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围绕自来水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爆发,使得净水器这一曾经冷门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十大水系监测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在监测营养状态的61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27.8%,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而根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生态浮床(EFB)、膜曝气生物膜(MABR)及其组合装置在动水中的净化效果,开展了三种净化装置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2.5 m/h、10 m/h、20 m/h)对水体中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和总氮(TN)等4类污染物净化效果的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膜曝气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可显著提高净化效果,对4类污染物的去除率较河水自净试验可分别提高40% ~ 44%、17% ~ 34%、13% ~ 21%和14% ~ 30%;综合考虑4类污染物,组合装置在10 m/h的水动力条件下的净化效果最佳,且组合装置中MABR可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使水生植物的适用流速范围更广;在模拟试验所采用的水动力条件下,组合装置对4类污染物的净化呈现出不同规律,污染物浓度较高时,组合装置对NH4+-N的净化速率随流速的递增而递增,对CODMn、TP和TN的净化速率在10 m/h的水动力条件下达到最大;试验后期,污染物浓度较低时,组合装置无法正常发挥其高效的净化作用,对4类污染物的净化速率均偏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围绕自来水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爆发,使得净水器这一曾经冷门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十大水系监测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在监测营养状态的61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状态湖泊(水库)占27.8%,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而根据中怡康的测算数据显示,2014年1-4月净水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45.2%,远高于家电整体市场1.5%的同比增幅.  相似文献   

4.
渭河西咸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西咸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对其范围内的三条河流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水质监测,并运用层次聚类、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河段整体氮磷污染严重,总氮(TN)超过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7.62倍,总磷(TP)超标3.60倍,氨氮(NH3-N)超标1.89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在时间尺度上按水质优劣可分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类;在空间尺度上,渭河、沣河水质分为一类,新河为一类。研究区水质污染受上游来水水质的影响较大,上游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是渭河干流的主要污染源,沣河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而新河主要是以人为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表流和潜流人工湿地的进水总磷(TP)、总氮(TN)的浓度,采用6种湿地植物(紫叶美人蕉、水葱、水葫芦、水芹菜、菖蒲、芦苇)的对比实验,对比分析了6种不同植物的表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6种不同植物的表流和潜流人工湿地的理论最优处理浓度、理论最优去除率、实际最优处理浓度、实际最优去除率和TP、TN最大日处理负荷。实验结果表明:六种植物的表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对TP、TN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植物不同,处理率降低程度不同,且潜流比表流去除率降低值小。水葫芦去除率随TP浓度增加变化不大,表流处理率降低1.61%,潜流降低1.12%;美人蕉变化较明显,表流处理率降低2.94%,潜流降低了2.55%;随TN浓度增加,紫叶美人蕉去除率降低最小,表流处理率降低17.07%,潜流降低15.94%;芦苇去除率降低较明显,表流处理率降低20.86%,潜流降低18.20%。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得到6种植物表流人工湿地最大日TP去除量为60.16g(m^-2·d^-1);潜流人工湿地最大日TP去除量为81.50g(m^-2·d^-1)。表流人工湿地最大日TN去除量为547.20g(m^-2·d^-1);潜流人工湿地最大日TN去除量为577.60g(m^-2·d^-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三峡水库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对典型支流水华的影响,以香溪河为例,选取2010—2019年水库调度过程中各环境因子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汛期香溪河库湾水温适宜,光照、营养盐含量充足,利于藻类水华暴发,而利用洪水调度来防范支流水华仍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三峡水库进行洪水调度时,改变了香溪河库湾的水动力和水环境条件,混光比与水位波动正相关(P = 0.32*),与叶绿素a浓度负相关(P = -0.239*)。三峡水库汛期调度过程发生频繁,调度持续时间较长,调度期间总体流量较大。三峡水库进行洪水调度时,香溪河库湾异重流倒灌潜入深度增加,倒灌形式转变为中下层倒灌,调度对支流水体扰动增大,使水体分层减弱,抑制水华暴发。本研究为有效利用汛期调度过程改善三峡水库支流水环境提供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调度方法优化调度实践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7.
北京温榆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情景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榆河的水环境状况已成为制约该流域乃至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控制水污染为目标,从点源控制和非点源控制两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应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Tool)模型进行温榆河流域的水污染控制情景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是减少温榆河入河污染负荷量和改善水体环境的有效措施,总氮和总磷负荷的削减率分别达到66.2%和80.5%;改变农田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和减少城镇区不透水面积等措施对减少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产出都有较好的效果,且各种不同的污染控制措施对总氮、总磷的削减效果不同,总氮削减率为1.2%~32.3%,总磷削减率为3.7%~49.9%。模拟结果还显示,只有将点源控制和非点源控制相结合、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并辅以适当的河道治理工程,才能彻底实现温榆河水质还清的目标。模拟分析结果可为该流域的水污染控制和治理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工艺智能优化系统BIOS(Bioprocess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System)是一个前馈优化系统,在该文中,BIOS系统用来优化MLE(Modified Ludzaek-Ettinger)工艺运行。通过获得实时的在线数据如氨氮、硝酸盐氮、进水流量、混合液悬浮物浓度,BIOS系统不断进行模拟计算,然后按照生物反应器进水的污染物负荷状况来提供最佳的DO(dissolved oxygen)设定值;同时为达到最佳的TN(total nitrogen)去除率,BIOS系统还对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的内回流IRQ(internal recycle flow)进行了优化。BIOS系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Enfield污水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脱氮效率提高36%,并同时降低曝气量19%。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痕量元素在电厂排放物中的分布、富集以及常规污染物净化设施(脱硝装置(SCR)、电除尘器(ESP)、湿法烟气脱硫装置(WFGD)、湿式电除尘器(WESP))对痕量元素的协同脱除效果,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方法29,对某350 MW典型燃煤机组烟气及各污染物净化设施排放物中11种痕量元素(Be、Cr、Mn、Co、Ni、As、Se、Cd、Sb、Pb、Hg)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煤粉燃烧后释放的痕量元素主要富集在ESP飞灰和石膏中,而在炉渣和烟囱入口烟气中分布较少;富集在ESP飞灰和石膏中的痕量元素分别占痕量元素排放总量的54.51%~97.58%和1.61%~38.08%;常规污染物净化设施对烟气中痕量元素的综合脱除效率为91.98%~99.98%,烟囱入口排放的痕量元素质量浓度为0.02~9.23 μg/m3,其中Mn、As、Se、Pb等元素质量浓度高于美国EPA颁布的火电厂环保标准中新建燃煤机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0.
皂河是西安市的重点排污和泄洪河流,除了点源污染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水质特征进行研究。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对西安市皂河进行了多次水质水量监测,分析了城市重污染河流的污染特征,计算了皂河下游控制断面草滩监测站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构成。结果表明:①皂河污染物SS、COD、TP、NH3-N、NO3-N和TN浓度均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②草滩断面洪水期间各指标的平均浓度基本都小于平时的平均浓度;③上游至下游:COD浓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TP、NH3-N和TN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O3-N浓度变化不大,重金属污染物中Cr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④洪水过程中,非点源污染负荷均小于点源,SS、COD、TP、NH3-N、NO3-N和TN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比重依次为:14%,2.0%,5.1%,6.0%,7.4%和4.2%;⑤目前西安市皂河污染治理的重点仍然是点源污染,但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the main basis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cording to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anitary standard of drinking water (GB/T5750-2006), we monitor COD, nitrate, ammonia nitrogen, arsenic, TDS and pH of 20 samples in Poyang Lake area rural drinking water. Results show that pass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arsenic and TDS were 100%, pass rates of nitrate was 78.95%, pass rates of pH was 68.42%, and COD indicators pass rate was only 26.3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ollutants in drinking water in the area,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the deep treatment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较好地了解上覆水体扰动对水产养殖池塘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室内水池模拟实验,采集水产养殖池塘底泥并放置于实验水池,连续7天内的固定时间段,采用搅拌器扰动上覆水体,测定上覆水体及底泥间隙水的氨氮、硝酸盐氮、溶解态活性磷指标。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增大能在初期加大氨氮的释放,水动力条件下氨氮释放是短期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逐渐达到释放与吸附的平衡;搅拌速度增大能够增加硝酸盐氮的释放速率与浓度峰值,间隙水硝酸盐氮释放速率在静态与动态条件下有显著差异;溶解态活性磷释放速率随搅拌速度的增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其释放过程拟合效果较好,相关性均达0.92以上,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以较好地描述溶解态活性磷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城区非点源污染特性与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水质在较大程度上受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和负荷进行研究。2010-2011年,对西安市主城区不同类型小区的降雨径流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西安市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计算了2010年(一般年)主城区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在降雨产流前20分钟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最高,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交通区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波动幅度最小,居住区污染物浓度波动幅度最大,交通区SS、COD、重金属平均浓度值最大,商业区NH3-N、TN、TP平均浓度值最大;浓度法、监测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估算法在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根据每个功能区的平均浓度和对应的地表径流量计算相应负荷量后加和的方法与使用所有功能区综合平均浓度和地表径流总量直接计算总负荷量的方法结果符合较好;西安市主城区2010年SS、COD、NH3-N、TN、TP、Cu、Zn、Pb、Cd、Cr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2958.482 t、3444.187 t、141.895 t、231.367 t、7.492 t、0.943 t、4.294 t、2.193 t、1.066 t和1.440t。交通区各污染物输出系数最大,绿地输出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珠海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问题,在摸清水量、水质特点和分析全厂废水氨氮排放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脱气膜氨氮去除、反渗透浓缩-电解制氯和氨氮吹脱-磷酸吸收-回用渣水系统3种废水综合利用工艺方案,并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吹脱吸收工艺对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中大部分氨氮予以去除后,将其补入渣水系统的综合利用方案最具可行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均比较低,工艺成熟可靠;同时采用磷酸溶液吸收含氨尾气,生成有用的肥料,无二次污染。珠海电厂采用该方案并于2018年实施,投运近半年来,精处理再生废水氨氮平均质量浓度由原来的280~420 mg/L降至30~60 mg/L,去除效率稳定在85%以上,优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5.
实现对电厂凝结水中微量氨含量的准确检测,有效监控加氨系统给药量,对于防止热力系统腐蚀结垢、保证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运行周期具有重要监督作用。采用电极法对电厂凝结水中微量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氨含量在0.1~3.0 mg/L范围内,测定的电极电位与氨浓度呈良好的对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 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回收率为90%~105%,凝结水中的联氨对该方法的测定没有干扰。该方法操作简便、废液易处理、对环境无污染。通过与纳氏试剂法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小于10%,满足标准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张若兵  马文长  张弦 《高电压技术》2012,38(7):1601-1607
在双极性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用于染料废水的降解过程中,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变化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该技术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重点研究了在气液固三相混合体双极性脉冲放电条件下典型染料废水COD的去除规律,测试了不同电压、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条件下染料废水COD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电压较高时,染料废水的COD值会先升高然后不断降低;而负载电压较低时,COD值会在一定程度内缓慢上升;气体流量越高,COD的去除效果越好;废水初始浓度增加,COD的去除率略有下降;初始电导率增加,COD的去除率降低;对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染料废水进行放电处理发现,双极性脉冲放电对于各种结构的染料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水对304不锈钢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影响,对304不锈钢进行电化学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浓缩倍率、pH值、Cl-、氨氮对304不锈钢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浓缩倍率和Cl-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加速了304不锈钢的腐蚀速度,而pH值及氨氮质量浓度变化对304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经膜生物反应器、弱酸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背景,研究了其水质中氨氮、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的转化规律;采用电化学方法、正交实验方法、表面成像分析技术(扫描电镜)研究了氨氮浓度、COD浓度和介质pH值对凝汽器管材316L不锈钢表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浓缩过程中氨氮约80%以上被硝化和解吸,COD在浓缩初期以线性趋势上升,当水样倍率达到4倍时,COD增长到3.0倍;在试验条件下,氨氮浓度≥18mg/L时,316L不锈钢电极的点蚀电位有明显下降,电极表面达到击穿电位后,表面形成大块黑色腐蚀斑,说明对316L不锈钢耐蚀性能影响显著;介质pH值在8.3~8.5范围内,COD≤300mg/L,氨氮浓度5mg/L对316L不锈钢管的耐蚀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性粉煤灰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因其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同时其结构中具有Al2O3、CaO等活性组分,目前在国内已被应用于废水处理方面。通过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等方法对粉煤灰的表面结构进行装饰,可以增强其吸附性能,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其表面引入活性基团,还可以拓宽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范围。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造纸废水、有机物废水中的色度以及COD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对废水中总磷和氨氮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藻类废水以及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工业混合废水、矿井水等综合性废水处理方面,改性粉煤灰对其中的多种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同时指出对于改性粉煤灰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目前多数局限于试验室研究阶段,提出了可将改性粉煤灰应用于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