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军用电子设备的可信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性概念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给出可信性概念以及军用电子设备可信性设计的3个主要阶段:可信性分配、预计及试验,提出了提高设备可信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系统级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的流程以及数字仿真技术在我国运载火箭产品研制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中的应用,并通过与实际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在运载火箭产品设计中,运用数字仿真技术预测分析其电磁兼容性所得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3.
可信性是通信产品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论述了中兴通讯在电源可信性设计与实施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与具体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简单随机抽样的大数据可信性验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数据的可信性验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数据可信性验证方法以验证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的可信性.本文首先通过验证数据属主的身份证书来实现数据来源可信性的验证,再在简单随机抽样和可聚合的广播签名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交互式质询-应答协议,使得用户只需抽样少量数据就能以高置信率验证数据内容的可信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安全的,且性能开销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可信性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DFM集成板级协同设计是在并行工程的指导下,将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装配过程相集成的一种实用技术。介绍了DFM软件导入后的高阶应用,在产品开发中集成DFM协同设计包含板级设计与DFM分析协同,以及板级设计与MCAD之间的协同模式。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产品设计与工艺分析并行开展,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然灾害发生初期救灾物资紧缺时如何准确有效公平的分配有限的物资问题,基于可信性理论提出一类带有模糊参数的物资分配机会约束模型。进而,讨论可信性函数的逼近方法并且设计了一个基于逼近方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求解此模型。最后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设计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6,(8):33-36
当前成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大多关注于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而可信性并未得到充分的考虑。随着软件本身及其运行环境日渐复杂,功能实现过程中软件的可信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构建出既满足功能性需求又满足可信性需求的对象模型,提出一种扩展用例驱动的设计方法,运用现有开发方法 ICONIX方法,对软件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健壮性分析过程进行扩展。引入一种新的用例来实现软件功能性和可行性的结合,并最终得出所需对象模型。  相似文献   

8.
时海鑫 《电子测试》2014,(11):123-125
当我们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必不可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让设计更合理也更完美,最大程度上的符合产品的基本特征,计算机技术为产品设计与发展提供了平台,可以让产品设计的本质利用计算机技术挖掘出来,产品设计风格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产品设计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物质产品生产的必备程序之一。产品的优劣主要是由产品设计体现的,计算机使产品设计更加程序化、产业化,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物质。怎么样在现代社会中将计算机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并对产品设计进行更新与创新,是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问题。运用先进的科技,把计算机同产品设计相结合,才能够让计算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丰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人性化、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感知层数据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该文提出一种CPS中感知数据的可信性分析框架。摒弃以往以传感器为中心的建模思路,该文充分考虑被监测对象因素,建立传感器-目标关联图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传感数据可信性推理算法。同时,为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减少传感器-目标关联图的搜索空间与时间,设计了基于可信目标筛选的改进推理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实时、有效地滤掉CPS中感知数据中的虚假信息,极大提高感知数据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
1IEC/TC56简介 IEC/TC56(可信性)负责可信性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及维护工作。可信性包括了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如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包括报废管理)。这些标准为设备及系统整个寿命周期的可信性评估和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工具。IEC/TC56秘书处设在英国,下设4个工作组,WG1(可信性术语)、WG2(可信性技术)、WG3(可信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系统可信问题研究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报率和漏报率影响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可信性.通过从理论上分析误报和漏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多检测系统协同工作提高检测可信度的方法.多检测系统结果融合时采用推进贝叶斯分类方法,给每个检测模型不同的权值,将分类结果加权求和,选择值最大的作为最终分类.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提高了报警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像增强器老化特性检测所需要的色温稳定、低照度照明、照度在几个数量级内可调、均匀性好、稳定性高的漫射光源,进行了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光源和控制两部分:光源部分采用了积分球,在对积分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积分球,通过光度学的正反推算,从理论上充分证明了该部分的设计能够满足用户要求,完成光路设计.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部分,采用本地控制和远程串口控制两种方式,实现对光源的通电、断电、预冷和预热的控制等,远程控制采用RS232串口实现与PC机通信.且设计实现了对像增强器处检测照度的监控,保证检测照度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确地选择多波长辐射温度计的波长数对于多波长辐射温度计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的目标真温及光谱发射率是否可信。本文提出的多波长辐射湿度计最少波长数的确定准则为多波长辐射温度计在波长数选择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cooperative sens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scheme adopts sensing creditability degree to characterize the impact of the distance and the channel parameters on the sensing result, and considers that each user has different average SNR and different decision threshold, by using General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GNBS) strategy in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CGT),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for two-user case are derived. For multi-user case,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with Hungarian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hemes such as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NBS) and AND, the proposed scheme covers all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and enhances the sensing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and creditability.  相似文献   

15.
专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AHP法中专家判断矩阵一致性调整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度显专家判断意见的可信性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计算调整后的判断矩阵中包含原专家判断的信息量,并以此提出了如何度量更一般的知识可信性问题.最后用一个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基于DSP FPGA结构的跟踪系统,实现了对红外成像目标的实时跟踪。硬件上以DSP为主控制器件,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辅助控制器件;软件算法以经典相关匹配算法为基础,建立了相关置信度评估,模板更新,目标丢失判断以及目标再捕获等准则,有效地提高了跟踪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复杂背景下目标的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一种AdHoc网络的分布式证书撤销算法,该算法利用撤销状况权值记录矩阵A(T W)描述节点间的撤销关系和节点的可信度,通过权值迭代关系逐步实现网络运行过程中权值的不断变化,随着网络中各恶意节点被撤销,正常节点的权值得到恢复,非常适用于AdHoc网络。  相似文献   

18.
吴晓丹  宁滨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6):49-51,54
UM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统一建模语言,但UML缺乏精确的语义描述,难以对UUL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以判断设计规范是否满足目标需求。符号模型检验是一种能够有效保证系统可信性质的自动检验技术。为了检验UML模型的正确性,在建模的基础上把UML模型转换为SMV模型,然后使用符号模型检验器(SMV)对模型进行检验,有利于在系统的设计早期发现系统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