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苏5区块储层地震反演预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里格气田二叠系气藏属非均质性极强、低孔、低渗的河流-三角洲砂岩岩性气藏,有效储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由于砂岩储层岩性圈闭本身的复杂性,常规反演与解释技术难以满足对苏里格地区二叠系砂岩储层预测的需求。为准确预测盒8段砂体及有效砂体的纵横向分布、精确提供井位和高效开发盒8段气藏,基于苏5区块2004年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反演研究工作,以期能寻找到适应本区域的反演方法。经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发现基于统计学的随机地震反演技术能有效预测苏里格气田二叠系砂岩储层的分布,通过对该区块地震资料的处理,得到了盒8段的有效砂体分布范围,所部署的开发井都取得了高产油气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金强  陈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30(A02):66-69,75
本文采用无井LOG反演的地震速度信息,结合地质和测井资料预测了砂组级别的储层厚度和物性参数在断块内部的分布。预测结果在用于开发方案设计和储量计算中,得到了开发井网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王场油田北区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Jason地震反演软件对王场油田北区储层进行横向分布预测。储层横向预测的关键是波阻抗反演,波阻抗反演综合利用了地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是预测描述油气藏行之有效的方法,各种基础资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反演精度。文中综合研究多种资料,以波阻抗反演得到的砂体分布范围为依据,预测、寻找各油组、砂组、储层有利的含油气区;在预测的有利区范围内隐藏着岩性尖灭或构造圈闭油藏,这些地区可作为今后滚动开发的优选地区,也是今后扩展油气勘探新领域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K区块沉积环境以三角洲和滨湖沼泽为主,主要沉积为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系地层,储层薄、横向变化快,且煤层对地震勘探的影响较大。地震资料常规反演方法及流程难以对薄砂岩储层实现有效预测。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了一套针对该区薄砂岩储层预测流程,有效实现了对薄砂岩储层分布范围及储层物性特征的预测。首先,通过对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解释岩性的敏感参数,建立岩性解释模板;其次,利用地震波阻抗贝叶斯反演遗传算法以及云变换伽马属性预测技术,得到波阻抗及伽马数据体;最后,综合利用波阻抗和伽马数据体,结合岩性解释模板,实现对储层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储层预测的地震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山岩是油气的高产储层,但其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成层性差,复杂的地质、地震条件使得寻找火山岩有效储层成为勘探难题.选取合适的叠后地震反演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火山岩有效储层分布范围,从而提高解释人员对火山岩有效储层和致密层的分辨能力.实践证明,测井-地震联合密度反演是定量预测火山岩有效储层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拟波阻抗换算法和高斯配置协模拟法相结合的密度反演有助于提高地震资料识别油气储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B油田主要油藏类型为在复杂断块、断鼻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储层发育程度低,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要储层类型,单砂体厚度薄,储层横向变化快,砂体叠合程度差,纵向上油气水关系复杂.针对上述开发难点,在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和属性综合分析技术进行储层预测,采用地震地质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的...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储层地震反演预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里格气田二叠系气藏属非均质性极强、低孔、低渗的河流—三角洲砂岩岩性气藏,有效储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由于砂岩储层岩性圈闭本身的复杂性,常规反演与解释技术难以满足对苏里格地区二叠系砂岩储层预测的需求,为此,提出利用随机地震反演技术来预测苏里格二叠系砂岩储层的分布,通过对苏5区块2005年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解决苏里格地区二叠系砂岩储层预测中遇到的困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价值,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反演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纵波资料在裂缝检测、流体识别和岩性判别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逐渐兴起。而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尚不完善,尤其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技术,系统研究的还很少。通过钻、测井资料与地质资料的结合完成多分量地震资料层位对比、追踪,在此基础上开展裂缝预测、孔隙度预测、密度反演及纵横波联合反演、属性提取与分析等工作,然后综合上述成果完成岩性识别和含流体检测等储层预测工作。该方法在GA地区二维三分量资料的储层预测中能准确预测孔隙度值、正确识别和判别出裂缝分布、岩性及含流体性,为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解释流程。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锦612复杂断块油藏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浊积砂砾岩储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纵、横向非均质性都很强。在油田开发阶段,地质工作者的任务是对油藏及其参数做出预测,落实储层横向变化特征,搞清油藏的非均质性特征,降低开发井部署风险。常规地面地震方法难以精确地用于落实井旁精细构造和预测岩性、储层横向变化。介绍了VSP(垂直地震剖面法)技术的基本原理、零偏和非零偏两个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以锦612-22-36和锦612-8-20两口井为例阐述了VSP资料的应用情况及效果。VSP技术大大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剖面与地质层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准确地落实了锦612断块北部、西部断层的位置,搞清了储层在北部、西北部方向上的分布特征,为锦612断块油田扩边挖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反演是岩性和隐蔽油气储层勘探的关键技术,其技术方法众多,且各具特点。模型约束非线性反演具有良好的垂向分辨能力,井分布均匀且资料齐全时反演精度高;当井距过大或井资料较少时,砂体横向展布受已知井约束,反演效果较差。概率密度函数求取的测井随机约束反演是基于地震的波阻抗反演,其纵向分辨率接近地震分辨率,其优点为不完全受井约束。根据岩性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需求和具体地质特征,运用基于模型约束非线性反演反演来预测小层单砂体,运用测井随机约束电阻率反演进行砂岩厚度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家岗油田王43断块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含水高、开发矛盾突出、地质基础薄弱,下一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工作迫切需要可靠的精细地质模型。针对其断裂系统复杂的油藏地质特点,综合应用多项关键技术,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缺乏对比标志的地层对比技术、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精细油藏类型划分以及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该研究结果为王43断块后续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发工作的深入,渤海油田加大了古近系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力度。但这类油藏受多条断层影响,平面上被分为多个断块,使油田的构造和油气水分布复杂化,因此断裂系统的精确解释直接关系到该类油田的成功开发。J油田位于渤海油田辽西低凸起北端,油田内部主要存在近南北走向和近东西走向两组断裂,相互交错,致使油田内部地质条件错综复杂。结合渤海复杂油气藏开发实践,利用地震正演、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地震资料解释的一些难点进行了探讨,较好地解决了制约J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的一些关键问题,有利地指导了该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整体属于复杂小断块油田,储集层平面展布形状对开发井网部署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储量的品位,现有油藏分类研究未能针对性地全面考虑。以复杂性科学研究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综合考虑储集层物性、分布形状及流体性质等因素,采用权重评判计算方法,构造了一种动静态结合、量化的油藏分类评价方法。该方法首次将储集层平面展布因素考虑到复杂小断块油藏分类评价中,结果表明,储集层平面展布不但对复杂小断块油气田油藏分类影响较大,而且提高了油藏分类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认识含油气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前提下,油气成藏的模式是寻找油气勘探切入点的关键。潜江凹陷周返断裂带大多数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周返地区与断层配置的构造斜坡带上。其中潜三、四段烃源岩厚度最大,生油指标高、成熟度好、生油潜力大,是主要的油源层段;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为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储集空间;蒸发岩类是潜江凹陷内最理想的区域性盖层;潜江组地层中有规律展布的断层发育带使得大面积分布的含油岩性在侧向经断层、构造的封挡形成多个有效的复合圈闭。周返断裂带主要形成2种岩性油藏:在单斜背景上砂体上倾尖灭,形成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或在断鼻或背斜构造背景上,河道砂体受断层切割形成断层 岩性油气藏或构造 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
云露  邓尚 《石油学报》2022,43(6):770-787
在走滑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成像测井、试井和生产动态资料,探讨了顺北油气田顺北1号、顺北5号、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的分段差异变形对规模储集体发育和油藏分布的控制作用。顺北地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在几何学、运动学及活动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具有"一带一世界"的特点。其中,顺北1号断裂带在三维工区内发育9个左阶斜列展布的几何分段,分段间均发育叠接拉分段;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以发育压隆段—平移段为主,中段以发育平移段和分支断裂为主,南段发育"两侧地堑断面+中部主走滑断面"复合构造样式;顺北4号断裂带在三维工区内呈"S"形展布,根据走向变化可划分北段、中段和南段,具有"南北挤压、中部拉张"的分段结构特征。顺北地区走滑断裂的内部结构受断裂活动强度控制,随着活动强度增大,碳酸盐岩断裂带内部结构由发育程度较低的裂缝带逐步演化为发育程度较高的破碎角砾带-裂缝带,储集体规模也逐渐增大。顺北1号断裂带的断控规模储集体分段发育,不同分段的储集体内部结构差异明显且多不连通,同一分段的储集体相互连通,具有"一段一油藏"的特征。走滑断裂的差异变形控制了油气差异成藏,其中,受控于晚期活动"北强南弱"的差异,顺北1号断裂带北部分段井组的气油比普遍大于南部井组;顺北5号断裂带南段的中部主走滑断面直接沟通烃源岩层,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特征,而地堑断面未直接沟通烃源岩层,其钻揭的储集体与油气藏规模远小于中部主走滑断面。走滑断裂的断面具有垂向非均质性,受断面活动强度和地层能干性的控制,同一断面不同深度的靶点钻遇储集体的规模差异显著,具有"一点一规模"的特征。研究结果深化了对塔里木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差异变形特征的认识,可为走滑断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评价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an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such a reservoir by waterflooding. Laboratory analysis of reservoir oil shows that the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for CO2 drive in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29 MPa, lower than the 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of 34 MPa, so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s miscible driv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gas injection is less than that for waterflooding, and the recovery by gas drive is higher than waterflooding. Furthermor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hydrocarbon gas, and the oil recovery by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higher than that by hydrocarbon gas displacement, so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欢北杜家台油层开发效果,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对欢北杜家台油层60个四级断块进行了分类评价和潜力分析,对全区目的层段地层、构造、沉积微相、油层分布特征及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优选潜力断块区,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进行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对同类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个油藏的断裂系统往往需要结合动、静态资料才能最终得到落实。针对鸟尔禾油藏利用地震资料获得的2套差异较大的断裂系统,通过应用地层水资料分析法、压力温度系统分析法和注采系统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对2套断裂系统各自特点的详细研究,核实工区内主要存在3组断裂,落实了各断裂的分布及产状特征,建立了油藏微构造模型,上述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区地质模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复杂小断块综合研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胡庆油田低幅度构造油藏和小断层遮档形成的微构造油气藏等复杂小断块油气藏识别难度大,滚动勘探开发风险高的特点,基于地震、测井等资料,应用全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地震相干体断层识别技术、重复地层测试(RFT)和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量(HDT)综合应用技术,综合分析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复杂小断块特征,形成了一套复杂小断块...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在上奥陶统覆盖区的非暴露条件下,沿走滑断裂发育大量缝洞储集体。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数据,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沿深大断裂带的断面发育且受溶蚀改造的大型洞穴或断面空腔,其次为断裂破碎带内的砾(粒)间缝、砾(粒)内缝、高角度构造缝以及伴生的溶蚀孔洞。储层受通源主干走滑断裂带控制,横向非均质性强,但纵向连通性好,断裂面是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主干走滑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且断裂带内部结构复杂,发育交织的多重断层核部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展布。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储层最主要的改造流体以通源走滑断裂导致的上行深埋成岩-成烃流体为主,局部存在热液流体成岩改造特征。通源走滑断裂贯穿了层序界面、岩性界面以及热液流体运移界面等多套具备储层物质基础的地层,形成了顺北地区纵向连通性强,横向可延展的规模储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