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南京某地铁深基坑涌水涌砂事故为例,以现场施工过程安全措施为载体,提出了在地质复杂情况下地铁车站可能存在涌水涌砂情况下的安全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多排内支撑是深大基坑围护结构常用的支护形式之一,地下连续墙的墙缝是基坑围护结构的薄弱点,涌水涌砂事故常发生于此。本文以天津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涌水涌砂事故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富水软土地层条件下施工地下连续墙引发涌水涌砂事故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堆土反压、搭设围堰、导流抽排和加固补强的综合治理经验,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福建建设科技》2021,(1):83-87
福州地区河网密布,地下水丰富,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岩孔隙-裂隙水发达,地层之间易存在水力联系,当施工区域存在透水层或者水力通道,深基坑易在施工缺陷薄弱处出现渗漏水,易引发涌水涌砂(泥)、地面塌陷等风险事故。通过收集的福州地铁地下水安全风险事故案例,研究了福州地铁深基坑施工地下水引发的重大安全风险,探讨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砂(泥)、坑底突涌等风险事故及风险因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从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了地下水风险防控对策以及险情发生后应急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施工中极容易发生基坑涌水、涌砂事故,只有做好基坑开挖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基坑发生险情,这也是当前基坑开挖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概况,分析了富水易液化砂层地铁基坑开挖涌水涌砂防治技术要点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基坑涌水涌砂风险防控提供实践参考,在节...  相似文献   

5.
邵可 《山西建筑》2012,38(24):188-189
结合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富水砂层盾构隧道洞门涌水涌砂处理措施,通过对涌水涌砂事故的分析总结了施工经验,为以后富水砂层中盾构隧道掘进防止洞门涌水涌砂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游声构 《山西建筑》2008,34(15):293-294
以广州地铁明挖深基坑施工中某盾构始发井基坑开挖发生的涌水涌砂事件为例,从工程地质特性、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处理措施,以完善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的车站设计与施工中,紧贴围护结构的局部加深部位是整个基坑的薄弱部位,设计与施工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出现涌水涌砂,危害了基坑安全。文章介绍了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集水井涌水涌砂的处理措施,采用浇筑素混凝土、回填砂袋压重等应急措施后,进一步加固墙背土体,加固被动区土体等措施,加强监测,确保基坑稳定后再去除压重,施工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地层含富水砂土层,岩溶溶洞发育。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含水层容易产生溶洞坍塌及涌水涌砂现象。在富水砂土岩溶复合地层中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必须保证周边建构筑物安全,控制好地面沉降。施工风险控制关键在于对富水砂土层、岩溶溶洞和岩溶裂隙发育影响因素的控制。论文以广州8号线北延段聚龙站地铁车站为案例,论述富水砂土岩溶复合地层基坑开挖风险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铁隧道涌水涌砂诱发地面塌陷的发生机理,研制水渗流作用下隧道大型模型试验系统,以青岛黄岛区地铁涌水涌砂灾害为例,再现了地铁隧道涌水涌砂诱发地面塌陷的灾害演化发生过程,进一步揭示涌水涌砂诱发地面塌陷的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椭圆理论建立涌水涌砂过程中地面最大沉降值的理论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变形与涌水涌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滞后性。在涌水涌砂诱发地面沉降过程中,地表变形将经历缓慢变形、急剧变形、地面坍塌3个阶段。地表缓慢变形阶段,灾害影响范围内地表位移缓慢增加,土体土压力及黏土层内测点渗压基本保持不变,而涌水点附近渗压在动水压力作用下逐渐升高。地表急剧变形阶段,土压力和地表位移急剧增加,涌水点附近渗压呈断崖式衰减,而黏土层内测点渗压快速增加,均具有显著的土体塌陷前兆信息,也反映土体塌陷灾害的瞬时特征。地面塌陷阶段,地表变形、土体土压力、涌水点附近渗压基本保持不变。地铁隧道涌水涌砂诱发地面塌陷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简述富水地区深基坑施工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分工,有效有序地对基坑"涌水涌砂"突发事件实施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涌水涌砂"程度扩大,力求及时制止"涌水涌砂"现象,减少基坑开挖的后续施工压力,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施工期间发生的基坑涌水涌砂情况特别是围堰底部涌水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实用参考。在基坑工程开挖及其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砂都属于常见现象,但会对基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全文依照北京通州碧水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对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涌水涌砂情况进行介绍,详细分析基坑内外水力连通性和渗流路径等关键信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常见涌水的处理方案和围堰顶部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的特殊处理方案,为类似基坑涌水提供一种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以某地铁3层车站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车站地下连续墙接缝发生涌水涌砂现象的原因。同时通过施工经验总结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即对漏水点反压以及注浆加固。最后对基坑内水平注浆和基坑外竖向注浆这2种注浆方法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了介绍,并验证了该方法对地下连续墙接缝漏水的止水效果,为同类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突涌模式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软土地区,由承压水诱发的突涌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设计和施工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借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就不同隔水土层、不同坑内桩基类型及平面布置对基坑突涌稳定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模式主要有3种: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整体顶升破坏和隔水层表面砂沸破坏,与实际工程案例比较吻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基坑发生突涌的内在机制分别为: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是由于隔水层土体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发生水力劈裂引起的;整体顶升破坏为地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或附近发生剪切破坏所致;表面砂沸破坏为隔水层在下部承压水作用下发生复合的拉剪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泥水盾构接收中常因加固缺陷造成人工破除围护桩时发生涌水涌砂。以沈阳地铁9号线曹仲站泥水盾构接收施工为例,通过研发出活塞式封闭接收钢环,利用钢板桩和在钢环内回填砂土,实现了左右线泥水盾构安全接收。  相似文献   

15.
陈竹 《中华民居》2012,(10):255-256
地铁作为城市地下工程,具有建设工期紧、工程量大、参建单位多、地层和周边构筑物复杂、施工工序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地铁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巨大的风险,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可能会出现基坑垮塌、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开裂、涌水、涌沙等险情,处理不当,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保障地铁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是地铁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地铁在采用盾构法施工时,为了确保盾构机在进洞或出洞时避免因始发(或到达)端头涌水而造成的坍塌,一般在进洞或出洞的洞门处设置洞门钢环,洞门钢环与车站主体结构紧密连接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车站(或基坑)和区间的节点防水,防止因不良地质等原因产生涌水涌砂现象,造成地面坍塌。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铁四号线穿越长江隧道区间工程在隧道贯通后,洞门发生涌水涌砂事故造成隧道衬砌管片严重损坏,需对其做进一步修复处理。针对隧道管片受损后情况,介绍了盾构隧道衬砌损坏管片的修复技术,并严格科学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衬砌管片损坏修复提供工程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场区地层地下含水量丰富,且溶洞分布密集时,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含水层容易发生溶洞坍塌及涌水涌砂现象,在砂土岩溶复合地层中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必须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控制好地面沉降。如何确保岩溶地层基坑开挖安全,进而保证隧道周边建(构)筑物安全等技术问题是基坑工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以广州某地铁车站为例,论述了一种适用于岩溶地区且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开挖的安全控制方法。施工实际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适用于岩溶地层基坑开挖工程,控制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周边临近构筑物的安全,施工过程的可靠度好,对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广州地铁某车站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工程背景及水文地质条件,同时概述了非对称开挖深基坑地连墙接缝处涌水涌砂过程,并进行了原因分析,随后总结了处理地连墙接缝处涌水涌砂的常用方法,最后提出了基坑外侧补强措施,可以为同类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处于富水砂层中的联络通道施工,选用冻结法加固土体具有冻结壁均匀性好、强度高及封水性好等优点。但在施工过程,如控制不到位,也存在冻结壁交圈效果不理想,导致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涌砂情况,结合该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总结言水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