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军 《中国新通信》2007,9(6):16-18
电信资费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们禀承以人为本、监管为民,追求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监管理念,根据我国电信业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竞争格局,积极稳妥的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信资费管理体系,在改革中我们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努力使广大电信用户从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巨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费水平差异较大,移动电话资费总体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向单向、准单向资费方案发展;二是向双向低资费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就电信资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拟定了进一步推进电信资费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步骤,并于23日正式公布。研究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做好推进移动电话单向收费、降低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和规范套餐资费三项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电信资费历来就是广大用户、甚至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电信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电信资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偶然、特殊的事件常常引发大范围的争论。由于关系到电信成本、网间结算、互联互通以及通信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非常复杂和关键的问题,同一般商品价格相比,电信资费更复杂,更具有专业性。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等单位多位长期从事电信业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就资费问题进行了更为专业、深入、详细的讨论。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读者和专家能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提出您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日前《光明日报》消息称在2006年12月19日举行的“中国电信2007年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今后信息产业部将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的资费改革,鼓励运营商积极实施单向收费。一时间,移动电话由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的问题又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教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电信市场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电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信息产业部近日就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有关事项向各通信管理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发出《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部官员日前称,要积极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的改革,最终把资费的决定权交给企业,还给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通信》2007,9(14):53-53
在信息产业部召开的"2007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上,信息产业部将农村电信资费优惠政策列为年度工作重点。据了解,有关农村电信资费的调研正在进行。在农村电信资  相似文献   

9.
电话热装冷用,手机能关则关,科学院院士、教授等研究与教育界知识分子用不起因特网……其中缘由路人皆知:电信收费过高,迫使电信用户减少使用量,甚至放弃使用。降低电信资费,减轻用户负担,促进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实乃众望所归。1998年12月29、30日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计算机委就社会普遍关注的电信资费问题举行了“听证会”。1999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向首都媒体宣布:从3月1日起,全国电话初装费、电话费、互联网资费、移动电话入网费、邮政资费等总体水平将大幅度降低。这一消息、的确值得翘首以盼的老百姓欢欣鼓舞。高兴之…  相似文献   

10.
电信资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关于电信服务的各种诉求、意见、批评和建议中,资费问题在近年来一直居于首位,尤其近来,大家对移动电话漫游费、“双改单”、月租费等更加关注。通信业如何从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研究百姓的这些诉求,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电信资费的系统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乔楠 《通信世界》2004,(5):16-16
今年年初,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报告中指出,2004年将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的改革,在政府部门保留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前提下,根据业务性质和市场竞争水平的不同,对业务资费实行分类管理,给予企业更大的定价自主权,逐步建立电信资费的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回顾和总结了2005年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2006年和以后的电信资费改革进行了展望。认为2005年的资费改革在资费管理方式,差别定价,固定资费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是电信资费改革关键性的步骤,呈现了运营商从价格竞争步入竞合时代和基础电信资费模式全面趋于多样性选择的特征,今后的电信资费改革应进一步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职能和重点,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方式和领域,协调好事前管制与事后管制的关系,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的关系,以及零售资费与结算价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侯广吉  马慧  梁雄健 《电信科学》2006,22(10):46-50
伴随着中国电信行业,特别是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高速发展和有效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建立,移动电话资费的调整、改革与管制等问题成为近几年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电信管制理论出发,分析和介绍了电信资费管制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而对中国电信市场特别是移动电话资费的管制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建立的新的移动电话资费管制体系,并对未来移动电话资费管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电信随着电信业发展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化,近几年来电信资费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2001年,国家对电信资费进行了较大规模、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对电信业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庆通信业》2005,(5):58-58
为鼓励市场竞争.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完善电信资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电信行业协调健康发展,结合当前电信市场情况.经征求各方面意见.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盛断明 《通信世界》2001,(11):13-13
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业重组,近几年随着通信行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信资费的调整也加快了步伐。从1996年开始,电信资费标准和资费政策每年均有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特别是2000年,完成了建国以来涉及面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电信资费调整与改革。这充分说明在资费政策上,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价格对市场的作用,他们正在试图从垄断时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主动运用价格杠杆来调控市场。  相似文献   

17.
乔楠 《通信世界》2003,(10):19-22
“合理的资费水平和资费结构是电信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利益所在,这要兼顾国家、电信企业、用户三方利益,过高或过低的资费水平对电信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通信》2010,(14):24-25
电信业计费关系到11亿中国用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国有企业的信誉与责任,关系到整个电信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公众对于电信业资费问题的关注与争论从未停止过。近日,央视新闻频道对于电信运营商计费差错的曝光,把电信业资费问题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9.
回顾和总结了2005年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2006年和以后的电信资费改革进行了展望.认为2005年的资费改革在资费管理方式、差别定价、固定资费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是电信资费改革关键性的步骤,呈现了运营商从价格竞争步入竞合时代和基础电信资费模式全面趋于多样性选择的特征.今后的电信资费改革应进一步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职能和重点,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方式和领域,协调好事前管制与事后管制的关系,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的关系,以及零售资费与结算价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20.
2000年9月18日和19日,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召开两次电信资费听证会,就下一步关于电信资费价格调整问题,按照《价格法》听取各方意见。电信资费价格听证会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前不久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企业向社会公布的一揽子调资计划。此次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有来自中央政府部门、消费者、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和企业、运营商、增值通信企业和集团用户代表,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有电信用户委员会代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等。据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及市内电话话费等基础性电信资费外,此次要讨论的电信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