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锌精矿中锌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社红 《云南冶金》2009,38(5):52-54
建立了锌精矿中锌测定的新方法。对共存离子的影响、掩蔽剂的选择、掩蔽剂的用量以及锌标准加镉同收实验、样品加标回收实验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5—6的溶液中选择碘化钾为掩蔽剂,碘化钾的用量大于5g镉才能掩蔽完全,锌标准加镉回收实验当镉量小于5mg时锌回收率达99.9%~100.9%,样品加标回收实验锌同收率在98%以上。该方法适用于锌精矿及含镉锌矿中锌的测定,结果与借助极谱仪测定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高含量锌的分析方法。试样以盐酸、过氧化氢溶解,用硫酸钾和氯化钡沉淀分离Pb,用氟化钾掩蔽Sn~(4+)、Fe~(3+)、Al~(3+),用硫脲掩蔽Cu~(2+),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以二甲基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得的结果即为锌含量。采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精密度实验,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7%~0.20%。该方法应用于4个黄铜标准物质中高含量锌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结合本地区锌精矿的特点和生产实际需求,在参考锌精矿测定锌量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锌精矿中锌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试样经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分解后,氟化氢铵消除硅,铅生成硫酸铅沉淀,过硫酸铵氧化锰成二氧化锰沉淀,饱和氟化氢铵掩蔽三价铁,硫代硫酸钠掩蔽铜,氟化钾掩蔽铝,碘化钾掩蔽镉,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定结果即为锌量。该方法无需沉淀过滤分离铁,避免了氢氧化物铁沉淀对锌的吸附和包裹,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更好的满足了生产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铬黑T光度法快速测定石灰石中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采用铬黑T光度法测定石灰石中镁。试样用酸溶解,以钨酸钠消除钙的干扰,用三乙醇胺-四乙烯五胺混合掩蔽剂掩蔽Al3+,Fe3+等干扰离子,在pH10.5的氨性缓冲溶液中,Mg2+与铬黑T生成可溶于水的酒红色络合物,在52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1.2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其加标回收率为98.4%~101.6%。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EDTA滴定法相符。  相似文献   

5.
示波极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镉和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硫脲作铜的掩蔽剂 ,在磷酸二氢钠的弱酸性介质中 ,同时掩蔽铁 ,以示波极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镉、锌的含量。测定结果与ICP光谱法的分析结果相符。对样品进行精密度检验 ,相对标准偏差 (RSD ,n =5 ) <5 %。  相似文献   

6.
李颜君 《冶金分析》2014,34(7):47-50
依次加入15 mL盐酸、15 mL硝酸溶解样品,在加入氯化铵的情况下,形成了锌胺络合物,然后在水中快速冷却,用沉淀分离方法分离铁、锰、铅等共存元素。在pH 5.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用饱和硫脲、抗坏血酸和氟化钾溶液掩蔽Cu2+、Hg2+、Al3+、Ca2+等离子的干扰,最后,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出锌的含量。试验发现,采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代替国标法的盐酸、硝酸、硫酸溶解样品,溶样较快;此外,两种方法溶解样品后都需要沉淀分离干扰元素,其中国标法采用的热液过滤可减免移液过程,但溶样和煮沸时间过长,实验方法采用冷却过滤避免了二次过滤,从而简化了分析步骤。精密度试验中,两个标准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3%和0.12%(n=10);采用国标法和实验方法对不同的锌精矿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EDTA滴定法测定镁-锌-钇三元合金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连续快速测定镁-锌-钇三元合金中各主体成分的方法。控制溶液pH值为5.0~5.5,先以EDTA滴定镁-锌-钇三元合金中的锌钇合量,再在pH值为9.0~9.4时,通过氨水沉淀分离钇后滴定锌的含量,滴定时加入三乙醇铵掩蔽主要干扰元素铁。采用所确定的分析方法对多种组分的三元合金样品进行测定,Zn∶Y∶Mg=3∶1∶96时RSD小于3%,Zn∶Y∶Mg=6∶3∶91时RSD小于2%,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0%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随着锌资源的日益枯竭,锌精矿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化,准确测定锌精矿中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盐酸-氟化铵-硝酸-硫酸-高氯酸溶解样品,在盐酸(1+5)的介质中,用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镍、钴、铁、锰、铝等,用氨水-氯化铵溶液洗脱Zn2+,在分离杂质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氟化铵掩蔽残余的铁,硫代硫酸钠溶液掩蔽微量铜,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锌、镉合量,扣除镉量即为锌量,建立了离子交换分离-Na2EDTA滴定法测定含镍钴锌精矿中11%~62%锌的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在3种典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上,不同酸度下的分配系数Kd,最终选择了在D296型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盐酸(1+5)介质中进行离子交换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少量NH+4的存在不影响Zn2+的吸附,离子交换柱柱高为30 cm时吸附损失率小于0.10%,样品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的流速为8~10 mL/min时工作效率较高,吸附损失率低。方法用于测定3个含镍钴锌精矿样品中锌,测定结果与使用氢氧化钠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及丁二酮肟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6%~5.6%。  相似文献   

9.
随着锌资源的日益枯竭,锌精矿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化,准确测定锌精矿中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盐酸-氟化铵-硝酸-硫酸-高氯酸溶解样品,在盐酸(1+5)的介质中,用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镍、钴、铁、锰、铝等,用氨水-氯化铵溶液洗脱Zn2+,在分离杂质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氟化铵掩蔽残余的铁,硫代硫酸钠溶液掩蔽微量铜,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锌、镉合量,扣除镉量即为锌量,建立了离子交换分离-Na2EDTA滴定法测定含镍钴锌精矿中11%~62%锌的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在3种典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上,不同酸度下的分配系数Kd,最终选择了在D296型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盐酸(1+5)介质中进行离子交换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少量NH+4的存在不影响Zn2+的吸附,离子交换柱柱高为30 cm时吸附损失率小于0.10%,样品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的流速为8~10 mL/min时工作效率较高,吸附损失率低。方法用于测定3个含镍钴锌精矿样品中锌,测定结果与使用氢氧化钠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及丁二酮肟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6%~5.6%。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铝合金中镁含量的快速测定。在不需分离的情况下,采用DDTC、盐酸羟胺、三乙醇胺联合掩蔽剂,掩蔽大量的铝及铜、铁、锰离子,在pH=10的缓冲液中以络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兰色为终点。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合于铝合金中各种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聚氧乙烯特辛基酚醚(TritonX-100)微乳液存在下,百里香酚蓝与锌(II)形成稳定的橙黄色络合物,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锌(II)的方法。实验表明,当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时,锌(II)质量浓度在0.1~0.7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80。方法检出限为0.01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4×104 L·moL-1·cm-1。加入柠檬酸钠-酒石酸钾钠混合掩蔽剂掩蔽Fe3+、Al3+,加入铜试剂掩蔽Cu2+、Cd2+、Pb2+。方法用于水中痕量锌(II)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和3.4%,加标回收率为98%和105%,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据文献论述,抗坏血酸有显著的还原性,可将许多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状态,当pH值在1~2.5时能将Fe~(3+)、Hg~(2+)、Ca~(2+)还原为Fe~(2+)、Hg~+、Cu~+,pH值为3.5~4时,可将多种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状态,如Mn~(7+)还原成Mn~(2+),还可将Ag~+、Au~(3+)、Hg~(2+)还原为元素态,当pH值为4~5时,可还原As等元素,在此酸度下用他去除溶液中氧的效果也很好。 为应用抗坏血酸的上述性能,以掩蔽对测定氧化铜粉中锌的干扰而作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本法去除干扰  相似文献   

13.
铜合金中测定锌,一般都采用抗坏血酸及氰化钾作掩蔽剂。为了避免使用剧毒化学试剂本法采用电解分离铜铅,电解液用氟化物、硫脲络合铁、铜、银等干扰离子,以硫氰酸盐萃取分离——EDTA络合滴定,取得了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的良好效果。同时又能连续测定铜合金中铜、铅、锡、铝、铁、砷、锑、铋等元素。  相似文献   

14.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铜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的铜和锌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一种连续测定黄铜中铜和锌的简单方法。通过硫代硫酸钠对铜离子的配位掩蔽,在pH 5.5时,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锌,根据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得到锌的含量;同时以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铜和锌,根据滴定铜和锌与滴定锌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差值,得到铜的含量。方法应用于黄铜标准物质中铜和锌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对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得到铜和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0.55%(n=10)。  相似文献   

15.
目前,EDTA滴定法测定碱液中锌含量已经应用于碱法炼锌工业,碱液中锡含量多采用碘量法测定;而EDTA滴定法联合测定碱液中锌和锡的研究应用较少。试验提出了以EDTA滴定法联合测定碱液中锌和锡,同时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碱液中游离碱。EDTA滴定法是以EDTA为螯合剂,络合碱液中锌和锡,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缓冲液调节溶液pH值至5~6,以氟化铵作为锡的释放剂,将锡解蔽、释放,以硝酸铅反滴即可求出锡含量,同时根据硝酸铅的差值即可求出碱液中锌含量。酸碱滴定采用双指示剂法,用锡含量和消耗盐酸量即可求出游离碱(以氢氧化钠表示)。按照实验方法测定碱液中锌、锡和氢氧化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不大于2%;加标回收率为94%~99%。  相似文献   

16.
提出用氨水—氯化铵一次沉淀分离铁、铝等,以β-DTCPA掩蔽铜、镉、镍、钴、铅,EDTA络合滴定锌,然后用盐酸溶解氢氧化物沉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在氢氧化铁沉淀中的锌含量,从根本上克服了大量胶凝状氢氧化物沉淀对锌的吸附影响.经过大批量出口商检样品的测试考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彭钦 《冶金丛刊》2013,(2):31-32,41
针对传统的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时间长、准确度不高等特点,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在pH为3~4时,以NH4F作掩蔽剂(锰含量大于6%加六偏磷酸钠直接测定)快速测定合金钢中镍的含量。此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不必预先分离,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的铝合金中镁的快速测定不需分离,采用DDTC、盐酸羟胺、三乙醇胺联合掩蔽剂掩蔽大量的铝及少量的铜、铁、锰离子,在pH10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标剂,用EDTA滴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铝合金中镁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含高铅高镉(wPb≥10%、wCd≥5%)的含锌试料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铅采用生成硫酸铅沉淀的方式定量分离,镉采用加入碘化钾掩蔽消除干扰,然后用Na_2EDTA滴定锌含量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结果。此方法用于锌冶金工艺过程中含高铅高镉的锌焙砂、氧化锌粉以及综合回收得铅渣、净化系统中铜镉渣试料中锌含量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湿法炼锌产生的副产品镉团含有较高含量的锌、铅、铜等杂质,对滴定法测定镉产生干扰;即使分离杂质后再直接滴定,其终点突跃也不明显;而使用返滴定-置换滴定法时,碘化钾置换镉后溶液的pH值难以控制,且需要预先分离铅,步骤繁琐。为了建立一种适合测定镉团中镉含量的方法,实验首先采用酸分解样品,再使用EDTA滴定法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镉团中锌、铅、镉。在pH 5.5~6.2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以硫脲掩蔽Cu2+的干扰,用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络合锌、铅、镉;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返滴定,测得结果为锌、铅、镉合量(以锌记)。再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别测定锌、铅的含量,以锌、铅、镉合量扣除锌、铅的量即为镉量。实验发现,对于镉团化学成分分析,大称样量才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使用AAS测定锌、铅含量时不受体系中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用于测定镉团中锌、铅、镉,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69%~1.2%、0.65%~1.6%和0.11%~0.12%;结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及返滴定-置换滴定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