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在铁合金粉末中加入5%质量分数的镍合金粉末来制备铁镍合金粉末。使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以Q345为基体的低合金钢表面制备铁/镍混合基喷焊层。通过设计正交实验,使用金相显微镜,物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来研究铁/镍混合基喷焊层的物相以及微观组织,判断其基体和喷焊层的结合性是否良好以及对基体,融合线,喷焊层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在判断喷焊层显微硬度时,使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对试样的喷焊层,融合线以及基体进行测试,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软件对试样的金相图进行晶粒分析,通过对试样的硬度,成型系数,焊缝宏观样貌,裂纹等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出具有高性能的铁/镍混合基Q345复合板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Q235钢表面制备Ni60A合金喷焊层,对喷焊层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喷焊层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喷焊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喷焊层呈枝状晶组织,硬度达到HV617,耐磨损性能为基体的3~4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艺试验、耐磨试验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研究了火焰喷焊件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喷焊层中起耐磨作用的主要是弥散分布在整个喷焊层内的硬质相。喷焊合金的耐磨性与硬质相的硬度成正比。建议对喷焊合金标注基体硬度和主要硬质相硬度两个硬度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H13模具钢表面制备NiCrBSi+20%WC/Co喷焊层。研究表明,基体与喷焊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面,与传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类似,喷焊层中出现垂直于界面结合方向的柱状晶,这种组织形态在等离子喷涂涂层中从未观察到,说明喷焊层NiCrBSi+20%WC/Co与H13钢基体之间的结合为冶金结合。XRD分析表明,喷焊层中的主要相为γ-(Fe,Ni),Cr7BC4,Ni4B3,Cr7C3和Co7W6,并且由于这些相的存在,使得表面喷焊层比H13钢基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喷焊Stellite6钴基合金粉末,制备钴基合金喷焊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喷焊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喷焊层的显微硬度,通过环—块磨损试验评估喷焊层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喷焊层组织均匀细小,主要由γ-Co固溶体和(Cr,Fe)7C3相组成;喷焊层的显微硬度在370~420HV1之间;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喷焊层失重为基体失重的21.2%,喷焊层的耐滑动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碳化钨喷焊层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研究了碳化钨与粘结金属的配合比例、碳化物颗粒的粒度、粘结金属的组织成分及其硬度等因素对喷焊层耐磨性的影响,并初步得出某些因素对喷焊层耐磨性的影响规律。还对碳化钨喷焊层在静载与动载磨粒磨损条件下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与分析,并对磨粒磨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正确地选用碳化钨喷焊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轴流式水轮机叶片的空间几何形状要求高和大面积喷焊受热极易产生变形等问题,采用由外向内、由薄到厚、由点到面、对称喷焊工艺和叶片刚性网架固定等技术措施,得到了表面平整、内在质量优良的涂层,叶片喷焊后经组合样板检测变形量很小,无需进行修理即可组装运行,并获得了优良的耐空蚀和泥砂磨损的性能,延长了水轮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氧乙炔火焰喷焊技术对某化工厂一种专用柱塞进行修复强化,喷焊层材料为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并进行了工艺试验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喷焊层的硬度明显提高;该修复强化工艺可满足柱塞的技术使用要求,该工艺质量高、成本低,对柱塞表面修复强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造纸亚铵连蒸设备螺旋轴表面喷焊一层耐磨涂层,可使螺旋轴寿命提高10倍以上。本文研究了这种耐磨涂层的组成、喷焊工艺及其耐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雾化方法制备了Fe55自熔合金粉末,并通过在粉末中加入不同稀土量用氧乙炔火焰喷焊的方法在45钢板基材表面制备合金涂层,研究了稀土氧化铈对Fe55自熔合金喷焊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平行闸板阀阀座35CrMo等离子喷焊Ni60A合金粉末试样的组织与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弧喷焊层冶金结合较好,焊层组织致密、稀释率低;喷焊层是由各种化合物硬质相和基体组成,形成的合金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析舰船常用防护涂层的失效机制,制备了涂有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Q235钢板涂层试样,在盐雾下腐蚀1400h,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和基体金属表面的微观形貌、界面结构变化,表面缺陷,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盐雾腐蚀试验后,Q235钢表面涂层厚度增加,试样表面预制划痕处出现腐蚀,腐蚀产物呈片状,微观结构疏松,但涂层与基体在腐蚀后附着良好,涂层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中间层和面层的防渗透性能保持在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3.
A new kind of DP steel with about 40% martensite in matrix was developed from cold rolled Q345steel by continuous annealing simulation.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  相似文献   

14.
对广义增广Lü四翼超混沌系统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控制同步方法实现该超混沌系统的自同步,理论分析所设计的非线性同步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该超混沌系统及其非线性控制同步进行FPGA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硬件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提出一种基于该超混沌系统非线性同步的混沌掩盖保密视频通信方案,并对该保密通讯方案进行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硬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保密通信方案有效、可行,并具有良好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超低碳型多用焊接材料,该焊接材料所获得的焊缝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基 体,通过在合金系统中加入Ni、Cu等合金元素,保证了焊缝金属与铸铁、高碳钢等材料的可焊 接性.这种焊接材料不但可以用于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件的补焊和连接,也可用于焊接中碳钢、 中合金钢和部分高碳钢.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S690Q高强钢对接节点的焊后性能.利用手工电弧焊焊接了3个厚度为8 mm的S690Q高强钢对接节点,焊接过程中对3个节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焊接热量.在微观层面上,用微观结构测试和微观硬度测试研究焊接对于节点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拉伸试验研究焊接对于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S690Q高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埋弧焊方法对板厚为106 mm的13MnNiMo54/20MnMo进行了异种金属多层多道焊,在检验合格的焊件上截取并制备试样。通过对焊接接头金属进行组织观察、高温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中间层焊缝金属组织以细小的块状铁素体为主,表层焊缝金属组织主要为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20MnMo侧HAZ粗晶区是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表层焊接接头金属硬度高于中间层接头金属的硬度,20MnMo侧HAZ粗晶区金属的硬度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双相钢Q345多用于建筑或机械结构的承力构件,循环载荷的长期作用使得构件在低于其静强度的载荷条件下发生疲劳断裂,经济可靠的强度设计需要对材料的疲劳失效进行研究。作者利用电磁谐振高频疲劳试验机,在载荷频率140 Hz、应力比为-1条件下,得到不同失效概率时材料高周疲劳(104周次< 疲劳寿命< 107周次)应力-寿命(S-N)曲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受到循环载荷作用后的显微结构的变化和疲劳失效后试样的断面微观形貌,研究材料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同时,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Q345试样表面的温度场随循环载荷作用周次的变化,研究材料在高频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固有耗散能。双相钢Q345在高频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失效主要是由于铁素体-珠光体双相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微观强度差异使得微观裂纹首先萌生于相对薄弱的铁素体晶粒,且随循环载荷周次的增加而裂纹逐渐扩展。珠光体晶粒对疲劳裂纹的扩展起阻碍作用,使得疲劳裂纹沿铁素体或铁素体与珠光体之间的晶界向前扩展。当载荷幅值低于其高周疲劳极限时,试样表面温升不明显;有限寿命的载荷条件下,试样表面温度场的变化受到材料微观变形的影响,基于试样表面温度场的变化,能快速确定材料的高周疲劳强度极限。高频循环载荷作用下,单位体积材料的固有耗散能与载荷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在热力学框架内建立了材料的固有耗散能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珠光体基球铁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的观察,深入探讨了珠光体在球铁拉伸断裂过程中的变形与破坏行为。研究认为,珠光体基球铁拉伸断裂规律为;石墨球和基体脱离,基体塑变,裂纹萌生,裂纹扩展,解理破坏;断裂方式为正断裂穿晶断裂。其韧脆性取决于珠光体的形态与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