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降低机体的表面结构振动和噪声辐射,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495型柴油机机体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并对机体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通过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得出机体的固有振动特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梯形加强板结构,使其固定于机体油底壳法兰底部。计算结果表明,铝制加强板能提高机体裙部刚度,抑制机体裙部的开合振动,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总结6135柴油机机体刚度测试和试验模态分析,揭示了机体结构刚度、表面振动与辐射噪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改善和降低类似6135柴油机隧道式机体的结构和噪声辐射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俞明  刘永滨 《内燃机学报》1992,10(2):123-128
本文论述了内燃机机体辐射噪声的计算方法.先将机体简化为有限元模型,再计算机体在实际工况下的表面振动速度均方值及辐射效率,最后得到了表面噪声分布图.通过对?Q 6100汽油机机体辐射噪声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二者结论比较一致.从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设计低噪声机体提供了较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结构动态特性修改及灵敏度分析减小机体振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机体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建立了用于机体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机体振动模态及结构刚度的分布变化规律,将矩阵摄动理论及灵敏度分析方法应用于机体动态特性的修改之中,确定影响机体各阶动态特性的结构参数及其位置,优化结构动态特性,使得针对某一频率的减振降噪成为可能,文中对机体结构动态设计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仿真计算为主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应用于产品结构设计的日益成熟,仿真技术对发动机油底壳的表面辐射噪声预测分析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根据油底壳实体模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了主要振动位置,利用ANSYS谱分析得到了表面振动位移,采用直接边界元法利用LMS Virtual.Lab软件分析了油底壳外场辐射噪声,并探讨了油底壳含油量及肋板结构对辐射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复声强法和模态分析法研究内燃机表面噪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利用复声强法测量内燃机表面噪声场分布,对各测点声压值进行了频率分析,结合内燃机表面覆盖件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确定部分覆盖件主要由于共振产生了较大的表面辐射噪声,通过改变覆盖件结构改变其自振频率,达到了降低表面辐射噪声的目的,结果证明,通过结构参数的改变来降低表面辐射噪声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改进的响度理论,采用等效矩形频带代替特征频带以提升特定频段内的响度精度,并考虑了耳蜗的声传递函数以增强响度结果与人耳听觉的关联度.基于改进的理论提出了内燃机辐射噪声响度的仿真与优化流程,采用有限元法、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和边界元法分别研究了4缸柴油机机体的模态、振动响应和结构辐射噪声,结合MATLAB编程得到噪声响度.完成了机体的结构优化,使其噪声响度在分析频域内得到了下降,并铸造了新机体.机体优化前后的柴油机台架试验结果显示,整机噪声响度也有明显下降,验证了响度理论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S385型柴油机机体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有限元分析.采用兰索斯法计算出了机体前十一阶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通过振型分析找到了机体刚度的薄弱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措施,为机体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ZH195型柴油机机体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有限元分析.采用兰索斯法计算出了机体前十五阶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通过振型分析找到了机体振动的薄弱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机体结构的改进设计及其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轴承力作用下的多缸内燃机机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某 4缸柴油机为例 ,在建立机体实体模型及机体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多缸内燃机机体各部位在曲轴主轴承力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内燃机机体裙部不同部位及各缸缸套不同部位的结构动力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 ,对机体各部位结构动力响应与机体结构模态特征、噪声辐射间的关系以及机体结构振动对缸套与活塞之间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从而为多缸内燃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机体结构设计减小表面振动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俞明  黄榕清 《内燃机学报》1997,15(3):354-358
本文利用所建立的机体动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机体的动态特性,并得到了试验的验证。通过改变机体表面局部刚度,对减小机体表面振动响应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曲面机体结构对振动响应的影响,为设计低噪声机体提供了设计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缸体瞬态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动机缸体结构复杂,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交变激振力作用的特点,建立了较详细的缸体瞬态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缸体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动态强度变化历程。得出:缸体与缸盖及变速器相连的紧固螺栓孔周围的整体应力水平较高,但随发动机工作负荷变化的波动量较小;缸体主轴承座周围动态应力和变形成分较高,且随发动机工作负荷变化的波动量较大;而缸体两侧壁的动态变形和应力与静态变形和应力水平较低。研究表明:在建模时考虑活塞和曲轴对缸体的接触作用,合理简化缸体结构,准确深入揭示工作过程中缸体的动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为缸体动态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柴油机表面振动速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确定了柴油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并分别测量了其表面振动速度,分析了各部件的振动特性,通过表面振动速度计算了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辐射的声功率和它们对总噪声的贡献量,得到了各主要噪声源的大小排序,从而识别出了该柴油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最后提出了为改善柴油机整体噪声辐射水平应采取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量柴油机表面振动速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确定了柴油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并分别测量了其表面振动速度,分析了各部件的振动特性,通过表面振动速度计算了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辐射的声功率和它们对总噪声的贡献量,得到了各主要噪声源的大小排序,从而识别出了该柴油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最后提出了为改善柴油机整体噪声辐射水平应采取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噪声源的识别是控制发动机噪声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办法是用仪器分别测试噪声源,测试办法复杂,仪器多。文中首次提出了,根据发动机的混叠噪声,用盲分离算法可识别出发动机的外部噪声源。用两个试验验证了新办法识别噪声源的有效性,且测试的仪器少。  相似文献   

16.
对基于表面振动测算汽油机辐射噪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学关系进行探究,并以此理论为基础设计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然后对一台四缸汽油机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得到了表面振动速度,估计计算出发动机整机声功率和各部件的噪声贡献。实验表明测算噪声结果准确度较高,证明该方法能可靠有效地测得汽油机的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机体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ZH1105WG型单缸柴油机机体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并以柴油机气缸燃气压力及运动部件惯性力为主要因素确定了机体的激励力。在此基础上,对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振动响应计算,从而为机体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四缸龙门式柴油机气缸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从某四缸龙门式柴油机气缸体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振动响应进行分析,采用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通过有限元、多体动力学手段研究柴油机在额定工况下,以气缸燃气压力、活塞侧压力和主轴承作用力为主要因素,确定了柴油机所受的激励力,利用模态叠加法对柴油机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计算,得出了额定载荷下的整机振动烈度,并与整机振动烈度的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