目前,“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心。本文就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理想的生态走廊.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给滨水区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建设失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诸多新的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特性,并从分析目前城市滨水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入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优化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钱欣 《中国园林》2004,20(11):28-33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发展的脉络回顾,从以往的经验教训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控制要素体系.期望对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钟中 《南方建筑》2011,(6):71-78
通过对澳大利亚东海岸主要城市墨尔本、霍巴特、悉尼、黄金海岸的“城市滨水区” 的考察和分析,以“临水岸线”为脉络,以“滨水特色”为切入点,探索了其滨水区在规划设计、岸线营造、滨水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于今后中国滨水城市尤其是华南沿海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加以印证和学习借鉴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萌 《山西建筑》2005,31(5):11-12
介绍了城市滨水区概念和城市滨水区设计开发的分类,并对当今国外城市滨水区发展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外滨水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根据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对策,总结了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区作为当前国内城市建设的热点,机遇与挑战并存.结合广州、杭州、泉州和海口的一些规划实例,探讨了价值重估、功能策略、开发模式和环境形象等重要议题,并提出了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夏朝旭  于洋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9,27(1):118-121
吉林市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不仅影响着沿江带的发展,也制约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该文从城市特色资源分析入手,提出滨水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通过“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策略,对滨水区城市设计提出理论及实践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发展资源。国内外成功的滨水区开发经验告诉我们,滨水区的成长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升级、城市系统的改进,给城市带来全新的环境形象。基于镇江北湖滨水区复兴中心城区的目标,北湖滨水地区的规划研究从观宏、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上,探讨了滨水区发展的效能与适宜途径,提出可操作性的项目为基础,保证了社会各界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性,促成“发展滨水区就是发展城市”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0.
刘阳  唐国安 《南方建筑》2006,110(6):110-113
在当代人们所倡导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着重探讨现代城市滨水区景观如何合理设计,并且分析城市滨水区成功开发案例加以研究,综合出现代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现有阶段城市滨水区设计方向,对当前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滨水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近几十年来,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再开发成为许多城市应对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城市滨水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和研究我国城市滨水住区典型案例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进而通过对所主持的天津子牙渔湾住区规划项目的剖析和总结,提出了对滨水住区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后城市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我国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正在呈现回归城市滨水区的态势。近期国际城市滨水地区发展实践表明,城市滨水地区可以帮助恢复与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改善地区环境、抓住发展机遇、重塑地区特色与形象。不同于城市一般地区,城市滨水区在发展效益、景观环境、公共生活、功能混合以及区域共享共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窑湾、西津渡、南山寺周边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规划实践案例过程的分析,揭示滨水地区项目能够协同或促进其周边地区、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措施。首先,保护、修复项目所处的地区或城镇原有的生态河道水系,为城市滨水区项目引领地区高品质发展建立基础;其次,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建立起具有明确功能与环境景观优势的滨水开放空间中心,以促使滨水区吸引区域协同共享、共建平台的形成;在核心项目与场所形象上需创造出能获得社会认可的特色意象,这些设计的"创新"常常会成为实现滨水区发展目标的关键。有效保护与利用城市滨水区,已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在不断扩张并不断与河流产生关联。如何挖掘这些城市与河流之间用地的潜力和价值成了城市发展中的热点。滨河带状绿地的营造能够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游览路径,为游人创造出宜人的游憩环境。但是很多滨海城市由于受到盐碱地的不良影响,植物景观的效果难以保证,给景观的营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利用重度盐碱地区的城市河道两侧的绿地,发掘场地的潜力,科学设计城市生态发展与市民休闲的廊道成为了设计师们所需要研究和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黄骅市黄北排干渠两侧绿化工程设计的研究,探讨阐述在重度盐碱地区如何对城市河道的滨水空间进行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生态景观效果,同时能为周边城市提供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As global forces have reshaped urban landscapes over the past 2 decades, cities have typically responded with a range of “spectacular” developments, the most common of which have been waterfront project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lbourne's urban riverscape from an industrial junkyard into a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of desire.” A primary concern is identifying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is restructuring. To this end, we resurrect and redefine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interest. In Melbourne, the production of signature projects geared to global place marketing coincided with a collapse of democratic public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became design driven, more seductive, and more secretive.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was restructured along with the urban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5.
Urban waterfront regeneration is one of the largest changes to the structure of Australian and many world citie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re is no comparative research which evaluates their governing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and responsibility of quasi-public agenc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This study advances the competitive-city paradigm from a focus on global cities to an examination of inter-city urban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ly located cities in the urban hierarchy by comparing waterfront renewal projects located in Adelaide, Darwin and Melbourne. Through interview, policy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article offers preliminary insights on current and emergent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involved in urban waterfront renewal. In an era of increasing inter-urban competition, the study reveals hybrid forms of urban governance are driving the planning and delivery of these three waterfront renewal projects. Further, there exists a ‘knotty’ tension between these models of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capacity for meaningful 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在全国许多城市进行。防汛抗洪重点区域的滨水地带,也被推到了城市滨水生活的核心范畴。因此,旧城滨水景观规划也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旧城滨水景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英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仅次于伦敦的中心城市,曼彻斯特在二战后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通过转型重新回归繁荣的过程。曼彻斯特的转型是一次产业经济和社会空间双重转型的深度变革。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约30年间,通过政策层面的有效支撑和操作层面的持续推动,曼彻斯特从一个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业经济见长的后工业城市,取得了空间、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效益。曼彻斯特内城的中心地区和滨水地区作为其城市转型的代表,尤其具有典型性。一方面,解读其城市转型有助于我们认知工业城市转型的过程和阶段;另一方面,其转型中的一些核心项目对我们在城市转型中谋划发展定位、选择规划方案、制定实施策略等都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转型期空间的发展逐步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转向注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政府和开发商对滨水空间资源利用的不同价值导向,更加集中地反映到项目实施层面.以上海、青岛的滨水区工程项目实践为例,从空间资源分配的角度,对现阶段滨水区项目规划理念、开发模式和技术创新进行初步探讨,为城市滨水地区项目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城市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特色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婷婷 《新建筑》2006,(3):26-29
我国历史上城墙与城河是一对伴生的产物,无论是都城还是一般的城池,大多设有护城河。目前,我国不少城市还保存有完整的护城河,但其周边环境及内在功能已发生许多转变。护城河及其周边地区已成为一种传承历史文化的历史性地段,是体现城市特色、传递历史信息的重要因素。如何揭示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空间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的更新与改造,以体现城市特色,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要求,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从阐述护城河的由来及其功能演变入手,就护城河历史地段如何体现城市特色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护城河历史地段更新改造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朱斌  黄建云  吴邵海 《华中建筑》2008,26(5):169-171
能否因地制宜地进行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仍是目前我国很多滨水地区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该文以广西柳州和南宁两个城市的滨江堤路园景观建设实例为对象,并扩展到广西其他一些沿江城市,针对广西沿江城市滨水区防洪堤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现阶段广西沿江城市乃至国内其他滨水区的景观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