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 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 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62%.其主要成分是以萜类为主,其中以左旋薰衣草醇(17.781%)和吉马烯D(11.963%)含量最多.[结论]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成分种类较丰富的是广东白苞蒿,其共有成分中仅有β-金合欢烯、橙花菽醇、匙叶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和姜烯,且石竹烯氧化物和匙叶桉油烯醇在2个不同地区白苞蒿样品中含量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河菜脂溶性化学成分,为高河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脂溶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8种组分,占总成分含量的80.80%,其中植醇(26.49%)、乙基胆甾醇(10.65%)、2-甘油-亚麻酸脂(7.84%)和亚麻酸甲酯(7.16%)含量较高.[结论]高河菜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萜类、脂肪酸酯、甾醇和烷烃类化合物,为高河菜的科学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汉防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将汉防已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鏊定,并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87%,主要成分为:2,2-二羟基-苯并呋喃(3.96%)、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0.01%)、环己酮(13.07%)和2-甲氧基-4-乙基-苯酚(19.58%).[结论]该研究为汉防已叶挥发油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厚壳桂叶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合理利用云南厚壳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GC-MS分析云南厚壳桂叶脂溶性成分.[结果]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47%.主要成分为δ-杜松烯(20.55%)、β-古芸烯(16.66%)、匙叶桉油烯醇(8.09%)、α-可巴烯(3.16%)、1,2,3,4,6,8α-六氢-1-异丙基-4,7-二甲基萘(2.36%)和杜松-1,3,5-三烯(2.33%)等.[结论] 云南厚壳桂叶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芳香族和烷烃类物质,该研究为合理利用云南厚壳桂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成分,为小叶水蜡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中共鉴定了2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壬醛(14.24%)、正二十烷(10.21%)、芳樟醇(9.26%)、壬烷(8.46%)、二十二烷(8.06%)、丁香酚(6.74%)、苯乙醇(5.39%)和顺-9-二十三烯(5.25%)等.[结论]试验分析的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与文献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提取方法、色谱柱的选择以及植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受到的一些生物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透骨香根挥发油化学成分,为透骨香根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透骨香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7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3种成分为水杨酸甲酯(89.815%)、甲基环戊烷(6.528%)、环己烷(2.693%). [结论]透骨香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这为透骨香根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普洱茶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从普洱荼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其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顺式芳樟醇、植醇、十四烷、1,2.3-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己醛、二十一烷和苯甲醛,以上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1.43%.[结论]普洱茶挥发油中主要含醇类、酸类、醛类、烃类、酯类、杂氧类、芳香族、杂环类等7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海拔高度对长白山地区人参挥发油含量及其成分变化的影响及规律.[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人参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采取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油中单体成分进行鉴定及含量测定.[结果]生长于不同海拔的4年生人参中挥发油的含量及其成分有显著差别.[结论]海拔高度对于人参挥发油的含量及其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人参挥发油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