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社会下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随着具体事件的发展和驱动,底层群体的心理逐渐呈现出愈发"极化"的倾向。以南昌象湖事件为例,通过在象湖新城的实地走访和对附近居民的深入访谈,发现底层群体的心理极化是在敏感的情景刺激下,对群体本身的认知、情感、态度进一步推进的结果。通过分析心理极化发展的一般路径,从公众、媒介、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对底层群体心理极化的疏解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风险社会不断深入,诸多问题日益登上群体性事件的舞台,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新媒体作为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抒发情感、态度的重要平台,其话语生态的失当,使得风险社会中的矛盾易趋向极化,从而导致风险的扩大,这不仅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也会牵涉到风险的升温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以群体性事件为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为主线,分析事件中新媒体话语生态的现状,以及话语生态异化对底层群体心理造成的影响。由此,通过相关机理的剖析,以期为建立新媒体健康话语理念提供指导,从而实现底层群体心理的再造。  相似文献   

3.
从解释学"前理解"这一视域切入,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对相关事件的"前理解"存在对立或分歧,进而导致后续舆情危机。文章从这一视域出发分析了三者面对相关事件时的"前理解"差异及其与舆情危机产生的关联性,指出预防、减少、消解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皆可从解决三者"前理解"的对立或分歧入手,尽力达到"前理解"的一致或相互包容,才能有效应对危机事件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来临,整个社会舆论生态出现了全新的变化。社交媒体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导致了具有煽动性的极端言论更容易吸引眼球。"微时代"网络空间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情绪色彩构成光怪陆离的舆论生态,任何原本活跃于"线上"的群体情绪,都可能转变为"线下"的群体事件。2016年4月、8月、11月,国务院办公厅连续3次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做好舆情回应工作通知",对舆情回应的时效逐步升级——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并且明确规定:"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强化了"一把手"的责任担当。本栏目以大数据为依托,关注建设领域热点舆情事件,实时跟踪舆情动态,还原舆情传播路径,分析舆情传播规律,为舆情应对提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校园砍杀事件"发生以后,媒体的不实报道和政府的延迟反应引起网民不满,网络议程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本次事件中涉及的网络议程具有主客体互动性和颠覆性、与传统媒体的高度融合性、网络议题本身的亲民性等特点。网络议程的产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切合了网民需求的结果,即与网民群体心理有重要关联。因此,保证政府议程、网媒议程以及网络中的个人议程所构成的三角模式能够顺畅地"循环",以心理承受能力为标准科学合理的划分群体类别,网络权威媒体将真实性与针对性并重,并且加强对网络个人议程的重视程度,才能正面有效地对群体心理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思潮中,话语权是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不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高校环境中,话语权都出现了去中心化现象,进而出现舆情议题泛化、多元化、群体化以及难控化。由此,文章主要从高校舆情的特征、生成动因以及演化模式对其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结合当下风险化社会物理环境与信息环境模糊不清的显著特征,分析高校舆情生产的主要、次级以及核心要素,将高校舆情的演化路径用"幼虫到出茧"模式进行归纳与分析。在深入了解高校舆情生成机制的情况下规避舆情危机的产生,可以降低高校舆情非理性带来的边际危害。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水电建设的迅猛发展,移民安置成为一些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移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尝试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形成水电移民群体认同的客观条件,剖析由于群体认同所导致的一些移民负面情绪彼此强化的群体极化问题,以及群体极化可能导致群体事件的不良后果和产生的原因,以说明群体认同对水电移民安置工作的影响,便于工作中及早发现并预防社会事件的发生,更科学地做好水电移民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8.
转型社会视阈下,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脱节助推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分野,网络空间技术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阶层分化。不同阶层的话语表达及其呈现方式,在网络中表现出对抗性、非理性和多元性等众生喧哗的特征。网络空间的话语失序背后实则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缺乏约束力的话语本身及其隐喻的潜在风险已然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关键因子。本文将各阶层话语研究置于现实网络舆情中考量,立足于网络舆情话语表达现状,对话语表达的认知、情绪与外显形式、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进而推进相关事件舆论场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加上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工作越来越重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民生水利工作的相关舆情信息如水污染、防汛抗旱、农田水利等经常引发社会关注,成为舆论焦点。因此,水利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与应对,成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非理性心理泛化的特质。新媒体以其去中心化的传播语境和自由开放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发了群体非理性心理的膨胀。随着非理性心理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泛化以及事件群体与新媒体日益密切的关联互动,在群体性事件中更需要新媒体引导式的参与。文章以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心理为切入点,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处理方式、自净能力、把关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等层面,对于新媒体对群体非理性心理的引导路径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泛媒时代为宏观背景,以湖南卫视推出的生态真人秀节目《变形计》为案例,通过对电视节目特点及大众心理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电视对当下典型的群体心理———大众"鸿沟"心理的引导机制,试图规避由心理风险导致的价值异化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的发展建构着当代少年的文化生活空间,社会转型中城镇化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留守少年群体也无疑受之影响深刻。网络对虚拟世界的强大建构功能模糊了留守少年的认知世界,使得其潜伏的人性阴暗面愈发突显。文章以湖南"留守少年杀师案"为例,指出网络社会对留守少年心理异化产生的黏联缘由,呈现留守少年囿于"网络被叙事"下的诸多心理困境表征,从媒介认知、媒介选择、媒介践行的三维面向深入分析该群体心理异化产生背后的文化肌理,并提出建立属于留守少年自身的话语传播体系、赋予"我们"式的话语传播权利是留守少年心理异化的突围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底层群体期待通过媒体表达利益诉求,但囿于客观体制框架的限制,大众传媒往往对底层需求习惯性过滤。在传统媒介生态背景下,微媒介的特性恰巧弥合了体制内困境,衍变成新时期底层群体媒介使用图景,组织行为在群体心理的驱使下呈现出趋同的微媒介依赖。在此种语境下,底层群体对微媒介的依赖实质上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群体趋同和行动上的突围预备。试图依托媒介依赖理论,通过对心理认知的层级叠加,厘清底层群体在事件进程中的媒介使用动因,勾勒出群体性事件视阈下底层群体微媒介使用心理的学理性框架,并关注在微媒介使用过程中的失范行为,进而考量其异化行为的纾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围绕PX毒性"不确定性"所衍生出的辩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知识青年群体对于媒体报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且对环境议题的表达呈现出"去政治化"的话语倾向;而媒体在形塑社会认知与进行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切合并迎合了市场竞争及受众心理的需求,进而强化了口语化、符号化、去政治化等表达形式的话语框架。为此,从媒体知识的空间书写、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以及知识青年群体的话语表达风险三个常规维度来考察和分析当下知识青年群体"去政治化"话语的表达模式。从中探究媒体知识生产的平衡性与多样化,重建媒体与社会的信任关系与和谐的知识再生产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利网络舆情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山东省水利网络舆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舆情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等工作建议,为网络舆情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型社会视域下,高度媒介化的传播生态使得微媒介动员日渐成为公共事件的增效器,与此同时,媒介动员体又呈现出破碎化现象。以南昌"象湖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事件发生地的实地调研,考察事件进程中抗争主体借助微媒介,形成动员共同体后逐渐离散与消解的具体表征与现实动因。研究发现众声喧哗的话语暴力促生了抗争主体的看客心态,成为动员体破碎的具体表征。而传统媒介系统的失效与灯下黑效应又进一步催生谣言传播、刻板效应等潜在风险。因此面对公共事件,应当强化信息的疏通,促进舆情机制的建立,以公正平衡的报道框架消弭事件双方的对抗情绪。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下公众对社会的共同理解被迅速解构,公共事件后的社会整合能力在公众的习惯性不信任渗透下也逐渐弱化。公众维权后的心理则呈现易碎性,这种易碎心理是否得到有效疏导,成为能否治愈公共事件"后遗症"的重要因素。以"象湖事件"为例,通过对象湖居民的实地调研访谈并辅以质化研究分析,认为公共事件维权后,在信息失衡、社区传播"内卷化"以及新媒体平台工具化的作用下,公众心理将会长期处于一种敏感且易碎的状态。基于此,提出以新媒体与分时发布为技术手段,以媒介素养为人文关怀的传媒疏导路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的治理是综合减灾的重要内容。为探究重大暴雨洪涝灾害引发的网络舆情特征,总结相关舆情应对经验,【方法】以2021年发生的三场重大暴雨洪涝灾害为例,搜集了发布于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山西暴雨”“河南暴雨”“湖北暴雨”话题相关的微博数据。利用基于BERT微调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时间序列上的情感分析,梳理了灾害舆情议题的热度和情感强度变化;结合以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为核心的知识图谱方法,探寻了不同灾害的舆论热点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同类型暴雨洪涝灾害舆情通常具有相似的时序特征,即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且舆情高峰都与关键性事件有关。(2)同类型暴雨洪涝灾害舆情情感色彩分布相似,但会因灾害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相应变化。山西暴雨中正向情感占比为36.83%,负向占比为28.81%;河南暴雨则为34.23%和43.25%;湖北暴雨则为45.91%和27.07%。(3)类似暴雨洪涝灾害舆情具有相类似的主题分布,可分为对致灾因子和灾害本身的关注、对致灾过程的关注和应急抢险救援的关注、对洪涝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生态影响方面的关注。【结论】暴雨洪涝灾害引发的网络舆情的演变特征大致相...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权的下放与让渡,高校舆情的话语表达研究为避免高校舆情发展过程中的谣言滋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文献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话语表达发展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高校网络舆情发展基本符合一般舆情发展的规律,但因其表达主体与客体的指定性,在治理与引导高校舆情的过程中应当在高校内搭建舆情数据采集平台,组织专业的舆情数据分析队伍,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与防控。  相似文献   

20.
充分掌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处置回应机制,是新时期政务舆情应对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大数据背景下提升舆情引导水平的迫切需求。研究通过大数据软件,对江苏水利舆情的地域、周期、来源、关键词云等进行了数据分析,对几个重点案例进行了分析研判,并结合定量、定性研究结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