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金属》2016,(9)
对Kroll法海绵钛生产过程中海绵钛铁杂质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海绵钛中铁元素杂质主要来自于钢制反应器、原料液镁及精制Ti Cl4,其中来自钢制反应器的铁主要通过还原时向液镁溶解及蒸馏时热扩散与海绵钛生成合金而进入。文中并结合具体I型炉还原蒸馏生产工艺对海绵钛铁杂质的引入流出进行了平衡计算,还原罐、液镁、Ti Cl4引入的铁杂质分别占总引入量的77.3%、22.4%、0.3%。为生产铁含量较低的优质海绵钛,除了应降低入炉液镁中的铁含量,更要严格将还原蒸馏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的方法是用钛还原生产中产生的杂质含量高的挂壁钛 ,埚底钛 ,或废钛为原料 ,利用海绵钛还原生产设备 ,生产钛的低价氯化物及其熔剂。此种精炼剂在钛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 ,是降低原料镁中铁含量 ,提高海绵钛质量的有效手段 ;用此方法生产含低价钛的复合精炼剂 ,在轻合金制作中 ,可以用作除铁剂 ,轻合金的细化剂 ,变质剂 ;此方法也可生产用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精镁作为镁法海绵钛生产过程中的还原剂,其中的杂质含量对海绵钛质量的影响;分析精镁中主要杂质的来源及其除去部分杂质的方法;总结影响海绵钛质量的因素以及降低海绵钛杂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绵钛是真空自耗电极电弧法熔炼钛铸锭的重要原料,海绵钛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钛合金铸锭的质量,杂质含量是海绵钛质量判定的重要依据。文章综述了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杂质元素的来源,以及控制杂质含量的方法,并说明了海绵钛质量对钛铸锭外观、组织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轻金属》2017,(8)
分析研究了镁热还原四氯化钛制备海绵钛的生产过程中,还原液位控制对还原温度、还原周期、海绵钛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两次加镁对还原液位控制与海绵钛质量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炉1区温度随还原液位的升高而升高,还原液位偏高会引起海绵钛产品的布氏硬度与Cl、Fe含量增加;爬壁钛比例随还原液位降低而增加,平均增加约2.8%。  相似文献   

6.
前言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即四氯化钛中钛的镁热还原法和钠还原法。用这两种方法生产的海绵钛我们分别叫做“镁法钛”和“钠法钛”。与镁法钛相比,钠法钛杂质含量除了氯偏高以外,硅、碳和氮等都偏低。从长远来看由于钠法钛比镁法钛工业生产成本低,而且在我国钠又比镁  相似文献   

7.
从并联式镁法海绵钛还原、蒸馏生产中,探讨海绵钛产品质量中主要杂质元素铁的分布情况、来源和行为机理入手,结合国内某海绵钛厂2010年上半年产品杂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如何降低铁含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海绵钛生产一、海绵钛生产苏联钛冶金领域的研究开始于1947年。1950年,开始了海绵钛的半工业性生产。1954年1月,以镁热法生产出了首批工业牌号的海绵钛。而后,查波罗什等三家大型的钛镁联合企业相继投产。目前,生产海绵钛的方法有三种:镁热法(Ti 的纯度为99.3~99.7%)、钠热法、碘化法(Ti 的纯度高达99.95%)。其中镁热法为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国内外镁工业生产情况,分析了我国在电解法炼镁工艺中的无水氯化镁生产、氯化镁电解、粗镁精炼和镁锭表面处理过程中与国外生产技术上的差距.为提高 MgO 的氯化速度、提高氯气利用率,提出菱镁矿颗粒氯化应采用 CO 气体作为氯化 MgO 的还原剂;在氯化镁电解上应将有隔板镁电解槽改为无隔板镁电解槽或采用无隔板镁电解槽流水作业线来降低电能消耗、提高镁电流效率;在粗镁精炼上应采用光卤石与氯化钡熔剂或氟化物熔剂除去粗镁中金属杂质或非金属杂质来提高精镁品级,在镁锭表面处理上应将铬酸盐钝化法改为电化学钝化法或阳极氧化法来提高镁锭表面质量;提高镁锭表面抗蚀能力,以及金属镁应与其它有色金属形成系列合金(如 Mg—Mn,Mg—Al—Zn 和Mg—Zn—Zr 等合金)来提高镁厂的效益,在提高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炼镁工业。  相似文献   

10.
直接用原镁,而不用精炼镁制取海绵钛时,必须降低原镁中的杂质含量。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找出污染原镁的杂质来源。按来源不同,将杂质分为三类。文中针对三类杂质的来源情况,提出了一些降低原铝中杂质含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镁还原四氯化钛,是工业生产海绵钛的二个主要方法之一。此方法颇需完善,以力求跌降产品成本,生产质量均一的海绵钛。初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用往反应器中加入固体镁的方式进行生产。这时,需先用人工从电解槽中取出熔镁,浇鑄成粗镁锭,再将它放入精炼坩堝中,加熔剂熔化精炼(或用真  相似文献   

12.
程代松  陈太武 《轻金属》2001,(11):49-51
简介了海绵钛生产过程中铁的来源及转入机理。采取添加H3BO3精炼精镁和降低还原反应温度等措施降低海绵钛中杂质的含量,并根据海绵钛索中铁的分布规律,采取分部包装的方法降低主体产品的铁含量,从而使海绵钛的品级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绵钛产品中氯杂质来源的分析,提出了生产原料TiCl4纯度不低于99.9%,精镁达到二级镁标准,蒸馏温度低于1020℃,加料速度适当、均匀,还原后期及时补充镁等措施,以达到降低海绵钛产品中氯含量、减少产品夹杂缺陷、降低产品布氏硬度、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简介了海绵钛生产过程中铁的来源及转入机理。采取添加 H3BO3粗炼粗镁和降低还原反应温度等措施降低海绵钛中杂质铁的含量,并根据海绵钛坨中铁的分布规律,采取分部包装的方法降低主体产品的铁合量,从而使海绵钛的品级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镁法海绵钦生产工艺的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介绍了自产镁不足的精况下,采用外购镁锭熔炼以满足海绵钛的生产需要.通过采取加入高密度电解质和改变原熔剂成分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精炼炉熔炼外购镁精炼回收率,实现了节能降耗地为还蒸工序提供优质、充足的熔体精镁,降低了镁工序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对海绵钛产品中氧杂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采取把好原料质量关,生产原料TiCl4纯度不低于99.9%,镁达到二级镁标准;蒸馏操作温度控制在900℃~1000℃;还原、蒸馏期间充氩保护,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在还原开始前进行蒸馏镁低温脱水等措施降低氧杂质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镁热法生产的海棉钛有很发达的气孔表面,因而富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海绵钛中存在吸附水分以及氧化镁水解物的水分,在熔炼时,由于水分与熔融钛相互作用而使钛沾污,致使由海绵钛熔成的钛锭硬度增高。同时也确定出,氯和氧的含量与硬度之间不是正比关系。因此,研究海绵钛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精镁中铁杂质元素带入的来源,提出了降低铁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采取新的方法降低了精镁中铁杂质元素的含量并产出了合格的精镁及优质的海绵钛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方晓春  胡延昭 《轻金属》2012,(8):52-54,58
绍了镁的生产工艺,分析了以镁法海绵钛生产的副产物MgCl2为原料电解生产金属镁过程中Fe、Ti、O等电解质杂质的来源以及杂质在镁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和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杂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吕政堂 《轻金属》1996,(6):41-45
前苏联的镁钛生产及主要设备介绍吕政堂译马作臻校1海绵钛生产前苏联的海绵钛生产主要使用廉价的钛铁矿精矿作原料,制取含二氧化钛达90%的富钛渣。在工艺上采用全套封闭式镁钛生产设备实施海绵钛生产,产品质量高,成本低,能对废料进行综合处理,口收有价值的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