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京能源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能源规划是通过制定城市能源发展战略,在确保充足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基础上,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制定能源发展目标,落实节能技术措施,以期建立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的能源供需系统.因此,能源规划担负着统筹能源发展和环保要求、统筹城乡能源供应、统筹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是城市功能运转的基本保证。城市能源规划,就是要通过制定城市能源发展战略,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措施,以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因此,编制城市能源规划,对于协调能源供求关系,合  相似文献   

3.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展望北京城市能源规划高建珂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必要。经*有关专家的论证,我国在能源领域可供选择的。并*且现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是:确定节能优*先,实施全面节约;鼓励开发和...  相似文献   

4.
实现城市能源系统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形式转变,将会对缓解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要。若对城市整体直接进行能源结构优化,其成本高昂、实施难度巨大;而从城市片区级别开展多能源系统优化,更容易取得阶段性进展。本研究选取一个能源依赖型城市中的新建城市片区作为研究案例。研究通过规划发展情景的部分假设,应用多能源耦合系统,对城市片区的能源系统优化路径进行探索。通过分析对比能源系统性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为城市片区能源系统探索了潜在的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路径。能源系统在关于能耗、经济性和碳排放等方面可量化的信息,有助于规划决策者在实践中把控未来城市片区的供能用能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筑》2007,(2):54-54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将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国家节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少中国建筑业对社会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资源与能源的使用效率,配合国家“和谐社会”战略及建设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促进建筑和建设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自2007年3月始.《城市建筑》杂志社决定每半月出版主题专刊《绿色建筑》。作为专业媒体和平台.本刊将紧密配合国家的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引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建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现代资源型城镇具有经济发展迅速、发展理念先进、建设速度快的特点。资源型城市按照转型时期的先后分为先导转型、竞争转型和危机转型三类。借鉴这些成功案例规划建设新型能源城市,高标准规划、多产业发展、注重生态节能等措施是促进现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建筑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同时能源利用率较低[1].在建筑领域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新型环保能源,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节约生活支出.文章以城市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综合分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条件,从资源条件、政策规划实施可行性、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马斯达尔零碳城市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化学建材》2011,(6):15-18
典型的中东石油国家阿联酋为实施“去化石能源”战略行动计划,于2006年在首都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新城区开始规划建设世界上首个达到零碳、零废物排放标准的城市,被称为“沙漠中的绿色乌托邦”。为此马斯达尔城制定了广泛的设计策略,包括能源规划、可持续建筑设计、饮用水与污水管理、交通运输规划、废弃物管理、绿色建筑与工业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通过解读马斯达尔实现“零碳城市”在各主要领域的建设实践,为虹桥商务区等我国的可持续城市或区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建筑节能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最初从北方采暖区开始,过渡到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直至2003年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实行之后,节能50%建筑设计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目前北京、天津等城市开始执行节能65%建筑设计标准。按照国家节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面实行节能75%的标准。能否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将建筑物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从而达到建筑采用低品位能源替代现有的高品位能源.实现能耗最省.使能源供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我们通过开发低能耗建筑复合系统及发展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家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解决世界上某些最复杂、最紧迫问题(如资源、环境等)的关键,因此对国家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极其必要。本文首先从战略背景入手,即分析目前城市能源消费的现状,认为快速城市化必然带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城市的未来应以低碳模式为发展方向。基于经济结构改善、能源效率提升、消费方式转变和低碳技术创新等战略路径,以及体制机制等政策制度的战略保障予以探索,以期达到国家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邹春香 《山西建筑》2012,(36):270-271
分析了传统材料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高职教育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实验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以期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乐翔 《上海煤气》2002,(3):37-38
不久前在布宣诺斯埃力斯举行的第18届世界能源代表大会(WEC)上,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多·德拉瓦在他的开幕词里指出:现代能源服务为全人类造福是全世界和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次大会是在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背景下召开的。来自全球99个国家的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一致认为要有效预防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任何恐怖威胁,就必须保持长期警惕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但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3.
蒋涤非(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以下简称蒋):很高兴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游戏空间VS权力空间。我先谈点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4.
汪皋龙 《山西建筑》2014,(24):32-34
为了充分发挥规划在建设中的先导、主导、统筹、约束作用,根据建设现代营区、打造百年营房的要求,对营区规划应把握的十方面内容作了阐述,包括整体布局合理、营区道路畅通、低碳环保节能等,以打造真正的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5.
伴随向港湾中心发展,香港中区变得高楼林立。高耸入云的大厦宛如棋子插放在一片街道上,马路便利车辆行驶,行人则诸多不便。人车争路,已很难找到通往海边的道路了。这个设计方案提议新的高楼从一群群华丽多彩的低层建筑升起(天龙都会),不再像棋子般竖立在贫瘠乏味的街道上。路面以行人为主,街道沿途有商店,咖啡馆、办公楼及低层住宅。像旧日繁华的香港及好多欧洲城市一样,地面是给人群的,地面设计以人群作比例,让人群与海湾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石材》2002,(3)
中国石材行业6个基础标准在2001年3月通过审议后,迟迟未能公布,这使行业内的人士很着急。按计划这些标准是在今年8月1日开始执行,要获得这些标准文本起码要在10月份。本刊为企业及读者所急,现将标准文本提前刊于本期及以后几期,以飨读者。有需要购买标准单行本的读者请在今年10月份以后联系本刊。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8月 1日 ,公安部消防局以公消 [2 0 0 1]2 17号文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消防局发出通知说 :按照《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我国将于 2 0 0 5年停止生产哈龙 12 11灭火剂 ,2 0 10年停止生产哈龙 130 1灭火剂。近年来 ,随着《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的实施 ,哈龙生产和消费量大幅度削减 ,哈龙替代品和替代技术迅速发展。 1996年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哈龙替代品推广应用的规定”的通知》(公消 [1996]169号 )等文件 ,在指导和规范哈龙替代品的使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从近几年的执…  相似文献   

18.
探索谋创新竞争求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在2007年中国建筑学会西安年会上的主题报告,文中谈到了在建筑设计市场开放与建筑师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兼收并蓄、坚持探索,勇于创新,以及在市场转型期如何开展正常的建筑评论等热点问题.为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实力,保持旺盛的创作激情,承接优秀的本土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建筑作品.本期在发布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刨作奖的同时,经作者同意,同时刊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高处作业吊篮是建筑外墙装修、清洗和维护作业不可缺少的载人设备,其工作特点是人员在空中悬挂的吊篮中进行升降和作业,属高度危险作业。在建筑外墙装修施工中,由高处作业吊篮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高处作业吊篮的重要安全部件——安全锁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所以加强安全锁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隧道防火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隧道砌体不耐高温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以无机胶凝材料为主的耐潮湿环境的水硬性隧道防火涂料,该涂料涂层性能稳定,施工方便、可喷可涂,且成全低廉,该涂料同时可应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的防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