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于破损套管井的膨胀管密封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黎阳 《石油机械》2007,35(8):56-57
针对套损井经过磨铣整形后需要补贴加固,而采用现有的大通径套管补贴技术对破损套管密封加固后最大内径为106 mm,套管内径依然较小的问题,对膨胀管密封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方法是通过外力推动胀头胀开整根膨胀管,进行整体扩径,使其紧贴在套管壁上,完成对套损井的密封加固。经过膨胀加固后的套管内径可达110 mm,加固密封可靠,加固位置准确,施工安全,膨胀过程只需下1趟管柱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套管修复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照平 《钻采工艺》2012,35(1):108-110
套损井修复是修井工艺中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套管轻微变形井(内通径大于100mm),通过胀管整形、磨铣打通道,可基本修复,但对套变严重井、套管错断井修复成功率较低。文章阐述了中原油田套损井状况、中原油田套损井修复技术状况及套管检测技术在套损井修复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原油田套损井修复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自1972年出现套损以来至2004年底已发现套损井2473口,套损形势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油田的注采失衡,而且对套损井采取增产增注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套损井区剩余油的挖掘潜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套损井治理工作,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在套损井大修方面,研究应用了通径70mm以上套损井整形扩径技术,开展了段铣扩径技术和膨胀管加固技术攻关,不仅提高了套损井大修的修复率,而且提高了修井质量;在套损井利用方面,研究并应用了套损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和细分堵水技术,开展了套损井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为通径100mm以上套损井细分注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了技术保证,充分发挥了套损井在油田高含水后期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沈阳油田油井的套损速度日益加快,而且套损程度严重,套损类型复杂,原有的一些修井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为了维持油田正常生产和挖潜增产,该油田研究开发和应用了小通径套损井打通道技术、套损井液压密封加固技术、深部取换套技术、侧钻斜直井技术等一系列套损井配套修复技术。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的适用条件、工艺原理、技术关键、技术指标及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套损井磨铣打通道防开窗技术。文中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合理钻压,并介绍复合钻具的设计和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水井套管变形、错断的爆炸整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套管损坏井中,变形井和错断井的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是用顿击整形扩径不密封加固技术,但只适用于小井段大通径的情况,对于通径小于95mm的井,整形器则无法通过,因而不能实现密封加固。大庆油田用爆炸整形技术对变形井和错断井进行修复,取得成功。本文就爆炸整形技术进行理论和试验探讨,通过6口井的实践证明,爆炸整形技术能使变形井段和错断口形成足够大的通道,满足密封加固的要求。并能用于错断口通径小达65mm的套损井,扩大了修复范围。而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功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下二门和赵凹两个区块套损井按其损坏的特征和原因可以分为力学漏失套损和剪切变形两种类型.目前针对力学剪切变形套损井主要采取两种预防措施,即提高套管钢级和壁厚,加强固井质量.可采用的修复技术有:机械打通道技术、定向法打通道技术、封加固技术、膨胀管加固技术及套损井侧斜修井技术.在套损井大修的各个环节中,打通道技术是最困难的部分,决定着一口井是否可以修复并继续投入生产,根据套损类型及损坏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方案.力学剪切的套损井井下套损情况复杂多变,应考虑施工可行性和成本因素,通常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综合运用多种修井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油水井套管损坏显著加快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套损井爆炸打通道工艺技术。大通径(Ф90mm以上)套损井通过爆胀整形工艺技术实现套损修复,对小通径及坍塌错断井通过爆炸穿孔工艺技术配合钻铣工艺进行整形。该工艺实现了对变形损坏的套管进行整形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通径在φ110mm以下的φ139.7mm变形套管,采用常规胀管器进行机械整形效率低.通过对常规机械整形及普通磨铣工艺研究,研制了领眼铣锥、活动锥子导引磨鞋、扩径铣锥、保径铣棒等高效磨铣打通道工具,开展了找眼磨铣、扩径磨铣、胀管器整形、保径磨铣等工艺技术研究.成功地对C3-21井变形套管进行了修复,为此类变形套损井打通...  相似文献   

10.
深部取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开发的深部取套施工情况 ,分析了“示踪保鱼 ,内割取套”及“不处理变点 ,直接套铣外割取套”二种深部取套工艺的特点及现场应用效果 ,总结了目前深部取套工艺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套损深度小于 90 0m的错断井、破裂、外漏井的治理 ;适用于套损通径大于 6 0mm ,能够下入示踪管柱防止鱼顶丢失的套损井 ;适用最大井斜角小于 3°,最大井眼曲率小于5° 30m的套损井 ;当油水井套管内被落物卡死 ,磨铣、打捞无效时 ,可以应用深部取套技术 ,取出卡阻段套管 ,下入新套管 ,恢复其正常生产 ;油层部位套损的井 ,套管补接后固井质量较差 ,固井技术还不完善 ,目前不宜进行深部取套施工。对深部取套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几种高难套损井的套损形态及修井工艺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大庆油田套损井修复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年修井1000口以上的生产能力,修复率达到80%,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进一步提高修复率难度很大,主要表现在几种高难套损井修复成功率较低,没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几种高难套损井包括套损通径小于φ70mm的井、落物与断口平齐的井、严重坍塌出砂井、大段弯曲变形井、多点严重损坏的井针对上述几种高难套损井型的修复问题,结合大庆油田在修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工艺,经过现场的试验应用,见到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小套管延迟固井技术修复残坏老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的套损井约占生产井数的1/4,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稳产与发展,因此,发展完善井竞防治技术,降低套损速度,延长油水井使用寿命,事关中原油田的长远利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套管损坏井下入Х101.6mm套管延迟固井技术的施工工艺、选井原则、套管设计、延迟水泥浆体系,并对1997年以来推广应用的36口井投产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LiuHe  RenZhigang 《中国油气》2002,9(2):33-34
The damaged casing is aheadache in the Xingbeiarea of Daqing Oil Field,where a total of 1437casing-damaged wells werefound in the recent years.From 1982 to 1998, therewere 515 casing-damagedwells in Xingbei area thatwere put into repair. Ofthose wells, 238 ones weresuccessfully repaired, 130  相似文献   

14.
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前大庆油田年套损井数达到1000口左右,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而且制约了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根据大庆油田套损特点,套损状况及油田生产实际,开发了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套损数据管理,大修数据管理,井况调查数据管理和报废数据管理四大模块,套损机理研究认为,泥岩蠕变是大庆杏树岗油田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应用油水井大修工艺措施合理优化与组合经济评价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大修工艺措施合理优化与组合;应用套损井综合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套损井计算机网络管理。套损井综合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图2表1参3(王永东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打通道修复套管弯曲井时,由于磨铣工具单一,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打通道效果不佳的问题,改进了磨铣工具,设计了找眼、扩铣、取直3种工艺管柱,形成套管弯曲井机械磨铣打通道技术。该技术首先利用高效领眼铣锥进行找眼和初始磨铣.然后使用多级高效锥面铣锥由小到大逐步扩铣变形段,最后将高效铣锥短节和铣锥组合使用对变形段进行强制取直。现场施工中,通过对施工管柱必要的校核计算,确定合理的操作参数,可以有效减少打通道施工中常见的套管开窗和管柱断裂等事故。胜利油田应用该技术对24口套管弯曲井进行了修复,23口井获得成功,成功率95.8%。机械磨铣打通道技术是修复套管弯曲井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老区套管损坏的油水井数量逐年增加.对于修复的井筒,受限于套管缩径,现有的压裂工具无法下入和起出,严重影响到主力产区的挖潜上产和注采井网完整性.采用结构优化设计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出高性能的小直径扩张式压裂封隔器.室内试验与现场应用表明,该封隔器能通过最小内径102 mm的套管,满足承压70 MPa、耐温...  相似文献   

17.
油田套损井数量居高不下,井筒质量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油气井的高质量开发。鉴于此,通过对存储式电池仓、数据存储与控制短节、电子仪短节、声系短节和扶正器短节的综合研发,研制了超声波套损检测仪器;结合超声波测量原理和超声波柱面成像,开发了超声成像解释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超声波套损检测仪器对射孔孔眼套管和变形套管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套损检测仪器成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超声波套损检测仪器可以对射孔孔眼和变形套管进行检测,仪器声波幅度、声波到时图像和三维柱状图像稳定可靠,提升了套损形态精准检测能力;该仪器可对射孔孔眼的大小、位置和角度等信息进行精准解释,针对外径139.7 mm、内径114.3 mm套管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1.14 mm;该仪器可对变形套管的变形程度和方位信息进行精准解释,通过4种解释结果得到套管最小内径为90.0 mm,挤压变形的方位为105°。研究成果验证了仪器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对仪器的现场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屈春艳 《海洋石油》2007,27(1):97-100
高压注水井经过4年注水后套管疲劳损坏是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史深100断块现场调查分析,找出了高压注水井套管损坏的基本规律,主要受地质因素和钻井因素的影响,套损点主要集中在射孔部位附近的泥岩夹层及射孔井段。重点对以上两个部位高压注水时套管损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进行了现场分析,并匹配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完井时采用C—90钢级、壁厚10.54 mm套管;通过转注、防硼预处理、酸化解堵等措施控制注入压力过高等。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几年的综合防治,史深100断块水井套损率由2000年的10.0%下降到2005年的3.3%。  相似文献   

19.
井壁超声成像测井在套管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民  李会文 《测井技术》1997,21(4):300-302
结合1996年大庆油田生产测井研究所在长庆油田进行套管井检测所取得的15口井的实际资料,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井壁超声成像测井的原理、特点及检测套管损坏类型的解释方法。并对本地区套管井的套管状况给出了初步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