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储气库冬季调峰双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冬季天然气的消耗量决定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动态采出量.由于储库地质构造的非均质性以及储层存储和传输流体能力的不同,若库内各单井的采出量不合理,可能导致局部压力降过大,降低储层原有的渗流特性,使岩石骨架上覆压力增高过猛,底水锥进.通过所建立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注采动态数学模型,分别以储库最大采气量和最小地层压降为目标函数,以库内各井采出量为优化运行变量,并建立相应约束条件,利用系统动态模拟与多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在各个单目标优化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建立了储库冬季的最佳运行模式.实例计算表明:多目标优化结果综合了储库运行过程的各种要求,比单目标优化更经济合理,为实际地下储气库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垫层气与工作气混合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建筑是调节城市用气不均衡性、平抑供气峰波动的最合理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储气库进行注采动态运行时,避免注入气与垫层气发生混合是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分别建立三维两相渗流模型和三维气体扩散模型,采用跳跃式的求解方法,首先求出库内各点瞬态压力分布,再根据达西定律确定出速度分布,最后通过求解三维气体扩散数值模型,可动态的确定垫层气的需求量和注采天然气所需的最佳储气压力,残存气与储存天然气的混合而导致的回采气体浓度的变化,为保证储库满负荷的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制的JHN—100型Φ43mm气密封检测测井仪以近、远计数率曲线变化幅度的半幅点作为气水界面,通过24 h气水界面累计变化量来判断腔体密封性.对多储气井进行测量得知,JHN-100型Φ43mm气密封检测测井仪不仅可以进行小孔径管柱带压力测井,还能精准监控套管外气液界面深度,有效解决地下储气库井腔体密封检测问题.该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下储气库注气方案综合评价涉及因素较多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包括注气井数量、注气井层位、注气井注气能力、系统单位电耗、机组效率等9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评价值,并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各方案总评分,确定出最优注气方案。笔者以国内某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为例,对同一注气量工况下的各注气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储气库注气方案的优选。优选结果与现场使用方案一致。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使用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使得注气方案评价更加客观、准确、可靠,对地下储气库最优注气方案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与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沁水盆地枣园区块煤层气井产出水的分析测试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对比方法,系统研究了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成份特征、类型、成因机理及其与煤层气井产能的关系.根据水化学成份变化规律将产水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污染成份大量排出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分析产出水具有富集碳酸氢根离子、缺少硫酸根离子和钙镁二价阳离子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在相近的产水量条件下,水的矿化度、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越高,煤层气井的气产量越高;当产出水矿化度低于1 000 mg/L、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于600mg/L时,基本不产气.利用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的分析成果可以进行煤层气井产能的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6.
深井气井试油合理测试时间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油是确定气井产能大小的最直接方法,测试时间是否合理,将影响测试得到的数据,从而影响产能的准确确定。根据深井气井的特点,研究了深井气试油合理测试时间的确定方法、确定的原则和合理测试时间确定应考虑的因素,从多个方面研究了深井测试合理时间的计算,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这些研究对深井测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M与N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与流体特点,分析二项式产能方程异常的原因,并进行校正,有效建立了24次产能测试中的21个产能方程,计算无阻流量介于(3~192)×104m3/d,大部分气井为中、高产气井.建立了测井解释渗透率与试井解释渗透率之间、试井地层系数与无阻流量之间、合理产能与无阻流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最小携液量图版,确定技术上合理的产能.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调整合理产量,为方案设计、生产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Warren-Root双孔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枯竭裂缝性油藏型储气库运行过程中,压力反复升降使介质发生不完全可逆变形对储气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建立考虑介质变形的枯竭裂缝性油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算例分析表明:随储气库运行时间的增加,考虑变形的储气库压力和注气井井底流压逐渐升高、孔隙度和渗透率逐渐降低;而未考虑变形的储气库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注气末井底流压基本保持不变;在模拟储气库运行4年后,考虑变形计算的储气库压力比未考虑变形储气库压力高1.2 MPa,注气井井底流压高2.96 MPa,孔隙度是原始孔隙度的0.96,渗透率是原始渗透率的0.87,由此可见裂缝性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地层变形不能忽略,建议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矿场应用和理论研究时考虑裂缝变形对储气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边水驱气藏中气井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边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受到边水能量大小的影响,研究边水能量大小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在气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水驱强度来表示将边水能量的大小,定义水驱强度为侵量与气井产量之比,建立了考虑水驱强度影响情形下,气井定井底压力生产时,边水驱气藏中水驱气瞬时渗流的数学模型,在获得数学模型的解后,作出了边水驱气藏中气 井产量变化关系曲线,研究了水驱强度及气水流度比对产量变化关系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井产量受到水驱强度及水流度比的影响,为分析边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庆油田储气库的地质资料, 结合不同尺寸油管流体压力损失、 携液能力、 抗冲蚀能力等因素, 优选出了合理的油管直径。预测了储气库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 给出了最优的水合物抑制剂加入配方及用量。研 究结果表明, 天然气注采能力随着油管直径和井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5 0. 8mm 及以上尺寸油管能满足储气库注采 气量要求。压力损失随着注采气量的增大而增大, 但随着油管内径的增大而减小。6 3. 5mm及以上尺寸油管的压力 损失较小。综合分析选用6 3. 5mm油管较为合理, 同时可避免冲蚀和井底积液产生。在储气库运行条件下, 油管内 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 推荐采用加入抑制剂方法防止水合物生成, 抑制剂采用甲醇和乙二醇体积比2∶3的复配体 系, 用量为0. 0 3m3/ d。  相似文献   

11.
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的优选是根据工程设计原则,从所提供的预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地下储气库的设计方案涉及因素较多,属于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结合密切值法对各个方案与理想方案逼近程度的计算,实现方案优劣排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之中,AHP-MCZ方法能从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确定出最优设计方案,为设计者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储气库方案优选模型,并将所建立模型与 AHP (层次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模型、改进的AHP(层次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模型、信息熵-灰关联分析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既考虑主观影响,又考虑客观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借鉴密闭压力容器的静力学分析方法,针对国家储气井的特点建立三维模型,对储气井井体的内表面腐蚀面积,以及腐蚀深度对储气井的应力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储气井的设计选材与日常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推广CNG汽车的应用与加气站储气安全提供保障;并为减少储气井造成的潜在危害和减少城市安全隐患及污染控制等提供技术条件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混凝土桩储热技术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高效开发与利用地下热能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建立长春某别墅建筑太阳能混凝土储热桩系统的Revit模型,利用Revit模型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可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技术改革使建筑成本降低,从而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posal for an experimental salt cavern in offshore ultra-deep water for CO_2 abatement, including the instrumentation plan and well conceptual design evaluated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 application.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applie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ssociated with field experimentation t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underground potash mine at the State of Sergipe in Brazil. This knowhow allowe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everal salt caverns for brine production at the State of Alagoas in Brazil and to the drilling through stratified thick layers of salt of the pre-salt reservoirs in Santos Basin. Now, this knowledg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onshore and offshore salt caverns opened by dissolution for storage of natural gas and CO_2. The geomechanical study,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offshore giant salt caverns of 450 m high by150 m in diameter, shows that one cavern can store about 4 billion Sm~3 or 7.2 million tons of CO_2.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iant cavern, which will be the first gas storage offshore in the world, it has been decided to develop an experimental one, with smaller size, to obtained field parameters. The experimental cavern will allow the calibration of parameters to b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alysis of the cavern and well for storage of natural gas which is rich in CO_2 under high pressure.  相似文献   

16.
Owing to perfect impermeability,dynamics stability,flexi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mode and strong adjustment,underground salt cavern natural gas storage is e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for short-term dispatch.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flow and heat transfer,dynamic mathematic models were built to simulate the injection and withdrawal performance of underground salt cavern gas storage.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variations of natural gas in gas storage were simulated on the basis of building models during withdrawal operation,and factors affecting on the operation of gas storage were also analyzed.Therefore,these models can provide theore-tic foundation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design,building and operation of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钻井、地震、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Petrel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功能模块,建立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并进行库容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北京市天然气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将完成兼有输气和储气功能的六环路高压A管道建设成环工程.对常用管道储气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选取参考长输管道末端储气量计算方法对六环路高压A管道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建设时期的储气能力进行分析,为北京市天然气储气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气调保鲜冷库是在普通冷藏库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功能的新型冷库。它由气密库体、气调、制冷、加湿、压力平衡以及自动检测控制等系统构成。通过对温度、湿度、O2、CO2等气体成分参数的控制,来抑制果蔬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保持果蔬的良好品质,延长其贮藏期。要充分发挥气调库的优势,其使用和管理要注意以下要点:及时有效的前处理、合理选择气调参数、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良好的空气循环、快进快调整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合型研究大学毕业传统毕业设计模式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根据近八年毕业设计实践及积累的经验,进行毕业设计大类划分,就近聘请长庆设计院等单位的高工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建立毕业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在2008级本科毕业生中试行,最终形成按大类进行毕业设计的一整套思路,实现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程序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