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材料保护》2005,38(9):85-85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的应用类技术期刊,为《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0年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国际EI、CA、SA和PЖ所收录。  相似文献   

2.
《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21(6):I0008-I0008
成就《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这座宏伟的知识大厦,是一项历时5年的浩大工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组织了这项工程,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等全国知名学术组织参加了大典的编写组织工作,师昌绪等十几位院士受聘做大典编委会顾问,保证了大典成为一部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正>胡壮麒,1929年8月生于上海,1952年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材料工程》编委会特邀委员,《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顾问,《机械工程材料》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和《自然科学进展》编委,东北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学校兼职教授。历任金属所学委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由39位院士和1200余位专家教授构筑的鸿篇巨著《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已编撰完成,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不久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大典编委会主任路甬祥院士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防科工委、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出版局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首发式。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学报》2006,23(5):95-95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关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和测试、成形和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共26卷,近7000万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组织编写,1200多名专家学,包括39名两院院士、百余名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参加了编写和审稿工作。是我国迄今为止篇幅最大、涵盖内容最为新颖、全面、丰富和权威的材料工程工具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月1月成批出版,2006年3月全套出齐。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学报》2006,23(6):63-63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关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和测试、成形和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共26卷,近7000万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组织编写,1200多名专家学,包括39名两院院士、百余名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参加了编写和审稿工作。是我国迄今为止篇幅最大、涵盖内容最为新颖、全面、丰富和权威的材料工程工具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月1月成批出版,2006年3月全套出齐。  相似文献   

7.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关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和测试、成形和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的大型工具书。本书共26卷,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组织编写,是我国涵盖内容最为新颖、全面、丰富和权威的材料工程工具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科学》首届编委会 2 0 0 0年编委会会议于 3月 2 4日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科学》编委会主任宋健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编委会常务副主任侯云德院士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编委会副主任兼《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社长常平 ,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科学》主编汪旭光院士 ,以及部分在京和京外的编委会副主任和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侯云德副院长主持。常平社长、汪旭光主编分别报告了杂志社和编辑部 1999年度的工作及今年的任务安排。与会编委对杂志社、编辑部的工作及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进行了讨论。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材料导报》2006,20(7):152-152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其他5个全国性学会组织,1200多名专家学者,包括39名两院院士、百余名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历时5年共同铸成。是我国出版规模最大的原创性材料工程大典,是关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和测试、成形和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的大型工具书,将成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材料保护》2006,39(5):12-12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关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和测试、成形和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的大型工具书。共26卷,近7000万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组织编写,1200多名专家学,包括39名两院院士、百余名学科学术带头人参加了编写和审稿工作。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月1月成批出版,2006年3月全套出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科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暨中国工程院英文版院刊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 ,于 2 0 0 3年 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和副院长刘德培院士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汪旭光院士报告了杂志社 4年来的主要工作 ;与会编委对进一步办好刊物进行了讨论。会议由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德培副院长主持 ,编委会主任徐匡迪院长对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工程科学》及英文版院刊发表了言简意赅的讲话。徐院长讲 ,《中国工程科学》是中国工程院院刊 ,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之一 ,作为编委我们感到光荣 ,…  相似文献   

12.
《工业工程》2008,11(3):52
经广东工业大学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确认,《工业工程》正式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刊。这是我国工业工程界一大喜事,值得热烈祝贺。《工业工程》成为学会会刊,解决了学会一直没有会刊的问题。《工业工程》成为全国性工业工程学会会刊,将使它在我国工业工程界期刊中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刊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工业工程》2007,10(3):66-66
为了推进“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扩大工业工程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探索产学研结合,促进工业工程人才建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定于2007年7月27-3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工业工程应用与推广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具体工作由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承办,兰州理工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14.
《工业工程》2005,8(5):107-107
2005年4月23~25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东北大学承办,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联办,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技术管理与创新国际杂志》协办的第11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在东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5.
《无机材料学报》2014,(10):1121
<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第四届编委会的指导下,《无机材料学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术和出版质量不断提升,荣获了"中国百强科技期刊"等称号。为了适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响应中科院的"四个率先"工程,也为了保持编委会的旺盛活力,充分发挥实际作用,《无机材料学报》编委会近期将开展换届工作。届时我们将邀请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关心和支持学报工作,并且自始至终地热心为学报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优秀专家担任学报的编委。  相似文献   

16.
《材料研究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创刊于1987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材料研允学会主办,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承办的中文综合类学术期刊。《材料研究学报》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材料科学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国内外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承办的第十四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EM’2007)暨东亚IE第二次论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次IE年会将于200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滨海新区管理创新——走向国际的中国工业工程”。会议的宗旨是努力贴近中国经济建设,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探讨管理科学创新,促进学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工业工程》2007,10(1):38-38
第十四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EM2007)暨东亚IE第二次论坛将于200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支持单位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协、天津市滨海新区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工业工程》2008,11(1):43-43,71
第十四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EM200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第十次年会、暨东亚IE第二次论坛、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创新论坛于2007年10月20~22日,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大会筹委会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以及相关领导和工业工程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组成,为大会的圆满召开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机械设计分会原理事长、《工程设计学报》编委姚福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11日凌晨1点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