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Planning》2016,(21)
目的:建立海南黎药冰糖草的质量标准。方法:研究海南黎药冰糖草药材的性状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冰糖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冰糖草的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对冰糖草的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性状鉴别、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确定了冰糖草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的限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稳定,可为制定黎药冰糖草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目的:测定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紫金龙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紫金龙药材水分含量在11.09%~14.29%之间;药材总灰分含量1.883%~5.937%之间;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13 1%~0.906 4%之间;药材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5.87%~35.8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紫金龙药材质量控制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3):6-7
目的:通过对蚕豆花进行浸出物、水分和灰分等测定,为建立蚕豆花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附录IX H中水分测定法中第一法和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蚕豆花作为药材应用时其水分不高于11.90%,总灰分不高于8.7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41%,重金属低于百万分之十,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9.80%。结论:研究为蚕豆花作为药材应用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4):21-24
目的:建立海南黎药白花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海南黎药白花丹的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中的白花丹醌的含量,并对白花丹的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初步建立了海南黎药白花丹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分别测定了白花丹根、茎、叶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其中茎部分白花丹醌的含量约为叶部分的白花丹醌含量的10倍,根、茎、叶水分含量差别不大,叶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比其他部位高,白花丹叶浸出物的测定结果为根、茎浸出物的2倍。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稳定,可为制定黎药白花丹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测定结果为进一步利用白花丹药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9)
目的:制定壮药透骨香药材质量标准,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壮药透骨香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对透骨香药材进行研究;参考《中国药典》对多批透骨香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描述了透骨香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拟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限度,并初步拟定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10.0%。结论:研究结果为透骨香的药材鉴别、质量标准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432-435
对藏药波棱瓜花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相关方法,对波棱瓜花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对该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初步明确了波棱瓜花药材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并确立了波棱瓜花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限量.本研究为波棱瓜花的质量标准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目的建立黔产辣蓼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对黔产辣蓼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槲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方法对辣蓼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槲皮苷在0.462~4.15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79.004X+0.520,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0%;初步拟定水分不得超过14.0%,总灰分不得超过1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0%,浸出物不得超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辣蓼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
目的建立苗药夜关门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对苗药夜关门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方法对苗药夜关门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槲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1 114.5X+43.507 2,r=0.999 9,结果表明槲皮素在0.128~1.2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7%;初步预定苗药夜关门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2.0%。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苗药夜关门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1326-1329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白芍样品。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水,分析时间为95 min。同时利用TLC方法,建立10批白芍药材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结果:10批白芍药材样品HPLC指纹图谱获得包括芍药苷(9号峰)在内的15个共有峰,其中安徽、浙江的白芍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互之间差异较小。结论:白芍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白芍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6):14-15
目的:建立新疆圆柏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测定、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等方法。结果:建立新疆圆柏叶性状和显微、薄层色谱等的鉴别方法,制定其水分不得过9.5%,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3.0%,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8%(mL/g)。结论:制定的新疆圆柏叶质量标准全面、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