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对某大型超市的人员安全疏散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建立包括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结构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模型,分6个情景对人员疏散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建筑物内人员容量、逃生速度、出口距离以及大小是制约疏散时间和逃生流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出口对逃生人员的吸引度、逃生个体属性等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 要:为保障医院门诊大厅人员疏散安全,开展门诊大厅人员疏散模拟与服务窗口布局优化研究。通过实地观测,统计门诊大厅的几种典型服务窗口布局以及人员数量和构成;基于调研数据,设置不同人员速度以及竞争关系,建立基于精细网络元胞自动机的医院门诊大厅疏散模型,模拟不同服务窗口布局下的人员疏散过程,并进一步提出服务窗口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两侧服务窗口布局最优,疏散时间最短;服务窗口布局对运动能力越弱的人员影响越大;设置特殊窗口可以保障行动不便人群优先疏散,两侧靠近出口设置特殊窗口的疏散效率最高。研究可为门诊大厅服务窗口布局设计和人员安全疏散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依托某地下四层岛式地铁站工程,根据高峰期客流量确定疏散人数,模拟恒定速度下地铁站的人员疏散。考虑不同疲劳度、能见度条件,在已有人员疏散实验的基础上,分6个场景利用Pathfinder对地铁站高峰时段客流进行疏散模拟。结果表明:常态下以恒定速度疏散时,人员整体疏散时间为10.4 min,列车及站台上的人员全部撤离站台所需时间为4.6 min;考虑疲劳度影响,人员全部疏散至地面的时间比恒定速度疏散多17.9min。提高站台层至站厅层的能见度可以使总疏散时间减少约7min。  相似文献   

4.
以钱江隧道为例进行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火灾发生时隧道照明度、横通道宽度和长度、人员载客系数对于人员疏散效率影响,获得在隧道中人员的行走速度、人员间隔时间、人流层数等特征参数;使用FDS+EVAC进行隧道人员疏散模拟,研究了疏散滑梯和楼梯不同人员荷载密度和通过条件下的人员疏散时间特征,得出了载客系数和速度折减系数对疏散能力的影响,为大直径盾构隧道防灾的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高海拔环境下特长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的特征及规律,综合考虑高海拔环境、恐慌心理、火灾因素、人员年龄性别组成以及列车结构等因素,采用Pathfinder人员疏散仿真模拟技术,对人员疏散速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修正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紧急救援站内各结构参数耦合变化下的人员疏散时间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提升,人员疏散速度逐渐降低,海拔高度由1 km上升至5 km时,疏散速度海拔平均修正系数α1由1下降至0.616;(2)随着心理压力值增加,人员疏散速度不同程度加快,疏散速度恐慌修正系数α2为1.346;(3)海拔高度3 km以上时,人员疏散速度折减明显,海拔高度为3 km、4 km和5 km对应的人员疏散速度与平原地区相比分别降低了约12%、23%和38%;(4)海拔高度越高、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宽度越小、间距越大,则出口处聚集现象越严重,人员疏散率降低;(5)海拔高度3 km时,紧急救援站疏散横通道的间距不宜大于60 m,海拔高度4 km和5 km时,其间距不宜大于50 m,横通道宽度均不宜小于3.5 m。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宿舍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国情需要,选择高校内人员密集的学生宿舍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商业软件SIMULEX对该楼进行人员疏散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楼梯位置分布不佳以及楼梯内人员疏散速度缓慢是导致该楼人员全部疏散完毕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建立氨气泄漏扩散事故模型,通过CFD大涡模拟以及三维动态仿真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区域范围内氨气发生泄漏事故后区域内人员应急疏散过程及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所选的事故案例,研究表明:CFD大涡模拟技术可以预测不同伤害分区范围以及整体危险来临时间,为人员应急疏散提供技术参数。合理规划应急疏散路线,人员疏散至避难点的时间要缩短近11min,疏散效率可以提高25%。不同危险区域内可容许的最长报警时间对于人员安全疏散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大涡模拟算法的FDS平台上,采用以网格为计算方法的Herbing社会力模型对防护工程火灾烟气特性及人员疏散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防护工程发生火灾时,烟气会沿着走廊蔓延,烟气的毒性作用以及对能见度的降低,会阻碍人员疏散,加大火灾烟气威胁。消防喷淋系统对人员疏散极为重要,减缓了烟气前锋扩散速度,降低了人员疏散过程中受到的烟气毒性作用。随着相邻防护门间距加大,人员疏散危险性加大,设计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防护门距离。  相似文献   

9.
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地研究了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疏散的模型、分析软件和分析方法等关键技术,开发了人员疏散的动态模拟与分析模型及软件.该模型采用网格离散化的建筑平面图作为疏散模拟平台,支持多种人员属性(如人员类型、速度、疏散路径及反应时间等),较好地解决了人员行走、等待、超越、转身及侧身等行为模拟算法,同时具备信息记录和动态过程的离线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选取北京地铁某由单线路改造的换乘车站,利用Pathfinder对改造前的单线路车站和改造后的换乘车站进行人员疏散模拟。设置9种火灾疏散模拟工况对比不同区域发生火灾以及不同人员密度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耗时,分析不同时间段、改造前后车站的人员疏散特点。发现人员疏散均满足6 min的要求;加入换乘功能后,换乘车站上下层的人员疏散会相互影响。建议改造为换乘车站后,当车站发生火灾时,应更多组织换乘通道内的人员通过下层车站站厅层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