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校园网群信息点是快速、经济、实用和具有推广意义地实现"校校通"工程的信息网点,特别适合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它的分层管理和分布式存放信息方式,以及提供的"智能、实时、主动和个性"的服务方式,改变了目前集中式信息资源的访问服务模式. 什么是校园网群?什么是校园网群信息点?它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建设内容是什么?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从本期开始,"北京创星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国校园网群信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将分2期为读者释疑解惑,比较详尽地介绍校园网群的相关概念和技术. 校园网群信息点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建设内容、思路和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可参考校园网群信息中心网站:www.conking.com.cn 在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有关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北京西城、广东湛江、天津河东、山东烟台、重庆万州和山西晋中等十几个示范区及几百个示范校园网群信息点建设,我们对有关校园网群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有关校园网群信息点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建设内容、思路和问题等详细内容可参考校园网群信息中心网站:www、conking、com.cn  相似文献   

3.
信息中心     
湛江校园网群的建设按照系统工程的规划,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和情况,进行软硬件的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地将远程信息点、各校园网和网络教室连接到校园网群子信息中心和校园网群信息中心去,最终完成所有学校的互联,实现“校校通”。校园网群信息中心既为教育机关的行政管理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对教育领域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又为教育信息的管理以及教学提供不可缺少的硬件平台。基于以上原因,湛江市校园网群信息中心最终建立在湛江市教育局,成为集教育资源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和培训中心于一体的湛江市…  相似文献   

4.
信息中心     
湛江校园网群的建设按照系统工程的规划,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和情况,进行软硬件的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地将远程信息点、各校园网和网络教室连接到校园网群子信息中心和校园网群信息中心去,最终完成所有学校的互联,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5.
在校园网络系统工程建设中,网络硬件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校园网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解决了先进的设备条件和信息传输手段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软件和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就如同“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校园网络的教育教学功能及信息传输的优越性仍无法发挥。本文就校园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应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校园网络信息点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管理难度大、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人员变动频繁、缺乏统计数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管理的方法。以深圳某高校为例,介绍如何实现信息点的信息化管理,重点介绍信息点的数据结构设计、信息点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报表的生成技术,对高校实现校园网信息点信息化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一般规模不大,大多十几到二十几个班级、几幢楼房、几十位教师、几百至千余学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这类学校的校园网一般只需几十个信息点,如果像规模较大的学校那样高起点、大投入建设,一是经费不允许,二是没有必要。笔者认为,普通农村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应根据学校已有设备条件和经济状况,将校园网建设划分为若干模块,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硬件建设略超前于网络资源建设、略超前于教师的应用水平,以网络应用推动网络建设,即采用“搭积木”的方法,先“温饱”再“小康”。这样做,学校力所能及,经济可以承受,所建的校园网与师资队伍及资源建设相适应,建好了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不会造成投入的浪费;而网络设施的适度超前又为教师的自由发挥留有空间,硬件、资源和队伍的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东北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介绍信息服务的基础构件和信息构建,对信息化服务在校园网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信息孤岛的。“信息孤岛”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人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可它就偏偏这么怪,你越是不想见到它,它就越不断地出现在你眼前。我们否定“信息孤岛”可以找N个理由,而信息孤岛的不断产生也有N个必然的因素。是什么原因使信息孤岛的产生如此“猖獗”,是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吗?还是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呢?怕的是“信息死岛”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现在每年都有几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而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都是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那里,已有的交通网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甚至已经开始阻碍…  相似文献   

10.
(上接2004年1月第113页) 校园网群信息点建设基本思路 实施的基本思路:全省市区县统一规划和标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作为全国电教多媒体技术与培训基地——校园网群实验区,经中央电教馆专家组和信息产业部信息工程监理专家实地调研与考察,确定为校园网群和信息工程监理的试点地区。本文从远程信息点、网络教室、校园网和校园网群信息中心四个方面,介绍湛江市校园网群的理念、方案,并具体落实到湛江市校园网群第一期工程的设计和规划。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校园网应该是“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校园网络设施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地平台.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应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真正地将我院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大学.本文通过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京宁 《软件世界》2002,(8):119-119
一、校园网现状分析 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一个重要文件:“在未来5~10年内,全国90%的中小学校要完成上网工程”。从此,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网?到底有没有必要建设校园网?怎样建设校园网呢?两年过去了,我国的校园网建设发展如何呢? 据调查:目前全国已有7000余所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校园网,加之还有为数众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这样看起来似乎我国的校园网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已建好的校园网当中,很多问题已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的校园网应该是“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校园网络设施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地平台。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应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真正地将我院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大学。本文通过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珊珊 《信息网络》2008,(6):70-70
信息名址:是利用短信、语音、多媒体短信等方式为移动终端设备快捷访问移动五联网而建立的寻址方式,它是传统互联网域名技术同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后的一种新型服务引导方式,是企业在移动五联网上的商业标识。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易记”,可以让手机用户“随时、随地、随身”地建立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服务关联,确保更高精准度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网络》2003,(13):44-45
回顾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根据网络建设的主体特征,将高校校园网建设划分为几个阶段:最早的高校校园网是以分散型信息点为特征的“无网时代”开始的,以单机为主体,缺乏网络支持;第二阶段的校园网是指单纯的“物理网”阶段,以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为中心,实现了校园主节点的互联互通,但应用内容极为简单,以单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CERNET)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伴随着211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响应着科教兴国的指导方针,校园网建设在高校开展得热火朝天,校园网建设也广受关注,成为网络建设中的常青树。那么,高校校园网建设应该注意些什么?其应用如何开展?远程教育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北京邮电大学基于校园网的远程教育模式也许会给各高校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Windows XP中提供了一个帮助查看系统信息的工具——系统信息,调用方法是依次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它将告诉你些什么内容呢?  相似文献   

19.
冉隆科 《微电脑世界》2004,(12):16-16,18,20
Microsoft于2004年3月22日发布了MapPoint位置服务器产品(MapPoint Location Server,简称MLS)。据称,这种新的服务器软件产品能使企业显著改进其定位、跟踪、管理移动设备和移动工作人员的方式。MLS使移动运营商的实时位置数据与MapPoint Web服务的图示能力相结合变得轻而易举,它标志着基于位置服务(LBS)的一大进步。Microsoft MapPoint经营部门总理Michael Graff说:“大大小小的企业急于开始把实时位置信息融合进他们的实时应用中,并要求用实时信息能力装备MapPoint Web服务,而MLS能满足这一要求,并使MapPoint比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应用更具优势。”MLS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点?它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策略是什么?在“十一五”开年第一年,2006又将有哪些举措?在“2006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软件园等相关领导、专家,给出了北京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脉络。北京市发改委张工副主任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促进软件从手工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加快中关村软件园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软件产业之都;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产业国际化,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