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郭少鹏 《化学世界》2022,(2):123-128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经热解、水热、气化等技术产生的固体物质,是一种绿色修复环境材料,常用于土壤修复、去除重金属及有机物及土壤肥效改良等。从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工艺、生物炭的特征及化学微观结构、生物炭对微生物菌群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生物炭在土壤修复及农业应用的环境效益,为生物炭用于土壤绿色修复提供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吸附固定材料,生物炭在土壤修复中所具有的良好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环境等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总结了生物炭的性质与制备方法,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土壤固定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并从热解温度、生物质选取和改性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中铀和伴生重金属的吸附影响,从配位作用、化学还原、离子交换、静电作用和物理吸附作用阐明了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物质炭存有的基本性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客观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当前在生物质炭钝化土壤重金属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能为我国土壤重金属的进一步合理处理和提高生物质炭钝化效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用化学品种类及数量的增加,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污染程度日益加剧,污染面积也逐年扩大。废弃生物质作为一种宝贵的绿色资源,具有来源广、数量多、可再生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利用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质炭不仅可以修复环境重金属污染,还能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本文从不同原料和制备条件下生物质炭的吸附性能出发,综述了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作用机理,指出了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壤,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日益显现,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出现了生物富集现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因此很有必要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来源,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当前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生物质炭修复技术以及复合修复技术。单一修复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其适用性、修复效果、成本、修复时间等,并须对已修复土壤进行长期监测,因此探索其他经济、高效、环保的修复技术或者复合修复技术将是未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表面覆盖和封装、土壤置换、热固定和玻璃化、固化/稳定化、热解吸法、化学冲洗法、电动法、植物法等常用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并对生物炭法和植物法2种绿色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及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质炭修复研究进行概述,并对生物质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生物质炭修复作为一种低成本且无二次污染的修复技术,在土壤石油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进展,这将是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利用生物质炭降解土壤污染物、治理环境污染将对未来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有许多修复措施,生物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了近年来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炭作用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机理复杂,且施入土壤会对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简述了目前生物炭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相关应用,在如离子交换、表面络合、沉淀作用以及阳离子-π作用等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炭作用于重金属的机理,并介绍了生物炭对于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生物炭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桐溦  高博雅  张鑫  高歌 《清洗世界》2023,(10):119-120+124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农业化肥的施用,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从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入手,分析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机制,阐述了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指出了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存在的风险,展望了生物炭在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巨大潜力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宋少花  徐金兰  宋晓乔  于媛 《化工进展》2022,41(12):6586-6605
介绍了磁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及所需的原料,尤其是在污染水体中的应用。阐述了磁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渍-热解法、液相还原法、共沉淀法和物理混合法,并指出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磁性生物质炭吸附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发现磁性生物质炭的热解温度及投加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中其他竞争离子等对污染物吸附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其吸附机理比较复杂,关键的吸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共沉淀、表面络合等。详细总结磁性生物质炭在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磁性生物质炭已广泛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无机阴离子、抗生素、农药、有机染料及核污染物。此外,还对磁性生物质炭的再生和回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过程复杂、危害突出和修复困难等特点,修复刻不容缓。电动力学辅助植物修复(EKAPR)致力于弥补电动力学和植物修复各自劣势,协同发挥二者优势,解决电动力学无法彻底清除土壤重金属和植物修复缓慢、作用范围有限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层总结,归纳了电动力学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的研究现状、影响类型与作用特征、相互作用关系及强化修复机制等。综述表明,EKAPR体系电动力学和植物相互作用,存在有利或不利于重金属清除的影响,在克服自身的局限方面两者也存在很多协同效应;EKAPR过程主要受电场类型、电场布置与强度、pH演变、添加剂等的控制。电动力学通过改善重金属的空间及形态分布,促进养分吸收及刺激根际分泌等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重金属植物吸收富集及污染土壤修复效果。EKAPR被认为是新颖、绿色、可持续的原位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在实现污染场地修复方面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分析表明,现有研究工作开展较少,若干技术问题和应用挑战仍然存在。加大关键变量影响特征分析及调控、电动力学辅助下植物营养与重金属分布变化机制、累积特征及强化机制研究是克服难点及推动EKAPR技术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铜镉污染土壤问题,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电动修复土壤效果的影响。采用不锈钢、石墨板、钛板、钛网四种不同电极对土壤进行修复。结果显示,石墨板电极对2种重金属的总去除率较好,Cu为40.34%,Cd为95.21%,且C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Cu。另外,不同电极材料对修复过程中电流和处理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不大,其中石墨板电极电流稳定时的值为42mA,高于其他三种电极。  相似文献   

13.
何启贤 《广州化工》2012,40(22):44-46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进行修复,这些修复技术分别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其中近年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技术因成本低廉、操作安全而等倍受关注。介绍了当前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综述了不同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石油污染土壤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综述了畜禽粪便、园林废弃物、小麦秸秆等生物质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方面的作用。对生物质的利用主要包括三种:直接施加到土壤上、和被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堆肥以及经高温裂解得到生物炭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改善和修复。不过,这些方法都还只局限于实验室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  相似文献   

15.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金属污染导致食用林产品、农产品中重金属高富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生物炭作为简单易得,来源广泛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改性剂的选择与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介绍了改性生物炭的表征手段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在生物炭改性过程中的作用及分析方法。客观分析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式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机制及效果,并讨论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常见的吸附机理以及表面吸附、静电作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的特征和条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具有显著效果,且经过酸碱、氧化还原、吸附剂复合等方式改性后吸附性能更加高效和稳定。生物炭改性是为了提高生物炭的安全性、高效性、重复使用性和环境友好性,同时加强生物炭的重金属修复性能。因此,功能型生物炭的研制及拓展改性生物炭的应用是生物炭改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lead‐, zinc‐ and cadmium‐contaminated sand and clayey soi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scale conditions. Soil extracts of heavy metals (by 1 M HCl solution) were analysed by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chemical remediation was partially dependent on the pH of the soil media. With pH increase, the migr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toward the cathode was limited. When acetic acid was added to the sandy soil, almost complete remediation was achieved. A clay layer inserted in the cathode area did enhance the remediation rate. The most effective clean‐up was achieved for zinc and cadmium, with less effective clean‐up being achieved for lea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clayey soil was low. The appropriate acidity was not achieved using acetic acid because of the high buffering capacity of clay, and metal ion migration was impeded by its sorption onto some clay components. The conclusion was made that clays could be used as immobilizing media for heavy metal ions by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various soils. © 200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石油及重金属等原材料的广泛开采与使用,使石油、重金属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日益加重,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生物法在污染物治理方面由于其成本效益良好以及环境友好性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的方法。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和石油的污染类型、复合污染现状、降解石油和修复处理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机理,重点说明添加微生物及添加营养物质在重金属-石油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重要性,并预测了未来在处理土壤污染方向的主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体系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研究经济高效的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成为焦点。淋洗技术因其能够高效、彻底地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等优点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土壤淋洗技术的概况作了简述,对目前淋洗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对影响淋洗技术的因素和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列举了国外经典的化学淋洗修复工程的案例,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il washing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is limited by the toxicity and unwieldiness of the remaining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ludge. In this work,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with heterotrophic leaching for decontamination of the sludge was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11 organic acids to extract Pb from the fine frac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grains < 63 µm) was investigate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cids as enhancing reagents during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EDR) of Pb‐contaminated soil fines in suspension was tested. Five of the acids showed the ability to extract Pb from the soil fines in excess of the effect caused solely by pH changes. Addition of the acids, however, severely impeded EDR, hence promotion of EDR by combination with heterotrophic leaching was rejected.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EDR with nitric acid gave promising results.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土壤污染是国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对贵冶周边区域土壤监测分析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评述的基础上,切实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该项目区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