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机制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但不可避免要淹没占用大量土地和搬迁安置大量移民.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移民问题,它与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密切相关,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衡水湖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衡水湖进行环境功能分区是解决引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选取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衡水湖环境、社会和技术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备选方案进行遴选,确定了其最佳利用模式,可以为目前我国环境综合利用及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洪 《浙江水利科技》2002,(5):11-12,28
杭嘉湖平原地区因大量开采抽取地下水,产生地面沉降,因此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地面沉降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轻环境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动权,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十分重视,在改善市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石家庄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提出了石家庄市人居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波 《陕西水利》2001,(6):48-49
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手工小生产被工业技术大生产所代替,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大幅度地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改变了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矿区的工业企业,推出大量废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6.
引黄灌区泥沙农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在引水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泥沙,堆积在渠道和沉沙池两旁,不仅恶化了环境、形成沙害,而且也占压了大量耕地。三义寨灌区是较典型的引黄灌区,以沉沙条渠泥沙农田化和渠道两侧沙垄治理为重点,进行了堆沙高地作物品种、土壤改良、小麦灌溉、果农间作种植模式等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较系统的泥沙农田化技术,为引黄灌区泥沙的处理和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东江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量调查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建库前后环境因子变化及其过程分析,对由修建水电站引起的局地气候、水质、水温、水文情势、库岸稳定、诱发地震,水生生物,陆生生态,人群健康,水土流失,移民环境与区域经济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为了解决左岸排水问题,设计了大量的排水渡槽。排水渡槽常年处于无水状态,其实际工作环境与普通过水渡槽有很大区别。初步探讨了排水渡槽的结构设计,推导出了适用于排水渡槽的一种设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各个工况复合验算。最后通过模拟温度场,初步得出温度荷载对预应力排水渡槽结构受力有重要影响,为以后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骅港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大量现场实测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黄骅港海区的水动力条件和环境泥沙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井进一步对本港一期工程不同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淤积量预测和分析.提出了防波堤口门取在一2.5m等深线处为宜.对应全港淤积量410万m3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水布垭坝址区环境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瑞春 《人民长江》1998,29(8):15-17
水布垭水电站坝址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十分复杂,在坝址区及坝址2.3-9.0km的范围内分布众多的滑坡体,危岩体以及上硬下软的不利结构边坡,特别是峡谷出口处的马崖高陡边坡,相对高度达360余米,为探明上述环境地质问题对水布垭水电站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及施工和运行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坝址区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探,并对其环境地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作为人类最大用量的建筑材料,其理论与技术已日趋成熟.然而大量混凝土被应用的同时对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城市拆迁及工程改造也废弃了大量的混凝土,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环境.而针对这一弊端应运而生的再生混凝土目前被广泛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之中,对此论述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无疑是现阶段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然而大量混凝土被应用的同时对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城市拆迁及工程改造产生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环境。本文着重对城市建筑混凝土直接再利用于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量使用水泥,混凝土大坝工程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产生二氧化碳(CO2)排放.填石混凝土(RFC)是一种新型的筑坝方法,在材料生产阶段比传统混凝土(CC)具有更好的环境性能,节省了大量的水泥.然而,大坝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必须量化.因此,针对大坝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荷载进行评估,揭示混凝土坝生命周期内RFC相对...  相似文献   

14.
海宁市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排放口位置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海宁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拟建污水处理工程。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对选址河床进行分析,根据其演变特点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排放口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质量监测及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施工,以及混凝土骨料加工、拌和、浇筑和众多机械设备安装、运行,加之数万施工队伍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灰尘、浓烟等有害气体、噪音、弃碴和废水。对施工区生态和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为减轻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经验 依据其成员25a以上的环境有利与不利影响的经验,加上多年的积极准备,包括广泛讨论与交换书面意见,国际大坝委员会于1995年1月正式出版了《大坝与环境论文》,1997年5月又出版了新版本。几十年中,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委员们在各届大会上提交了大量有关大量有关大坝与水库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材料。国际大坝委员会还根据其“环境委员会”的工作成果,编制出版了7本专著。  相似文献   

17.
根据开都河流域存在的敏感环境问题和项目区环境的特征,在大量调查实测资料的目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兴建对下游农业用水、博斯搏湖水量、焉耆盆地地下水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工程建成后,可减少输水损失,增加博斯腾湖淡水量,节省防洪费用,改善现有耕地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首先请允许我向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第四届委员会及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环境水利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动环境水利科学发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我国水利科技进步作了巨大贡献。在环境水利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下,我省完成了桃林口水库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促进了我省环评工作的开展。对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在这里,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河北省的情况。河…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是以煤做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我国对粉煤灰的利用率较低,大量被废弃的粉煤灰占压土地,污染环境,成为一大公害。因此,国家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非常重视。我国水电建设中,大坝砼掺用粉煤灰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制砖、防渗墙等方面相对...  相似文献   

20.
与自然协调的水工程建设理念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孔连续型绿化混凝土是护砌工程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型材料与新技术,通过长期观测和大量实验,对这种可长草混凝土的主要结构特点及特殊的植物生长环境进行了多方面实验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