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学良  候红霄 《机电技术》2011,34(5):34-35,38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对某军用战斗部线型聚能装药切割器进行聚能装药射流形成、侵彻靶板过程的数值仿真,得到与试验结果相近的聚能射流形成和侵彻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侵彻深度误差为8.74%,验证了该模型和数值算法的合理性。在战斗部的设计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EFP战斗部侵彻钢靶目标的深度,设计了由铝-铜和铝-铁组成的两种典型双层EFP战斗部装药结构,并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这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复合型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配以相应的炸药装药进行试验研究,并对两种研究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证明,在双...  相似文献   

3.
某破甲弹聚能射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流固耦合数值算法,对聚能射流形成及侵彻混凝土靶板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聚能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三维流固耦合数值算法,对聚能射流形成及侵彻混凝土靶板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聚能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聚能杆式射流(JPC)对不同角度的移动靶的侵彻效果,发现一定的规律,为实验提供仿真基础,利用TrueGrid软件建立战斗部模型和不同角度移动靶模型,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侵彻不同角度的移动靶中,随着移动靶角度的增加,JPC的头部速度成递减趋势,对靶板的作用时间成递增趋势,刚穿透靶板时所形成的穿孔的开坑直径基本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串联战斗部前级装药的特点,设计出了4种结构的聚能装药。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半球罩、大锥角罩、双锥罩聚能装药和球锥罩的射流成型和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试验对球锥罩装药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球锥罩装药对混凝土靶板侵彻深度和孔径都比较合理,适合做双级串联随进战斗部的前级装药。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穿甲爆破弹战斗部结构对装甲靶板的破坏机理及侵彻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以靶板的层数参数为仿真变量,建立半穿甲弹及靶板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侵彻过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在靶板总厚度相同条件下,靶板层数越多,抗侵彻能力越差这一结论,为半穿甲弹结构的设计及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学清 《机电技术》2014,(3):47-49,52
传统对单兵破甲战斗部的科研数值模拟中,均未考虑加工和装配误差等因素,而在实际的军事应用中,加工和装配等误差必然对战斗部威力产生影响。为使数值模拟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依据某单兵反坦克破甲战斗部,在考虑药型罩加工误差的前提下,对不同战斗部起爆位置方案进行了相应模拟。结果表明,起爆点位置对射流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战斗邴破甲威力。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应用结果相吻合,也就是说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必须考虑各种误差因素,以使数值模拟结果能更加准确地反应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对单兵反坦克破甲弹生产过程的误差控制及数值仿真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常规钻地弹的侵彻深度,串联随进战斗部应运而生.掘进武器系统采用掘进装置结合前级聚能侵彻完成运载战斗部的任务.对前级聚能射流侵彻混凝土的过程和与侵彻相关计算进行了论述,最后采用LS-DYNA软件模拟了聚能装药金属射流侵彻混凝土靶的过程,得出了射流形成的过程以及相应的侵彻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级聚能装药能够有效地完成侵彻任务,保证了掘进装置的顺利工作,使主战斗部摧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进行靶场试验不能准确测得有限厚度混凝土靶的极限贯穿速度,针对这一问题,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100 mm穿甲爆破弹侵彻1 000 mm厚混凝土靶板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然后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出该弹靶模型的极限贯穿速度,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