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美学语境下,非线性建筑形态尚处于审美认识的模糊期。在梳理非线性建筑形态表意范式的基础上,剖析非线性建筑形态的审美体验过程及其所搭建的心理空间格局,意在描述这种建筑在当下技术平台上的具体化呈现,探究这种建筑形态的存在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9)
公共艺术创作是研究综合性要素的过程,其中,形态美学心理要素研究是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形态美学心理要素发生变化,其设计和表现方式也会随之不同。创作者需要从形态美学心理要素中提炼精华并开展创作活动,使艺术作品符合观者的形态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建筑美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随之而来的生态流线美学逐渐凸显,因此具有连续流动性的非线性建筑形体被广泛的设计建造。运用当今的建筑构造技术,基于Rhino数字化建构平台,以苏家屯文化中心为例来解析越来越多的非线性建筑方案在具体建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局限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即同传统建筑语言的和谐共生,并使其不失非线性科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总结非线性建筑的特点、构造方式,以期指导相似建筑创造实践。  相似文献   

4.
孙权  何颖 《华中建筑》2012,(7):16-20
哈尔滨近代建筑从一个侧面映射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美学倾向,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建筑装饰是建筑之美的外在表现形态,其独特的感官价值不仅突出了建筑的艺术走向,而且也深刻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内涵。该文以哈尔滨近代建筑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建筑装饰的调研和测绘,以大量翔实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完形心理美学和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从建筑装饰形态的表现力、装饰形式的感染力以及装饰文化的渗透力三个主要方面剖析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所引发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的选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最显著标志。其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再加上一些装饰,俨然成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屋面的形成与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屋面结构、实体造型,描述了屋面形态的美学特征。力图在开拓建筑艺术的审美广度的同时,挖掘建筑的审美深度。对凝聚其中的审美意匠作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对世界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探索建筑形态创作。  相似文献   

7.
分形理论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分形之美扩大了传统形式美的范畴,转变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建筑的形态与时代的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形建筑审美就此产生。本文从分形建筑美学的角度解读了日本东京表参道TOD'S大楼,以此来充分认识分形美学,并思考在建筑的发展中如何创造与自然结合的具有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参数化建构方法及非线性美学拓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设计中的函数构建、数型联动、表皮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了基于参数化程序搭建数字化模型以实现精准调控非线性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过程。结合景观构筑物、公共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不同规模的设计实践,介绍了基于RH/GH平台的建筑非线性形态及表皮的设计过程及优化内容,在技术方法中强调了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软件搭建不同数学函数的“图形脚本形式”对整体形态及表皮的调节作用,应用数学建模方法对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数字建模与理论分析,展示了参数化建模程序与函数曲线在数字化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了数字化设计过程在非线性形态设计中的要点,强调了当代建筑美学的拓展与延伸。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建构的异形形态设计提供精准调控及优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当代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设计策略与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真实地表现建筑的结构形态,并对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和传达可以充分地展示大跨度建筑独特的形态美。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审美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理性美、简约美、仿生美和传统文化中审美"原型"的再现。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美的创造需要建筑师通晓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的理论,并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建筑创作中的象征手法,结合建筑设计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分析其构成建筑形态的基本表现、产生的视觉效应以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力图从一个全新、自由的角度探求建筑构成形态的多种主题,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使建筑的构成形态无论在建筑上、视觉上、心理上、美学上都能更好地、充分地体现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相似文献   

11.
在考夫卡等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阿恩海姆系统地建构了视觉动力理论。用这一理论解读建筑形态,可以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形态语言的感觉更加清晰化,使得人们对建筑造型的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本文不仅沿用了这一理论,更是根据建筑形态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用吸引力、排斥力、支持力、挤压力等对视觉动力进行分类,以解读人们在建筑审美活动时的知觉规律和心理本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人对事物审美的心理过程和特征,论述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建筑创作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4)
To interpret spiritual language of architectural public art, architectural form was analyzed. Visual art space is based on spatial vision, artistic forms of point, line, surface and body are major visual elements of spatial form. Visual elements can be demonstrated in various forms, and even more diversified in the context of spatial desig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form principle of beauty, and construct artistic forms of the space. Manifestation of the nature of public art also relies on visual elements, and the public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about architectural public art are expressed by visual elements.  相似文献   

14.
简单地把提高学习者审美表现能力作为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当前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它不符合职业能力构建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形势下,紧紧围绕建筑设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建筑美术基础在培养建筑造型能力和审美素质方面的作用,构建模块化课程,着力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覃力 《古建园林技术》1990,(27):40-43转25
建筑是文化的结晶。人们习惯按照本民族的传统和审美爱好,塑造着不同的建筑文化。这些审美爱好的心理倾向和文化传统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形象,也是研究建筑艺术特征的关键。发掘和认识这些审美心理要素,对于深入地理解古典建筑意匠,以及今后的建筑创作都是十分有益的。中国的亭,就是典型地反映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建筑类型。它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意韵隽永而又非常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不但历史悠久,造型丰富,而且富于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价值论形式美学的学术视野,提出"形式系统的四种哲学存在"及其"形式审美循环与秩序探索递进"的形式审美嬗变规律。进而具体探讨建筑设计"基于外在形式审美嬗变的复杂性教学转型"、"基于内在秩序审美嬗变的跨学科教学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刘婧 《城市建筑》2013,(24):57-57
视觉符号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元素,视觉符号对建筑设计不仅具备指导、引领的作用,更提高了建筑的表现力和审美力。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视觉符号成为其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对视觉符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吴小钦 《福建建筑》2014,(12):32-34
建筑艺术之美是基于一定的创造规律及形式美法则而通过恰当得体的方法产生的。研究形式美法则,探寻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是建筑艺术走向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建筑艺术形式美法则,梳理建筑艺术发展历程和各种流派、风格嬗变过程,旨在为建筑艺术形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及设计借鉴。文章篇末也对当代审美价值的变迁及科学观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