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7,结合线性检波器AD8361和误差放大器AD820,为TD-LTE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了一个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实物测试显示该AGC电路能在输入信号频率为240MHz,输入信号功率为-40dBm到-10dBm时,输出信号功率能稳定在0dBm处,分析了该AGC电路噪声对接收机整体噪声的影响,满足系统指标的要求。设计思维简洁,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平值,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宽带大动态AGC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欣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8):167-170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接收机模块中的关键控制电路之一,其作用是改善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具体分析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AGC的分类方式。为了设计宽带大动态的AGC电路,分析了可变增益ADL5330和对数放大器AD8318的电路功能和主要性标,并利用这两款芯片设计了一种宽带大动态AGC模块,给出了典型电路及测试结果。与传统AGC电路相该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能实现宽带、大动态、低噪声放大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ADI公司的对数放大器AD8367的特性以及利用AD8367实现自动增益控制(AGC),通过建立简化的等效原理图分析了该AGC电路的数学特性,得到该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以及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时的输入信号幅度的范围。实验验证了该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收发信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发射机信号由于种种原因,动态范围较大,接收机针对强度不同的信号通常需要采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进行处理。文章简要阐述了通信系统中常见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对基于AD8367的自动增益控制的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与实现。由于接收信号比较微弱,必须用多级放大,本次综合整个系统的性能,最后采用AD603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两级级联方式再和AGC控制电路联用实现一个高增益,大动态范围的放大电路。从而提高我们接收机的性能,从而更好的满足数字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单脉冲雷达实现精确目标跟踪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AGC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单脉冲雷达接收机增益控制的数字AGC设计方案,并利用高速A/D、D/A芯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集成器件设计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增益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在接收机系统中的作用以及AD8367的电气特性,然后详细分析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GC)的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基于AD8367设计的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AD8367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通过两级AD8367串连构造具有70 dB动态范围的70 MHz中频大动态自动增益控制AGC的方法,并给出AGC检波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能够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随信号强度的变化而调整。该电路通过采用改变BJT的直流工作状态来改变BJT的电流放大系数β,实现电阻分压以及改变JFET的栅源电压来控制放大器电阻的大小。设计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阐述了BJT分压、JFET变阻以及AGC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可控增益范围大约为40dB,对现实教学和应用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AD8367的芯片特点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级联AD8367实现大动态范围自动增益控制的两种电路实现形式,并对二者的控制性能做出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散射通信中由于信道和环境等诸多干扰因素影响,现有自动增益控制(AGC)存在一致性差和易自激等不足。根据AGC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AGC的设计实现,以实际工程为例,给出了关键设计实现。通过性能测试及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级联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7和反馈回路组成的多通道AGC,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显著,工作稳定可靠,尤其还减少了器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数字AGC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散射通信系统的特点和AGC的原理,并介绍了2种散射通信中常用AGC电路及其不足之处。然后用VHDL语言设计实现了一种数字AGC电路,此方案采用Altera公司的EP1S40F1020I6芯片,可以实现40dB动态范围的控制,并且具有控制精度高,调节速度快,受环境影响小,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最后与采用AD8367方案的模拟AGC电路进行联合控制,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实现65dB动态范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频宽带接收机AGC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种典型的AGC环路模型推导出环路的动静态特性与环路各元件参数的关系,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环路的稳态误差、稳定时间以及动态范围,并利用Analog公司的AD8367和AD8361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具有大动态范围、宽带放大能力的中频AGC环路,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晶体管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方式电路复杂、成本偏高的情况,设计了基于晶体管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案,包括双晶体管控制方式和单晶体管控制方式,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电路设计环节,推导了基于级联AD603的大动态可变增益放大器(VGA)模型,设计了具体的反馈控制电路。给出了实际电路的测试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这2种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对特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红外遥控接收芯片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需求及其应用环境,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外部环境光干扰、线性度高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该电路在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理念基础上引入外部噪声识别功能,设计的核心子电路包括具有线性增益特性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比较器以及利用空闲时间识别外部噪声的信号检测与增益控制电路。电路基于0.25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使用Hspice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为3~5 V,温度为0~85℃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可控增益范围至少可达-69.5~27.6 dB,且至少具有42 dB的线性增益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采用模数转换器(ADC)采集信号后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幅值信息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此过程对采样速率和算法要求较高。为降低对ADC采样速率和后级信号处理算法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高速比较器与数字器件(DAC+FPGA/CPLD)实现的峰值检测电路,并将其应用在中频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电路可以在1 MHz至60 MHz对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可以将峰峰值稳定在2±0.2 V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