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此概述了理解和塑造人物角色的一些理论知识,并以毕业作品<萨勒姆的女巫>为例,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表演艺术中的一些技巧理论.通过对剧本的文本分析、初读剧本的意义、感受剧作和作者的特定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基调、体验与交流、与观众的交流等方面进行叙述,阐明在艺术实践中才能发光发热体现实际价值,表演角色塑造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在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相似文献   

2.
人情关系模式是电影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剧作模式,贯穿于这一类影片的主线是影片中人物情感关系的变化过程.如<闻香识女人><雨人><中央车站><为戴茜小姐开车><甜蜜蜜>等.此类影片的基本叙事结构为:相遇一相斥一相许/认同一结局.相许/认同阶段通常会设置一个关键的情节点,这个情节点的意义在于冲破剧中人物原来的相斥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走向一个新的,正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冯小宁执导的《黄河绝恋》中,对安洁这一女党员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本文主要从该人物身上的党性、女性、民族性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主旋律电影中女党员形象的全新演绎。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这些人物形象组合起来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那个时代人物所特有的心理形态.当然流露在小说中的不仅是对这些人物的同情,还有冷笑与嘲讽.  相似文献   

5.
环境和人的关系密切而微妙,电影《紫日》在通过三个人物在特殊生存环境中的表现,描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文化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梳理,结合《紫日》中主要人物秋叶子的形象,分析了秋叶子在特殊战争环境中性格、心理等的变化,试图说明特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与转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侯孝贤的电影中,音乐并不仅仅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营造意境、烘托气氛、渲染情感来使用,而是其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影片具体和抽象的表达,参与了影片剧作的创作和构成,成为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以侯孝贤的电影《最好的时光》为例,主要通过分析其中的第一个故事"恋爱梦"中的音乐构成,来讨论电影音乐的剧作化参与。  相似文献   

7.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达到制衡,否则会自毁其生。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电影语篇"卧虎藏龙"中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以及文本(对白)等如何互动来构建玉娇龙之人物性格,以表达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在戏剧活动中导演艺术是通过创造完成的舞台演出形象来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揭示某种这里思想的一门艺术。导演的艺术创造是从研究剧本,消化剧本,据此作出舞台演出构思的。根据剧本勾画剧作中的情感意蕴转化为可直观的舞台形象及其重要。导演要用一个形象种子来作为一出戏的人物形象,场面形象,事件形象,舞台造型形象的核心种子,以获得戏剧的形象创造的统一性。那么何为形象种子?形象种子产生于哪?形象种子对导演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无疑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电影艺术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也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音乐是电影表达叙事的另一种语言。在电影中,音乐呈现的主要方式以电影配乐和电影歌曲两种形式。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这些音乐形式都有呈现,而且在运用方面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主要功能。在影片中,创作者用了简单、直接的手法,使音乐和故事、人物、情节、情绪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简单,让一切呈现自然。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电影音乐的分析来对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进行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影片《我的名字叫乔》的剧作结构的出发,分析剧作者如何通过剧情环节的设置,增加故事情节动力,在叙事中完成对故事主人公压力的施加,从而成功勾勒出乔这一社会边缘人物在困顿的生活中的挣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析了电影《画皮》的剧本创作,认为对原著存神遗形的改编方法和具有现代视角的故事重构,造就了本片剧作上的成功,进而认为这一点正是整部影片最终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虽然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必然会受到一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却极少有人会把政治和艺术单独放在一起来研究。因此,在中国电影的研究中,对于其塑造的"共产党员形象",也就成为了较少被人探讨的角色。本文将以电影《青春之歌》(陈怀皑,1959)为例,探讨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共产党员形象,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电影中所塑造的共产党员形象往往是一个教导型的荧幕形象。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相信对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电影艺术也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普契尼是20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倍受推崇的歌剧作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意大利歌剧传统,创作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图兰朵》等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对歌剧《图兰朵》中柳儿角色的塑造、音乐描述及演唱处理的分析与研究,剖析普契尼在人物塑造表现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送冰的人来了>是尤全·奥尼尔晚期的两部剧作,也是其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对"过去的真相"的探求是这两部高度自传性的剧作中的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剧中人物不同版本的叙述以及开放式结局的叙述技巧,揭示过去的模糊性在剧中的表现以及剧中所表现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5.
表情既是个人的、情绪的符号表达,也是一种社会语言.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表情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表情.以公共表情、私密表情的视点分析新中国电影里的人物表情变迁,指出新中国电影里的公共表情从集体化走向合理化,最终达到多元化,而私密表情从初期的匮乏、缺席到现在的丰富,表明中国电影里的人物表情与心灵越来越贴近,越来越真实.而电影里的人物表情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文学殿堂的婚姻与爱情一直是神圣、纯洁、美好,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婚姻摹本,具有一定的蒙蔽性和欺骗性.曹禺在他的剧作中,走出了传统文化造就和传播的爱情神话,用现实的文笔,书写了剧中人物爱情、婚姻的悲剧,消解了文学家们编织的爱情梦想,还原世俗生活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7.
人物性格在剧作中是艺术形象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剧作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作者成功地刻画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才能使剧作取得巨大成就。本文探讨了剧作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人物性格刻画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电影长达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塑造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总统形象。这些形象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好莱坞对美国政治社会的深刻洞察,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美国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本文试以美国电影中的总统形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演变历程与产生的政治和历史根源,来研究美国文化的时代变迁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苏联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说过"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的确,电影的魅力就在于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打动观众内心,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巨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其剧作最普遍的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特点,并且灌注着强烈的时代激情,成为元杂剧交响乐中最具震撼力的黄钟大吕。作品因团圆式结局设计的高绝而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