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豆制品生产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制品生产废水培养为原料,通过对热带假丝酵母的培养,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被酵母菌吸收利用,从而使菌体获得大量繁殖,废水中残糖含量、残氮含量降低,实现豆制品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豆制品生产废水培养EM菌的适宜工艺条件.将复壮后的EM菌接种于pH 4.0的豆制品生产废水中,在30 ℃、137 r/min的摇床上发酵12 h,其菌体密度可达较大值,且废水中残糖、残氮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豆制品生产废水培养EM菌可使废水得以资源化利用,同时可降低废水的各项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3.
斯达油脂酵母发酵食品生产废水产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食品工业废水资源的再利用手段,在测定河南南阳地区的豆制品、啤酒和淀粉生产废水的基础上,分别以这些废水为培养基进行斯达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 1809)产油脂的摇瓶培养,从中筛选最适废水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初步优化工艺条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菌体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3种废水中,啤酒生产废水最适于斯达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其适宜发酵条件为废水自然沉降24 h、废水pH 6.5、接种量14%、装液量130mL、发酵时间120 h.按此条件,在28℃、120r/min的摇床下培养120 h,菌体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油脂系数和废水的COD降解率分别达到6.12g/L、3.24g/L、53%、14.9和69.7%,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4%、39.5%、12.7%、40.9%和13.4%.所产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高达68.99%,比对照高7.63%,说明利用啤酒生产废水培养斯达油脂酵母,有利用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积累.本试验结果为有效利用食品工业废水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油脂生产废水的产生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油脂生产中废水产生的途径、废水的成分以及废水的排放量,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及废水排放量的措施,如对生产工艺的控制,对高浓度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对低浓度生产废水的循环使用,对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再利用,提出油脂生产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针对豆制品生产废水排放的环境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滤膜污水处理法来处理富含蛋白质、油脂及碳水化合物的豆制品废水。方法利用细小孔径的超滤膜分级处理高分子量蛋白质,同时结合活性炭和沸石来去除Ca、Mg和NH4等物质,通过对工厂废水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生物滤膜污水处理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酵母生产废水代替清水用于酒精发酵前的糖蜜稀释,根据出酒率、残糖率2个发酵指标,驯养适于其生长的酿酒酵母菌种甘化Ⅰ号A,其优化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64h、培养基浓度29Brix、营养液0;pH值、温度等不变。此条件下的酵母废水用于正式的酒精工业大生产中被证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探索利用假丝酵母和皮状丝孢酵母混合发酵丢糟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对假丝酵母和皮状丝孢进行驯化培养的基础上,设定假丝酵母和皮状丝孢酵母的比例、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4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通过测定油脂含量,获得油脂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双菌发酵丢糟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假丝酵母和皮状丝孢酵母的比例为1:1,接种量为9%,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4d,在该条件下测得每1000g丢糟发酵物中油脂含量为21.14g.  相似文献   

8.
利用啤酒酵母处理豆制品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伟  唐明  仇敏 《中国酿造》2008,(6):71-73
介绍了以豆制品生产废水为培养原料,通过对啤酒酵母的培养,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被酵母菌吸收利用,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指标。废水中的SS、CODα、BOD5可分别降低至390mg/L、670mg/L和260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3.9%、94.5%和96.9%。酵母菌菌体获得大量繁殖,所获得的干酵母其粗蛋白含量达到了21.57%、粗纤维为12.84%,从而实现了豆制品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餐厨垃圾和废水为原料,利用油脂酵母和藻类联合培养生产油脂,结果表明油脂酵母Y1油脂产量可达16.9 g/L,餐厨垃圾和废水混合液中的COD、N和P分别为1500、37.8和3.2mg/L,此联合培养技术可用于生产油脂并去除餐厨垃圾和废水中的N、P和COD。  相似文献   

10.
酵母生产有机废水经过清净预处理,然后加入甘蔗糖蜜水解液和营养盐配制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发酵,并间断补料流加培养液异养培养,经过192h的发酵,可获得细胞密度41.26g/L、油脂含量40.86%的能源微藻,实现了利用酵母有机废水生产高密度异养培养油脂微藻,有效地实现酵母工业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和能源化转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大蒜废水抑菌活性和稳定性初步研究,为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大蒜废水的污染。方法:利用微量稀释法对蒜片加工废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耐药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当培养基中含有2.5%~3%浓度的大蒜废水时,能够明显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菌株的生长;并且大蒜废水经过70℃处理或者常温放置5 d后仍能保持抑菌活性。结论:大蒜废水具备代替抗生素作为家禽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同时实现大蒜废水的资源利用,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玉米油含蜡特性,即在低温脱蜡过程中,皂粒以晶核状态吸附蜡质结晶脱蜡,同时完成了一次脱皂。在脱色过程中,加入活性白土脱色,同时残余的微量皂被活性白土进一步吸附,达到了二次脱皂的效果。考察了碱炼油中含皂量、碱炼油中含水量、养晶时间和活性白土添加量对二次脱皂后脱色油中残皂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玉米油精炼脱皂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碱炼油中含皂量300 mg/kg,碱炼油中含水量0.4%,养晶时间24 h,活性白土添加量0.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脱皂,得到脱色油中残皂量为0.19 mg/kg,脱皂率为99.9%。新工艺脱皂效果更好,而且不经过水洗过程,无废水排放,符合节能环保的工艺要求,而且简化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大豆制品生产废水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霜  应铁进 《食品科学》2007,28(9):594-599
豆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文章阐述了从大豆制品生产废水中提取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豆制品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怀兴  朱华杰 《中国皮革》2006,35(17):40-42
阐述了皮革真空鞣制的原理和真空机制,分别对皮革在真空状态下常规鞣剂用量转动铬鞣、减量鞣剂转动铬鞣、常规鞣剂用量静置铬鞣、减量鞣剂静置铬鞣和废液循环利用铬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技术在铬鞣中的应用提高了Cr2O3的吸收率,可达75%以上,减少了铬的排放量,降低了污染;减量鞣剂铬鞣的Cr2O3的吸收率并没有降低;而静置铬鞣与转动铬鞣能达到相同的鞣制效果,但效率比转动铬鞣要低;废液循环利用工艺中,循环次数越多,总污水排放量减少的越多。  相似文献   

15.
将TH—AADY和糖化酶活化后用在特殊调味酒的丢糟中,利用了丢糟中的残淀、残糖和长期发酵的香味物质,可节约生产成本,保证口感,增加出酒率。大规模生产一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用于食品加工、屠宰废水处理的前置ABR双膜式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对该工艺的原理、结构、技术分析和示范实例介绍,充分论证了前置ABR双膜式生物反应器用在食品加工、屠宰废水处理项目中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使用效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李景彪 《中国皮革》2003,32(23):23-23
采用酶法堆置脱毛、剖酸皮、栲胶废液循环使用的工艺路线 ,能够彻底解决猪皮植鞣底革生产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Duffau蒸馏法对谷朊粉生产废水中的戊聚糖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Duffau蒸馏法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均达到分析要求,并且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谷朊粉生产废水中戊聚糖的含量为0.1938~0.2939g/100ml。  相似文献   

19.
电吸附技术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广付 《中国造纸》2015,34(3):6-10
介绍了电吸附技术的特点,设计了电吸附装置处理超滤膜产水和电吸附装置处理(超滤膜+反渗透膜)产水两组试验方案深度处理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电吸附装置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离子,也可以去除部分COD,解决重复使用超滤膜产水带来的离子积累问题,也可以解决反渗透膜浓水处理难题,探讨了电吸附技术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