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瓦斯是制约贵州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煤矿企业瓦斯防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对煤矿企业进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是有效促进企业提高瓦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及贵州省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重点论述煤矿企业在实际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探讨采用的评估手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有利于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事故调查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安全行为能力的不足则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根源因素,对煤矿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预防人因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将煤矿企业职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力的概念,对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能力进行了定义,并提出煤矿企业人因事故模型;通过分析职工安全行为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煤矿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煤矿企业有效评价人的安全性,预防人因事故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本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留安  李武 《煤炭学报》2006,31(3):320-323
针对目前普遍将煤矿事故频发归因于管理问题的倾向,采用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管理、技术和装备等因素对煤矿安全的影响,得出煤矿事故的发生与安全管理有关,但诸如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等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技术和装备水平,而非管理;对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不够、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低是导致煤矿恶性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并研究了技术、装备和人“三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爽  李丁炜  犹梦洁 《煤矿安全》2020,51(5):244-248
为了实时全面掌握煤矿整体的安全状态,将安全态势感知概念引入煤矿安全领域,构建集智能感知、安全态势评估与风险智能预警一体化的煤矿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对监测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采集和处理;对全国煤矿事故记录进行分析提取煤矿风险影响因子,并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提取事故致因链,建立安全态势多级预测指标体系;通过贝叶斯网络、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结合应用,构建煤矿风险变化趋势多级预测模型;最终通过可视化图表将煤矿整体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展示给使用者。该系统提供了煤矿整体安全状况的直观、有效的预测结果,为煤矿安全态势的感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齐琪  张金锁 《煤矿安全》2014,(6):226-229
我国煤矿采掘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设计一套用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首先对我国煤矿企业事故的主要致因要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事故致因要素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以事故致因为视角,构建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能用于日常煤矿应急管理水平的评估,还能指导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3,(11):223-226
运用经济学原理,通过比较煤矿企业开展安全投入活动时的经济效益与未开展安全投入活动时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大小,识别出导致其安全投入不足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因素主要包括: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处罚力度;煤矿企业因事故而做出的赔偿金额;安监部门发现违法行为的概率大小3个方面。最后,针对上述3个因素提出了激励煤矿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我国煤矿近几年来的安全现状,应急救援不力是我国煤矿事故后果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我国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特点,阐述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的内涵,其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4个阶段。最后构建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应急救援任务、危险源监测、日常建设工作、培训与演练、通讯与报警系统、救援行动支持和恢复阶段等7个一级指标来评估全矿应急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煤矿多发生重大煤矿透水事故,因此研究了基于ISM和AHP的煤矿透水事故影响因素,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自然因素、物的因素4个层面建立煤矿透水事故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3级多层递阶ISM模型,在其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各因素之间的权重。结果表明:透水事故发生的表层影响因素表现在人的因素和自然因素;内部管理、监督体系、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完善内部管理、加强监督体系、同时进行精准且正确的地质探测,有助于防治煤矿透水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煤矿的安全行为水平,在分析组织行为的特征要素及个体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构建煤矿安全行为评估指标体系。应用集对分析理论提出安全行为综合评估方法,根据成熟度模型设定评估等级标准,用置信度准则来判定综合评估等级。在煤矿中进行实证应用的结果表明,评估得到煤矿安全行为综合水平处于规范级,与煤矿的自我评估和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等实际情况相符合。因此,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全行为评估方法能够帮助煤矿了解自身安全管理状况,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或避免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降低煤炭生产风险,判断企业的安全程度,通过对煤矿安全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以及事故及职业危害情况五个方面构建了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指标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实际,提出围绕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重点、创新煤矿安全监察方法、强化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等八项工作措施。该工作措施将推动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若文  乜力 《煤矿安全》2002,33(2):30-32
文章介绍了平煤集团公司在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中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和科研开发 ,使安全监测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效益进一步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3.
李金河 《煤矿安全》2004,35(9):50-52
文章介绍了在煤矿安全监察过程中,与内外大环境、煤矿企业、自我等各方面的抗争,及其为顺利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所采取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水平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中监察分局(以下简称分局)负责对宜春、新余、抚州三市内各类煤矿行使国家安全监察职能.辖区区域面积约4万 km2,有11个产煤县(市、区)、34个产煤乡(镇),有各类煤矿218处,年生产能力约1180万t.总特点是矿井生产能力小、乡镇煤矿数量多、自然灾害威胁大、煤层赋存条件差,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处,高瓦斯矿井95处,水患严重矿井36处(其中既是高瓦斯又是水患矿井20处),105处矿井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  相似文献   

15.
温洪志  牛连顺 《煤矿安全》2011,42(2):150-152
工程监理在煤矿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委托监理合同,对大型矿井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进行了探索,运用监理程序化、制度化的工作,有效地落实了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了各类安全隐患,促进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阐述了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手段,探讨了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的管理模式,为大型矿井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闫立伟 《煤炭技术》2012,31(12):117-119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越来越复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井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炭》2000,2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96号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已经2000年11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 2000年11月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制度。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  相似文献   

18.
信丰县目前有15个煤矿,16对矿井(其中有1个矿已进入关闭程序),除3个原国有转制矿(高桥矿生产能力12万t/a,合成矿两套系统11万t/a,金兴矿6万t/a)外,其余矿井生产能力均为4万t/a。构造复杂、资源赋存不  相似文献   

19.
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安监处在安全文化宣传、"四室两办"新型体系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进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宇  罗钊 《建井技术》2005,26(6):16-17
阐述了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安全应负的责任,重点叙述了施工现场监理安全管理措施,强调了现阶段监理企业有效介入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