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通过对松辽盆地肇源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和岩性油藏2种类型,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4种因素:地层超压——油气运移的原动力;断层和渗透性砂体——油气运移通道;河道砂体——油气聚集的载体;有效圈闭——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以上认识明确了研究区下步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1号断层下降盘东段储层纵横向变化大、分布规律不清,影响了该区勘探潜力的认识和钻探成功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已钻井的拟声波曲线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初始模型,采用宽带约束反演技术对涠西南凹陷1号断层下降盘东段已钻W5-7构造进行储层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总结出了A研究区内储层发育区的波阻抗经验值,据此预测待钻W5-9和W5-10构造上始新世流沙港组一段下层序储层厚度。研究表明,W5-9和W5-10构造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小于5%,证实了拟声波宽带约束反演技术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勘探目标储层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龙虎泡地区扶余油层储层物性以孔隙度小于12%、渗透率小于1×10-3μm2为主,且孔隙结构较差,属于致密油储层。通过对研究区烃原岩、储层、构造、断裂等成藏条件分析认为,青一段优质源岩是龙虎泡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的物质基础,河道砂体是其有利的储集空间,断层是致密油运移的通道,构造高部位是致密油富集的场所,储层物性控制其分布范围;构造、断裂、砂体展布与油气运聚在时间、空间上的有机配合形成了大面积岩性油藏背景下的断层—岩性油藏。综合致密油成藏条件,以物性为界限,将研究区划分为Ⅰ、Ⅱ类致密油勘探有利区,Ⅰ类区是龙虎泡地区扶余油层目前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涠西南凹陷东南斜坡带流二段滩坝砂体发育,分布范围广,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无法满足有效储层预测的精度,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对涠西南凹陷东南斜坡带流二段滩坝砂体系A构造有效储层进行预测,先以宽带约束反演落实A构造流二段II油组边界,再以PNN伽马反演预测技术分辨该油组内部高伽马泥岩,最后获取A构造有效储层的分布范围。钻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内A构造有效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相吻合,证明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涠西南凹陷东南斜坡带流二段滩坝砂体系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盆缘超剥带成藏规律分析——以坨154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北断层上升盘二台阶坨154块稠油油藏与郑家一王庄地区地层—岩性油藏同处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盆缘超剥带,通过对两个构造带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同时对坨154块自身成藏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坨154块的成藏规律,认为坨154块馆陶组、沙三上的成藏关键是断层切割砂体形成构造—岩性油藏;通过地化指标对胜北断层上下盘油气的运移分析,认为坨154块稠油油藏的油源来自北部洼陷带,胜北断层以及坨154决的次级断层对油气运移提供了输导作用;通过综合分析该区构造及储盖特征,认为构造位置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及油气的富集程度;有效输导体系及优势运移通道是该区油气藏成藏的关键;断层不仅切割砂体形成断块圈闭,起到控藏的作用,并且可沟通油源形成油气运移通道.通过以上分析初步认识了坨154块油气聚集的潜力和规模并可指导坨154块下步的滚动勘探.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空间展布特征,指出1号断裂带下降盘北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2号断裂带长轴西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涠洲6-B构造附近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南部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为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勘探方向。综合应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及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岩性地层圈闭的有效识别,对有利目标进行了精细落实。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效,为涠西南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地层中砂岩储层纵横向分布差异大,横向不连通,各砂体具有独立的油藏系统,流体识别困难。基于双相介质理论,根据油层区地震频谱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特征,在涠西南凹陷开展流体识别应用。而由于储层的厚度差异对其地震频谱特征的影响很大,因此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地层中同时期沉积的多个孤立砂体,不能基于同一等厚模型进行流体识别,而要分别对各个砂体独立进行分析。虽然在无井区不能准确预测各砂体的厚度,但可以据三角洲砂体的沉积分布规律得知,在顺物源方向砂体厚度变化很小,故可沿砂体物源方向对砂体高低部位的频谱特征对比分析。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研究的2个砂体发现二者频谱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一个砂体的圈闭高部位相对低部位检测点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含油特征,另一个则不完全符合。经钻探与预测结果相符,证明该方法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无井区的孤立砂体开展流体识别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大的产油区,贝西次凹是贝尔凹陷最大的生烃次凹,是呼和诺仁、苏德尔特和霍多莫尔含油气构造的主要油源区,亦是贝西斜坡带复合油藏的主要目标区。通过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贝西次凹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岩性油藏,具纵向多层位、平面分带的分布特点,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构造高点油气最为富集,建立了贝西次凹"源储一体、断砂匹配、复合成藏"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和规模增储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双城地区构造、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沉积环境,大量排烃期前形成的断层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研究区没有统一油水界面,双城地区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区内扶杨油层的油气成藏受构造、储集条件、断层和储层匹配形成的有效圈闭和优势运移通道4个因素控制。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是低渗透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差中择优,地质甜点优选尤为重要。从成藏特征入手,分析油气分布规律,明确该区构造、断裂、油源及河道砂体四位一体共同控制油气成藏,确定主要油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断层—岩性和构造—岩性油藏。针对这种岩性复合油藏存在和分布的复杂性,利用圈闭条件、油源条件、储层性能、保存能力及配套史等要素的定量评价方法,完成圈闭地质含油气性及圈闭资源量综合评价,进而对圈闭进行排队优选,优选出Ⅰ类圈闭7个,Ⅱ类圈闭18个,为该区勘探目标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断层全部为正断层,平面上划分为4条断裂带。T2(泉头组顶面)层及其以下层位断裂条带性好,主要有南北向转北西向再转南北向的发育特点,T2层以上由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晚期断层的加入使得断裂条带不明显。纵向上主要是堑垒相间的发育样式。研究认为本区共分为4期断裂,其中以中、晚期断裂最为发育,同时与油气运移与聚集关系最为紧密。中期和长期继承性断裂以运移作用为主而晚期断裂以保存作用为主。断裂对本区油藏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石油被断裂沟通,以侧向运移为主,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性油藏,油气丰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且富油层位逐步抬升。  相似文献   

12.
塔河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地区泥盆系地层分布在托浦台工区,研究区砂体总体上近南北向展布,北西厚南东薄。储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等次生孔隙为主,其他类型孔隙较少。储层喉道分选中等偏差,喉道多为细喉型。本区东河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根据储层物性以及储层评价标准,我们将该区储层划分为3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藏与邻区气藏相似,具有低平宽缓的构造背景和广覆式砂泥岩垂向间互分布的特征,但是由于处于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其成藏条件具有显著差异性。针对研究区烃源条件、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封存条件,探讨致密气藏成藏特征。认为太原组主力煤层(8+9煤)和山西组主力煤层(4+5煤)是主力烃源岩,受紫金山构造岩浆作用影响,局部区域热演化程度进入干气阶段,为区内致密气藏提供充足的气源。岩相古地理和成岩相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本溪组向上到石千峰组,古地理环境由海变陆,频繁震荡的水体形成了多期次、多层位的储集体,潮汐砂坝、水下分流河道等粒度粗的砂体为优势致密储层,由北向南优势储层逐渐减少;砂岩储层总体孔渗性差,后期溶蚀作用对深部储层改造作用明显。煤岩、砂岩垂向组合决定了致密砂岩气藏的运聚模式,区内发育"源储接触"的原地匹配型气藏和受储层和运移通道双重控制的异地匹配型2类致密砂岩气藏,受断层和陷落柱影响而形成的微裂缝是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南堡油田1-29区浅层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断块小、断层多、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且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综合含水高达79.4%、采出程度低,仅15.2%,目前油藏“三大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水驱效果变差。为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对1-29区浅层油藏动态和静态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利用数值模拟解剖油藏纵向和平面水淹状况, 明晰了“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的水驱规律,识别了大孔道及优势渗流通道并确定了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油藏平面矛盾采取 “调、均、改”的分类治理对策,针对层内和层间矛盾采取调剖调驱、层段重组、细分注水等治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出程度提高了3.5%,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0%以下,同时对有效指导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5):138-141
牛居油田是辽河坳陷内的一个富油区,具有3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牛74块是典型的岩性—构造油藏,在复杂断块滚动勘探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不断认识该区的构造、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但随着牛74块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滚动扩边的难度越来越大。牛74块目的层地震反射层的层位标定不准,周边断层的位置、走向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滚动扩边成效,运用VSP测井技术,可以从不同方向地震测线上落实断层的走向和方位,进而证实圈闭落实程度。通过在牛74块实施VSP方法结果的应用,加强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确定断层是否存在或其确切位置,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为牛74块滚动扩边提供可靠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图牧吉地区油砂发育主要地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西斜坡有着较丰富的油砂资源。图牧吉地区油砂矿的形成与松辽盆地的发育演化、构造、地层发育以及油气聚集都有很大的关系。西部斜坡大量发育的砂体为运移至此的原油提供了储集体,大量的断层和地层剥蚀形成的不整合面提供了原油的运移通道,砂体上的致密泥岩阻碍了原油组分的大量挥发、氧化和生物降解。另外,松辽盆地丰富的生油源岩也是该地区形成油砂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分析认为,图牧吉油砂矿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储层封盖条件、局部高点和岩性上倾尖灭、地表潜水动力与油气运移总量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罗熙康 《中州煤炭》2022,(11):96-101,106
储层特征不明确是目前制约研究区沙河子组油气突破的关键难题,通过综合运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测试等多种手段,系统开展了研究区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不同区块存在差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膜孔等孔隙类型。其中,徐东、徐西以粒间溶孔、微裂缝为主,安达地区以粒内溶孔、铸膜孔为主;物性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埋深、沉积相类型、岩性、成岩作用控制。不同因素控制作用存在差异,埋深、沉积相控制作用更强,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物性最好;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岩性孔隙度最高。建立研究区储层评价标准,优选Ⅰ类储层,该研究成果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下部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构造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长岭断陷的构造发育史。长岭断陷经过了裂谷、断陷、坳陷等不同的演化阶段,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断裂发育。由于断层形态、断层组合方式不同而表现出复杂多样的构造样式,主要有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等3种类型。圈闭类型主要有背斜型圈闭、断鼻-断块型圈闭、地层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长岭断陷主要受伸展构造样式控制,以断鼻、断块构造为主,该类圈闭多具有近源、断裂沟通烃源、纵向上多层圈闭继承发育的特点,成藏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盆地W油田区块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流一下亚段储层横向变化复杂,储层孔、渗差异较大。采用常规储层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W油田流一段下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析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一段下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呈次棱角—次圆状,物性表现为中—高孔、高渗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是该区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之一,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坝、辫流坝物性最好,辫状水道次之。成岩作用对研究层段的改造作用较为强烈,研究层段所处的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发育3个优势孔隙带,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填隙物内溶蚀孔和铸模孔,造成储层孔渗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填充吼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蟠龙油田长2油藏的研究,表明其油气聚集受储层和局部构造双重控制,油藏类型属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流沉积的河道砂体;其成藏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积相带、鼻状构造、砂体叠置点、裂缝等因素。研究成果在油田探井井位优选、开发方案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