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醋酸乙酯生产技术和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国内外醋酸乙酯生产及技术进展情况,并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4年,国外醋酸乙酯的总生产能力约141万t/a,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和亚洲地区。目前,我国醋酸乙酯的生产厂家有30家,其中万吨级以上的生产厂家有15家,我国醋酸乙酯的总产能为79万t/a。我国的醋酸乙酯市场已经供大于求,新建装置要慎重评估。  相似文献   

2.
《医药化工》2007,(6):44-44
装置集中于华南、华东2006年我国醋酸乙酯总产能达90万t/a,产量63万t,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其中,国内最大的醋酸乙酯生产企业江苏索普集团产能达20万t/a,与醋酸产品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产品竞争力较强,80%的醋酸乙酯用于出口;山东金沂蒙集团户能12万t/a,主要原料醋酸、乙醇均能自给,产品竞争力也较强.此外,广东江门谦信,上海吴泾.扬子江乙酰化工等企业生产规模均在8万t/a以上,也是国内较大的醋酸乙酯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大型醋酸乙酯企业均采用酯化法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醋酸乙酯总产能达90万t/a,产量63万t,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其中,国内最大的醋酸乙酯生产企业江苏索普集团产能达20万t/a,与醋酸产品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产品竞争力较强,80%的醋酸乙酯用于出口;山东金沂蒙集团产能12万t/a,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球丁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504.6万t,总消费量为368.7万t。预计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480.0万t。目前,我国丁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75、5万t,2006年产量为58.1万t,消费量为78.04万t。预计2008年我国丁苯橡胶消费量将达到约85.0万t,2011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00.0万t。该文提出了我国丁苯橡胶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化学、医药及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醋酸乙酯的消费量增长较快。1990-1995年国内醋酸乙酯的表观消费量增长率约18.5%,1995-2002年为20.5%,说明我国醋酸乙酯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00-2005年我国醋酸乙酯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约为15%-18%。  相似文献   

6.
崔小明 《橡胶工业》2006,53(12):758-763
分析国内外IIR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2005年全球IIR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14.6万t,2004年总消耗量约为84.8万t。预计到2009年总消耗量将达到91.8万t。2005年我国IIR的总生产能力为3.0万t,产量为3.9万t,消耗量约为15.5万t,产不足需。预计到2007年我国IIR的消耗量将达到约17.0万t,2010年将达到约23.0万t。我国应加快IIR新品种和新牌号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不断完善产品品种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尽快建成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积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聚氯乙烯》2015,(5):47-47
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我国PVC纯粉进口量为8.21万t,出口量为12.57万t。其中,主要出口国为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肯尼亚、缅甸、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2015年第1季度,我国PVC纯粉进口量累计约22.46万t,出口量累计约19.30万t。  相似文献   

8.
甘棠 《粘接》2010,(2):19-19
受内需和出口的双重拉动,我国有机硅市场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但2008年我国有机硅市场规模仍进一步扩大,主要产品消费量约为37.5万t(折纯聚硅氧烷),其中主要下游产品高温胶、室温胶、硅油(含乳液折纯)、硅树脂(不含涂料行业)和气相白炭黑消费量分别达到约20万t、27.5万t、9万t、1.5万tA]2.3万t,产量分别达到约16-7万t、27万t、5.5万t、0.7万t和1.2万t,综合自给率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年世界乙烯主要生产国的乙烯生产和供需状况,2006年,全球约有266家乙烯生产企业,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2047.2万t/a,总产量约为10974.8万t/a。截至2006年底,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984.0万t/a,产量达941万t/a,居世界第2位。特别对我国近年新、扩建乙烯项目作了详细介绍,到2015年左右我国乙烯产量有望达到或超过2300万t/a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12,(1):150-150
我国间苯二甲酸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酯约占总消费量的50%,用于生产共聚树脂约占34%,用于生产醇酸树脂约占12%,其他方面约占4%。近年来我国间苯二甲酸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2005年表观消费量为5.5万t,2010年达到约16.0万t,比2009年增长约28.0%。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间苯二甲酸,2010年进口量增加至13.20万t,比2009年的10.07万t增长约31.12%,进口依存度高达82.5%。2011年我国仍大量进口问苯二甲酸。预测2012年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消费量将继续增长,大量进口的局面仍将维持。  相似文献   

11.
醋酸乙烯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醋酸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09年世界醋酸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685.0万t/a,2008年需求量为515.0万t,预计到2012年需求量将达到约590.0万t。2009年,我国醋酸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158.3万t/a,消费量约为160.6万t,预计2013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80.0万t/a,消费量将达到约200.0万t,产能完全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外甲乙酮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10年,全世界甲乙酮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54.3万t/a,消费量约为110.0万t。2011年我国甲乙酮的总生产能力为47.0万t/a,预计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约39.0万t,产能可以满足国内需求。提出了今后我国发展甲乙酮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外间苯二甲酸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10年,全世界间苯二甲酸的生产能力约为98.0万t,消费量约为75.0万t。2010年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5.8万t,消费量约为16.0万t,预计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1.5万t。提出了我国发展间苯二甲酸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崔小明 《现代化工》2006,26(12):59-63
2005年全球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22.8万t/a,总消费量约为106.2万t,预计到2009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22.1万t。2005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2.0万t/a,产量为1.9万t,消费量为8.72万t,产不足需,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预计200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约10.5万t,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6.5万t。针对目前我国乙丙橡胶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乙二醇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小明 《化学工业》2007,25(4):15-21
2005年,全球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 779.2万t,总消费量为1 605.5万t.预计到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 821.0万t,总消费量将达到约2 130.0万t.目前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69.8万t,2005年产量为110.1万t,消费量为508.8万t,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0万t,消费量将达到约710.0万t.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乙二醇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聂颖  崔小明 《化工技术经济》2006,24(6):18-23,27
目前,全球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为926万ta/,2004年总消费量为774.5万t,预计到2009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945.2万t。2005年我国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为54.0万ta/,产量为44.3万t,消费量约为73.3万t。预计到2007年和2010年我国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约85万ta/和110万ta/,消费量将分别达到约85.0万t和96.0万t。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苯酚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以及缩水甘油醚类等。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等多种产品,用做纤维素酯、树脂以及纤维素醚等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染料和水处理剂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世界上环氧氯丙烷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醋酸丙烯酯法和甘油法3种,其中丙烯高温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主要的生产方法,而甘油法由于经济环保,将成为今后环氧氯丙烷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全球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779.2万t,总消费量为1605.5万t。预计到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821.0万t,总消费量将达到约2130.0万t。目前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69.8万t,2005年产量为110.1万t,消费量为508.8万t,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0万t,消费量将达到约710.0万t。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乙二醇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球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745.0万t/a,总消费量为2434.7万t。预计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786.0万t/a,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003.0万t。截止到2006年11月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85.5万t/a;2005年产量为125.0万t,消费量为405.0万t。预计2010年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600.0万t/a,消费量将达到约580.0万t。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苯乙烯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小明 《化学工业》2007,25(5):43-50
2005年,全球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745.0万t/a,总消费量为2434.7万t.预计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786.0万t/a.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003.0万t.截止到2006年11月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85.5万t/a;2005年产量为125.0万t,消费量为405.0万t.预计2010年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600.0万t/a,消费量将达到约580.0万t.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苯乙烯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