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热平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永 《建筑机械》1995,15(7):24-25
本文介绍了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的计算方法,并对ZL50装载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计算,提出了设计液压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液压系统工作时,系统损失消耗的功率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本介绍了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的计算,并对ZL50装载机进行了热平衡计算,指出了液压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装载机液压系统发热原理及危害,介绍了某5t装载机液压油散热器的布置及其散热方式,并对其进行了优化,通过理论计算和热平衡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载机夏季作业时,液压系统容易过热从而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对装载机液压系统热特性进行分析。建立装载机液压系统热交换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压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检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各元件的产热和散热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各元件的产热和散热功率。对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后得出结论:流经散热器的流量与散热效果成非线性关系;减小油箱容积的同时增大散热能力,可将系统的热平衡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将定量液压系统改进为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后,系统的热平衡温度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50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出现过热问题时,人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没有去真正了解液压系统发热、散热原理.通过分析装载机热平衡试验数据,计算液压系统各部分生热、散热功率,得出液压系统总的生热量,经由液压元件、管路、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量,验证冷却系统是否满足系统散热要求.当出现液压系统过热问题,可由上述计算分析出具体原因,这是解决液压系统过热问题的主动做法.经过试验数据验证,方法正确,为装载机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立云 《建筑机械》2015,(4):90-94,12
在ADVISOR汽车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建立装载机工况循环模型、四轮驱动模型、铲装阻力模型和液压系统功率分流数学模型,二次开发建立了装载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仿真计算模型。实车试验装载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与仿真计算结果相比,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遗传算法,借助装载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仿真计算模型,对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改善了装载机传动系统参数,其燃油经济性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数装载机的转向采用双泵合流系统,即在装载机不转向时转向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阀强制地全部合流到工作液压系统中。该系统在装载机收斗铲掘物料时需要高压力、小流量,而目前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由定量泵提供的是高压力、大流量,因此大量液压油通过溢流阀高压溢流回油箱,使工作液压系统的功率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大,同时液压系统的发热导致热平衡温度过高,影响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装载机作业时的牵引性能。徐工LW820G轮式装载机转向系统采用双泵合分流、先导压力卸荷液压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整机的性能,提高了整…  相似文献   

8.
秦四成 《工程机械》2010,41(5):48-50
结合在英国留学期间的见闻和参观第10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所得,从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热平衡系统和电控系统等方面评价了国内装载机的技术状态,指出国内装载机技术与世界级品牌装载机在技术上的差距,分析了制约国内装载机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方法,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液压系统功率分流试验的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方法。选取原生土、松散土、大石方、小石方和半湿土作为作业对象,试验测试装载机工作泵、转向泵和变速泵出口压力,计算装载机分别对5种作业对象作业时,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泵、变速泵、转向泵平均压力值和消耗的转矩,得到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并计算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有效直径。基于液压系统功率分流试验的装载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方法与原匹配方案相比,在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增大、燃油经济性提高,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转向液压系统是轮式装载机中最为重要的液压系统之一,该系统中转向泵在高速状态下的功率损失比较大,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使得液压油的温度升高,从而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介绍装载机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的优先合分流回路,并对各种优先回路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