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范鸿雁  谢艺贤  张辉强 《农药》2004,43(3):142-143
香蕉枯萎病是世界香蕉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更有效的防治此病,我们选用11种药剂对香蕉枯萎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8%保冶达乳油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13mg/L;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201.40mg/L。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永霞  陈方新  丁克坚  吴红星  牛琼  张小飞 《农药》2006,45(8):567-568,570
对分离自安徽省合肥、太湖、灵璧、肥西等10个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菌核净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菌核净对安徽省各供试菌株的质量浓度EC50值分布范围为0.1957-2,7665mg/L,平均值为0.9835mg/L,均小于5mg/L,表明各供试菌株均对菌核净敏感,但各供试菌株对菌核净的敏感程度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目前尚未对菌核净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6,(6)
[目的]筛选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sphaeria parva)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及2种复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290、0.1779、0.2084、0.4359、0.7726 mg/L,将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当质量比为9∶1时抑菌活性最好,EC50值为0.0394 mg/L,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3648。[结论]筛选的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混剂对芒果蒂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4.
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冷浸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海芒果叶进行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萃取物对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海芒果叶的正丁醇萃取相的抑菌活性最好;正丁醇萃取相对番木瓜炭疽菌、柑橘炭疽菌、香蕉枯萎菌的EC50分别是1.3964mg/mL、1.7246mg/mL、1.3256mg/mL,其中提取物对香蕉枯萎菌的毒力最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芒果炭疽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评价抗药性。[方法]2006—2013年,从国内及泰国和美国夏威夷等芒果产区采集病样分离、纯化芒果炭疽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获得125株芒果炭疽病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值为2.52~31.75 mg/l,平均值为(11.29±5.17)mg/l,最大ec50值是最小ec50值的12.60倍。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频率分布近似呈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可作为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基线。[结论]芒果炭疽病菌对三唑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尚未检测到抗性菌株,生产上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不同菌株的敏感性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潜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控制芒果蒂腐病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株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对抗多菌灵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EC50值和EC90值综合分析,在供试的21杀菌剂中,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是异菌脲、丙环唑、戊唑醇,其次为腈菌唑、咪酰胺锰盐、咪酰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这9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烯唑醇和百菌清的EC50值和EC90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香蕉黑星病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金基  刘晓妹  谢艺贤 《农药》2006,45(4):284-286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上的重要病害。在室内测定了13种药剂和3种复配剂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香蕉黑星病菌对70%甲基托布津(纯品甲托)、70%代森锰锌、10%苯醚甲环唑和72%抑菌特敏感性较高,且抑菌效果好。复配剂以腈菌唑与醚菌酯按体积比4:1、3:2、2:3或以腈菌唑与抑菌特按3:2、2:3、1:4配比效果最好,抑菌率均达到100%。田间防治香蕉黑星病可参照以上单剂或复配剂。  相似文献   

8.
砂仁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贵州省关岭县花江地区的砂仁叶片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菌的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有性世代为同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ing et Schrenk]。药剂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500μg/ml、10%苯醚甲环唑500μg/ml、50%氯溴异氰尿酸2000μg/ml,抑菌效果均达到90%以上;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0%以上的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10%苯醚甲环唑和50%氯溴异氰尿酸。  相似文献   

9.
22种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长速率法进行了22种杀菌剂对2株芒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杀菌剂对供试2株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差异.通过EC50值和EC75值综合分析,对芒果蒂腐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多菌灵,其EC50、EC75值分别为0.03、0.05 mg/L,其他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咪鲜胺、丙环唑、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烯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和腈菌唑,这1 2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百菌清、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EC50、EC75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牡丹皮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抑菌活性,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处理黄瓜枯萎病菌,测定其对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胞外电导率、A260 nm与A280 nm的变化,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菌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处理后的黄瓜枯萎病菌胞外电导率、A260 nm和A280 nm显著上升,菌丝出现膨胀畸变等现象;其中质量浓度为25.0 mg/mL的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速度,处理48 h后抑菌率可达到92.08%;进一步研究认为,牡丹皮通过破坏黄瓜枯萎病菌的细胞膜结构,使胞内物质渗出,造成菌丝形态结构畸变,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11.
姜黄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对其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敏  于淑晶  丁国华  边强 《农药》2020,59(6):455-458
[目的]鉴定引起姜黄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室内筛选该病害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咪鲜胺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EC_(50)值仅为0.06 mg/L,其次为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氟硅唑,EC_(50)值分别为0.31、0.38、0.39 mg/L。[结论]咪鲜胺可作为田间防治姜黄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稻瘟病菌对防治药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丙环唑与醚菌酯及其组合对南方稻区稻瘟病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丙环唑和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别为0.48~8.46、1.27~29.44 mg/L,且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病菌对丙环唑和醚菌酯的EC_(50)均值(3.99±2.06)、(12.08±6.91) mg/L作为2种药剂的敏感基线。丙环唑·醚菌酯以有效成分比为5:1时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其CTC值为165.48,EC_(50)值为0.85 mg/L。[结论]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刘颖超  杨太新 《农药》2013,(2):142-144
[目的]筛选出防治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祁山药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这5种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49、0.0378、0.0406、0.3941、1.281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5.13%。[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炭疽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祝明亮  白江兰  李梅云  张克勤 《农药》2007,46(10):709-712
为了评估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风险,以对甲霜灵敏感和高抗的烟草黑胫病菌240和191为出发菌株,进行了抗性突变频率测定、抗性诱变、抗性水平测定、遗传稳定性、生长速率、致病性测定和适合度等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的240菌株在含10mg/L甲霜灵的CA平板上的抗性突变频率为7.0×10-5。分别以药剂诱变和紫外诱变获得了抗甲霜灵菌株240-YY和240-ZY。对甲霜灵敏感性不同的烟草黑胫病菌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在潜伏期、侵染率、病情指数和病斑面积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适合度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具有较大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以α-蒎烯(Ⅰ)为原料,经选择性烯丙位甲基氧化反应制备了桃金娘烯醛(Ⅱ),Ⅱ再经缩合反应得到了桃金娘烯醛缩氨基硫脲(Ⅲ),进一步氧化环化得到了桃金娘烯醛基噻二唑(Ⅳ),然后与系列酰氯化合物进行N-酰化反应,以66%~81%的收率合成得到了11个桃金娘烯醛基噻二唑-酰胺化合物Ⅴa~k。采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化合物Ⅴa~k的质量浓度为50 mg/L时,Ⅴa~k对测试的苹果轮纹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桃金娘烯醛基噻二唑-乙酰胺(Ⅴa)、桃金娘烯醛基噻二唑-氯乙酰胺(Ⅴb)和桃金娘烯醛基噻二唑-正丙酰胺(Ⅴc)对苹果轮纹病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3.0%、93.0%和98.2%,化合物Ⅴb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制率为84.3%,表现出与阳性对照嘧菌酯(对苹果轮纹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6.0%和87.5%)相当的抑菌活性。构效分析表明:脂肪族取代基衍生物表现出更好的抑菌活性。此外,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Ⅴc对油菜胚根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79.6%,显示出比阳性对照丙炔氟草胺(抑制率为63.0%)更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10月从山东主要苹果产区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50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对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菌脲对50个菌株的EC50值呈单峰频次分布,在0.30610~0.8285 mg/L之间,均值为(0.5567±0.0312)mg/L;在50个菌株中选择对异菌脲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0.4511 mg/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基线;通过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米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都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5,(10)
[目的]合成6-醚基香豆素衍生物并测试抑菌活性。[方法]邻甲基对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经Peachmann缩合得到6-羟基-4,7-二甲基香豆素,随后与取代苄氯无溶剂研磨,合成12个目标化合物4a~4l。[结果]化合物经1H NMR和高分辨质谱鉴定。初步活性试验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目标化合物对5个靶标真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c和4e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制率超过90%。[结论]无溶剂研磨绿色合成了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6-醚基香豆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18.
咪唑和三唑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再峰  罗富英 《精细化工》2005,22(8):619-624
以2,4-二氯-α-氯代苯乙酮、取代甲苯、咪唑、三唑为起始原料,合成了9个咪唑醚类和16个三唑醚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对化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o infestans)和秧苗枯萎病菌(Phizoctonia)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测定表明,25个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Ⅲa、Ⅲb、Ⅲd、Ⅳg、Ⅴb、Ⅴc等6个化合物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 mg/L时,对两种病菌的抑菌率达80%和50%以上,初步分析了化合物抑菌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郭艳  高智谋  伍万荣  程玉峰  李喜玲  宋燕 《农药》2006,45(9):634-635,645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测定了1.5%卡松对棉花枯萎病菌、棉花红腐病菌、棉花红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棉花疫病菌等5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及水稻白叶枯病菌、大白菜软腐病菌等两种重要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5%卡松对棉花枯萎病菌的MIC和EC50分别为40mg/L和9.2034mg/L,对棉花红腐病菌的MIC和EC50分别为40mg/L和0.7845mg/L,对棉花红粉病菌的MIC和EC50分别为20mg/L和0.6951mg/L,对棉花黄萎病菌的MIC和EC50分别为20mg/L和2.8383mg/L,对棉花疫病菌的MIC和EC50分别为2mg/L和0.3459mg/L;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大白菜软腐病菌的MIC分别为1mg/L和10mg/L;说明该药剂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尤以对棉花疫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以紫苏醛(Ⅰ)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紫苏葶(Ⅱ),然后Ⅱ与系列酰氯进行酰化反应,以70%~90%的收率得到21个紫苏醛基肟酯化合物Ⅲa~u,采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Ⅲa~u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紫苏醛基甲基肟酯(Ⅲa)和紫苏醛基乙基肟酯(Ⅲb)对稗草幼苗株高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97.0%和91.0%,与阳性对照丙炔氟草胺的相对抑制率(97.5%)相当;紫苏醛基对氯苯基肟酯(Ⅲm)和紫苏醛基乙基肟酯(Ⅲb)对油菜胚根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8.4%和79.6%,比丙炔氟草胺的相对抑制率(63.0%)更高。此外,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化合物Ⅲa~u对苹果轮纹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Ⅲb对花生褐斑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有较好的抑菌能力,相对抑菌率分别为85.0%和7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