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获取了反式-5-甲基-2-庚烯-4-酮(5M2H4O)分别在甲醇、乙腈以及环己烷三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探讨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A-带共振拉曼光谱Franck-Condon(FC)区域的短时动力学。在B3LYP/6-31+G(p)计算水平下得到了5M2H4O的电子跃迁、几何结构及振动频率。结果表明最强吸收带(A-带220nm)的跃迁主体归属为πH-1→πL*。结合理论计算及傅里叶拉曼和傅里叶红外实验对共振拉曼光谱的7个基频振动模进行了指认。C=C伸缩振动(ν16)和C=O伸缩振动(ν15)对共振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这表明该激发态的结构动力学主要沿着C=C伸缩(ν16)和C=O伸缩振动(ν15)反应坐标进行。  相似文献   

2.
碱金属离子对二元锗酸盐玻璃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密度测试分析了不同的碱金属氧化物对二元碱金属锗酸盐玻璃红外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Li+,Na+,K+对xR2O-(1-x)GeO2(R=Li、Na、K)玻璃的红外光谱的影响规律相同:高频区吸收峰700~900 cm-1随R+含量的增加逐渐向低频移动,低频区吸收峰500~700 cm-1逐渐向高频移动,但是当R+含量足够大时转而向低频移动;Rb+,Cs+对xR2O-(1-x)GeO2(R=Rb、Cs)玻璃红外光谱的影响相同:高频区吸收峰700~900 cm-1随R+含量的增加向低频移动,低频区吸收峰500~700 cm-1以锗反常点附近为中心先升高后降低。2)从xR2O-(1-x)GeO2(R=Li、Na、K)玻璃拉曼光谱可以看出,当R2O的量分别达到其对应的锗反常点时,网络结构中仍然存在[GeO4]六元环。而在xR2O-(1-x)GeO2(R=Rb、Cs)玻璃拉曼光谱中,在锗反常点时,435 cm-1散射峰完全消失,表明网络结构中已不存在[GeO4]六元环。继续增加R2O的量,Ge—O—Ge键的弯曲振动开始显示拉曼活性。3)xR2O-(1-x)GeO2(R=Li、Na、K)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获得了2-吡嗪腈(2-CP)在气相中的电子吸收光谱,通过实验获得了2-CP在水、甲醇、乙腈和环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发现A-带和B-带的电子跃迁主体为π→π*。A-带共振拉曼光谱指认为6个基频的振动模式及其泛频和组合频,其中υ16(N1/N4面内弯曲振动),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υ10(C2C7伸缩振动+C3H9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对拉曼光谱强度的贡献最大。在B-带,2-CP的结构反应动力学主要沿着υ5(C2C3/C5C6对称伸缩振动)和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反应坐标展开。A-带与B-带的主要贡献振动模的强度不同,结果表明,A-带与B-带的激发态反应动力学的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Er3+掺杂重金属氧氟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上转换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了重金属氧氟锗酸盐玻璃中Er3+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表明通过975 nm的激光二极管激发,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强烈的绿光(529 nm和551 nm)和红光(657 nm)发射,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并且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氟离子在玻璃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获取1-苯基-1,2-丙二酮(PPD)在环己烷和乙腈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结合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TD/6-311++G(d,p)计算,指认出A吸收带的跃迁主体为π→π*的跃迁。获取PPD A-带共5个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A吸收带的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其共振拉曼光谱被指认为Franck-Condon区域5个活性振动模的基频、倍频和组合频,其中C1O2的伸缩振动、C6C5C10/C7C8C9伸缩振动和环上CH的面内摇摆(v10、v11)对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表明PPD的S4激发态在Franck-Condon区域内的结构动力学主要沿这三个反应坐标展开。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丙纶分子结构研究.研究发现:丙纶分子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asCH2-丙纶、νsCH3-丙纶、δasCH3-丙纶、δsCH3-丙纶和ρCH2-丙纶.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丙纶分子的热稳定性研究.研究发现:第1频率区间,丙纶分子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2924 cm...  相似文献   

7.
获得二苯甲酮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吸收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共振拉曼光谱研究了二苯甲酮(BP)A-带的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获得A-带电子跃迁类型是S0-S4,跃迁主体为π广→π* A带共振拉曼光谱指认为5个振动模式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其中vs(C=O伸缩振动)、v7(环的伸缩振动)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对拉曼光谱强度的贡献最大,表明BP的Sπ*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沿C=O伸缩振动、环的伸缩振动等反应坐标展开.考察了溶剂效应对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C=O伸缩振动发生了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8.
获取了反式-5-甲基-2-庚烯-4-酮(5M2H4O)分别在甲醇、乙腈以及环己烷三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探讨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A-带共振拉曼光谱Franck-Condon(FC)区域的短时动力学。在B3LYP/6-31+G(p)计算水平下得到了5M2H4O的电子跃迁、几何结构及振动频率。结果表明最强吸收带(A-带220nm)的跃迁主体归属为πH-1→πL*。结合理论计算及傅里叶拉曼和傅里叶红外实验对共振拉曼光谱的7个基频振动模进行了指认。C=C伸缩振动(ν16)和C=O伸缩振动(ν15)对共振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这表明该激发态的结构动力学主要沿着C=C伸缩(ν16)和C=O伸缩振动(ν15)反应坐标进行。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磷灰石红外和拉曼光谱的研究现状。根据因子群和位置群分析,磷灰石中的磷氧四面体,通道羟基,以及外晶格的红外和拉曼活性振动模式数分别为9,15;3,4;和8,14个。理论预测的模式在实测的谱图中得到证实。磷氧四面体的振动特征强烈地受到四面体畸变的影响,随着畸变加大,谱带加宽并向低频区规律性位移。而四面体位置上的畸变也使因子群和位置群分裂值明显增加。结构通道中,随着羟基被氟的替换,羟基的伸缩与摆动模式频率分别向低频与高频区位移,可据此对结构羟基含量进行间接测定。外晶格的拉曼振动频率一般在400cm^-1以下,它们可以提供钙位离子的替换信息。常见的四面体替换离子如CO3^2-,SiO4^4-,和SO4^2-等的振动光谱特征则表明,这些离子往往同时进入结构,对磷酸根离子进行耦合替换;根据红外吸收特点,可以确定碳酸根离子的结构占位,振动光谱不但是对磷灰石进行物相鉴定的一种技术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晶体化学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获得了2-吡嗪腈(2-CP)在气相中的电子吸收光谱,通过实验获得了2-CP在水、甲醇、乙腈和环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发现A-带和B-带的电子跃迁主体为π→π^*。A-带共振拉曼光谱指认为6个基频的振动模式及其泛频和组合频,其中υ16(N1/N4面内弯曲振动),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υ10(C2C7伸缩振动+C3H9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对拉曼光谱强度的贡献最大。在B-带,2-CP的结构反应动力学主要沿着υ5(C2C3/C5C6对称伸缩振动)和υ14(吡嗪环呼吸振动)反应坐标展开。A-带与B-带的主要贡献振动模的强度不同,结果表明,A-带与B-带的激发态反应动力学的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获取1-苯基-1,2-丙二酮(PPD)在环己烷和乙腈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结合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TD/6-311++G(d,p)计算,指认出A吸收带的跃迁主体为π→π^*的跃迁。获取PPD A-带共5个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A吸收带的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其共振拉曼光谱被指认为Franck-Condon区域5个活性振动模的基频、倍频和组合频,其中C1O2的伸缩振动、C6C5C10/C7C8C9伸缩振动和环上CH的面内摇摆(v10、v11)对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表明PPD的S4激发态在Franck-Condon区域内的结构动力学主要沿这三个反应坐标展开。  相似文献   

12.
1,2-二氯苯(1,2-dichlorobenzene)是一种有毒无色有芳香气味有刺激性易挥发的液体,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中容许含量为一级:0.4mg/L,二级:0.6mg/L,三级:1.0mg/L。首先给出了1,2-二氯苯分子的空间结构图,并用Hartree-Fock近似方法 (HF)对其进行了空间结构优化;然后分别用HF/3-21G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6-31G基组计算了该分子的振动特性,给出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图,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还给出了1,2-二氯苯分子的各个键长、键角等空间结构参数,并对1,2-二氯苯分子在500cm-1-4200cm-1区间的振动谱做了指认。上述工作提供了1,2-二氯苯分子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基础数据,可应用于基于光谱技术的其在污水中含量的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区分食用油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三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两种方法分析并且比较了这三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振动光谱。结合532 nm和785 nm两种光谱仪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数据,这三种不饱和脂肪酸位于1 660 cm-1和1 440 cm-1两处振动模式相对强度的比值随三种不饱和脂肪酸中C=C双键个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提供了一种快速区分不同类型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将对食用油品质的快速检测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硫醇作为偶联分子,可以与纳米棒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表面修饰的作用。本文以乙硫醇(ethanethiol)为例,首先利用Hartree-Fock(HF)方法,对乙硫醇分子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然后分别用MP2/6-31G和密度泛函理论(DFT)两种算法计算了它的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给出光谱强度图;对比了两种算法的拉曼光谱图和其实验光谱图,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给了乙硫醇分子中的各原子间键长,键角等空间结构参数;并对乙硫醇分子在250~3500cm-1区间的振动谱做了指认。上述工作将有助乙硫醇作为金纳米棒(GNRs)的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磷灰石振动光谱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磷灰石红外和拉曼光谱的研究现状.根据因子群和位置群分析, 磷灰石中的磷氧四面体, 通道羟基,以及外晶格的红外和拉曼活性振动模式数分别为9,15;3,4; 和8,14个.理论预测的模式在实测的谱图中得到证实.磷氧四面体的振动特征强烈地受到四面体畸变的影响,随着畸变加大, 谱带加宽并向低频区规律性位移. 而四面体位置上的畸变也使因子群和位置群分裂值明显增加.结构通道中,随着羟基被氟的替换, 羟基的伸缩与摆动模式频率分别向低频与高频区位移,可据此对结构羟基含量进行间接测定.外晶格的拉曼振动频率一般在400 cm-1以下, 它们可以提供钙位离子的替换信息.常见的四面体替换离子如CO32-, SiO44-, 和 SO42-等的振动光谱特征则表明, 这些离子往往同时进入结构,对磷酸根离子进行耦合替换. 根据红外吸收特点, 可以确定碳酸根离子的结构占位.振动光谱不但是对磷灰石进行物相鉴定的一种技术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晶体化学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供磷酸奥司他韦药品拉曼检测参考需求,对磷酸奥司他韦的拉曼散射光谱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检测了磷酸奥司他韦标准化学对照品200~4000cm-1的自然拉曼光谱,通过构建磷酸奥司他韦分子空间结构,利用密度泛函(m06-2x/6-31++g**)方法优化结构计算获得的理论拉曼光谱。分析指认了200~3800cm-1区间特征频率的振动谱,为拉曼光谱技术在药品鉴定领域提供参考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蝎型聚吡唑硼酸盐碱金属配合物K(H2O)[B(pz)4(]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RD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Ray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所得晶体学参数为:a=1.506 6(3)nmb,=0.867 13(17)nmc,=2.419 2(5)nm,β=105.77(3)°,V=3.041 6(10)nm3,Z=8,Dcalc=1.473 g.cm-1,μ=3.66 cm-1,F(000)=1 400,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 2/c.配合物分子间经由C—H…O氢键连接无限延伸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