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是北林区的主栽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在北林区乃至绥化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暴露出了一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品种选择不当,针对这一问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有效积温,给不同生态区的玉米种植户提供质佳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适合我区种植的11个玉米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质佳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推荐给农户种植,为我区大面积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是宁夏中宁县粮食结构调整的重点。为加速其推广进程,应在选地、整地、播种、越冬管理、返青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正鼓励选择优质玉米种植品种,并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的种植技术。主要对玉米节本增效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小麦是主要的比较主要的作物之一,为提升冬小麦的产量,简述了冬小麦播种前、越冬期、返青拔节期及生长中后期等关键时期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因此,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不少农民受陈旧理念束缚,普遍运用了传统技术手段,不但玉米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还削弱了玉米种植效益,这一现状急需得到改善。重点探讨和分析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意义和有效策略,以期让更多的农民在玉米种植工作中科学使用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效益,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区玉米病毒病流行危害,大部分主推品种都已感病,生产中减产或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地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筛选抗病、高产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验证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区的抗病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产量水平,在我区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地区大龙潭乡和平地镇不同海拔区域进行了玉米品种正规试验和观察试验各一个。现将两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神龙玉9号、华龙玉8号、黔玉1号、邡玉1号、飞歌1号、帮豪  相似文献   

7.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且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受到各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化影响,小麦的具体种植地区与范围也经常会受到限制,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优化冬小麦种植技术,以及增强对小麦病虫害的治理,从种植冬小麦的管理要点、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冬小麦种植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措施,3个层面展开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冬小麦的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就山西柳林县而言,做好山地玉米种植栽培管理工作,对改善本地农户生活水平,提升粮农种植经济效益,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山地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为题,从选种优良玉米品种;选择合适时机播种;推广山地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做好抗灾避灾工作等几个关键环节做系统阐述,为提升玉米种植效益实现玉米高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的提高是保证种植效益的关键,基于此,为了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水平,要科学的制定更加完善的种植技术。结合实际,从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入手,积极探索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种植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占有很大的市场比重,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玉米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机械化种植也得到推广和发展。通过机械化播种,可以实现品种、播种时间,收货时间的统一;通过机械化收获,可以实现适当晚收,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等目标。玉米的机械化种植不仅适应了现在农业发展的需要和潮流,而且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玉米机械化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人们更加深入认识玉米的机械化种植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110cm大垄栽培是一种新的种植模式,与之配套的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本文通过对同一品种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包括对生育进程、生长性状、产量及效益等的记录和测量,找到最合适的玉米110cm大垄种植密度,为指导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玉米绿色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实现玉米产量高、品质优、环保可持续的种植目标。结合山东烟台地区的实际情况,从选地与选茬、耕整地、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要求、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绿色种植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环境污染。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西省孝义市温室越冬茬西葫芦生产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该技术的应用,可使温室越冬茬西葫芦产量高、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山西省孝义市温室越冬茬西葫芦生产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该技术的应用,可使温室越冬茬西葫芦产量高、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约666万hm2,复种指数达到1.5.主要粮食生产集中在中南部平原区,主要农作物品种为小麦和玉米,小麦种植面积220万hm2,以冬小麦为主;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54万hm2,其中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种植面积213.3万hm2,玉米一茬种植面积40万hm2.由于河北省地处北纬36°~42°,农时紧张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玉米苗期的关键季节,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尤其在大面积越冬区种植高产晚熟品种玉米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从而获得大面积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大豆是镇原县重要的粮油作物,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满足城乡居民口粮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镇原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例,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择、模式选择、播种及田间管理等关键生产技术,以期正确指导当地广大农户科学、规范落实该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作为粮、经、饲兼用的作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玉米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由于种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病虫害时常发生,从而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为此,必须加强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种植管理技术,预防病虫害发生,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空间,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晋西北五寨县推广的并单6号、龙源3号、德美亚1号3个玉米品种在旱裸地种植条件下的施肥、种植密度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得出,在晋西北生态条件下,特早熟玉米裸地种植在采用不同施肥水平、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的因素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肥料,其次是品种,再次是密度。  相似文献   

20.
选品种 一是选杂交第一代优势种质组合,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二是选结实率高,行数多、行粒多、籽粒重、棒心细、秃尖少、出粒率高的品种组合;三是选生育期在95~100d抗灾稳产性好的中熟品种;四是结合本地区种植习惯,因地制宜,优选玉米品种;五是选种时要注意假冒伪劣和虫蛀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