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电梯》2005,16(10):16-17
2005年2月3日,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和通力集团合资,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通力拥有40%的股份,巨人拥有60%的股份。虽然距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相去20多年,时至今日国内合资企业也已遍地开花,但这些年合资公司的发展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合资不再是诱人的红苹果时,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和通力集团的合资,成为电梯业界谈论的焦点。就在与合资有关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之际,本刊记者专程就此访问了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江先生。  相似文献   

2.
平紫筱 《中国电梯》2006,17(6):46-47
每当说起电梯行业,我总能联想到汽车行业,因为两者的发展几乎走的是一条路——从最初的民族企业到最后的纷纷合资,同样是民族品牌艰难行进,同样是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现在自主品牌在汽车行业吵得沸沸扬扬,身在电梯行业的我,心也开始蠢蠢欲动,想在电梯行业小小地扇那么一把火,说一下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3.
田熙年 《中国电梯》1995,(1):7-10,17
分析了我国电梯市场情况,认为在2000年前我国保持高投资率,因而电梯市场仍以较高速发展。电梯行业发展速度将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还分析了入关后影响电梯行业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并对电梯行业今后发展提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走规模经济道路和建立国外市场体系等意见。  相似文献   

4.
《电梯工业》2014,(4):18-18
住宅小区电梯维修是一大难题,因电梯维修难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在上演。7月1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增设了电梯维修资金使用备用金制度,提取不超过专项维修资金总额的10%成立备用金,允许物业服务企业在发生电梯紧急故障时凭有关证明资料直接申请使用。《办法》设立的备用金制度,为电梯快速维修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姚泽华  李宁 《中国电梯》2006,17(19):33-35
电梯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施工验收的技术依据,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管理。由于我国电梯工业发展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前虽有一些标准,但水平较低也不成体系。80年代后随着电梯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合资企业先后成立,从国外引进了较先进的电梯和技术,也促使我国的电梯标准逐渐完善,并向国际靠拢和接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又根据我国电梯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电梯标准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与补充,使电梯标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陈文旭 《中国电梯》2007,18(22):63-65
近年来中国电梯市场持续发展,世界各大电梯制造商纷纷进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大型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巩固领先地位并稳健发展,必须建立明确而稳定的区域市场管理。通过对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不断提高区域市场的占有率,实现创造并保持整体市场的领先优势。种种因素决定大型电梯企业在国内市场必须走区域管理道路。那到底什么是区域管理呢?如何做好区域管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砚军  邓丽丽 《中国电梯》2006,17(18):16-19
他们与共和国的电梯事业一起成长,他们和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一起涌动,他们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电梯行业引进外资,跨国合作的时代变迁及其合资企业沿革的历史脉络,他们曾经是合资企业主抓经营、管理与技术的高层管理者,是电梯行业不可多得的资深专家。尽管,随着年轮增长他们不得不相继“解甲”,然而,或许是时代的呼唤,或许是行业的期待,或许是他们依依不舍,一生为之奋斗并且钟爱着的电梯事业,当然也不乏不甘颓废和寂寞,他们同心携手在电梯行业的沃野拓开了一条夕阳无限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梯》2006,17(8):45-45
借中国电梯行业滚滚发展之雄势.中国电梯内资企业蓬勃向上.近年来崛起了很多民族品牌。但是面对合资企业品牌的包围和围剿.电梯市场竟争的白热化.内资企业的品牌之路如何走.如何步入一条理性的轨道继续发展.内资企业的俊杰们开始认真的总结满写辉煌成就的昨天.思考企业进一步发展雄起的明天。也许视角不同.也许方向不同.但目标却是相同——振兴民主品牌,发展民族企业!  相似文献   

9.
朱承韵 《中国电梯》2005,16(8):30-31
回顾中国电梯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电梯市场经历了3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第1个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来自瑞士的迅达电梯在国内建立了第1家电梯合资企业,首次将外资品牌的概念引入中国,紧随其后,奥的斯、三菱等著名外资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电梯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第2个快速发展时期,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电梯市场更是进入了跳跃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电梯市场正在经历着第3次的发展浪潮,更多的电梯外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我们面临着一个品牌众多,甚至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电梯市场。  相似文献   

10.
边稳定 《中国电梯》2003,14(9):28-29
1 电梯业东强西弱。我国电梯工业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失衡,即东强西弱。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一个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带动东部电梯工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同时,国外大量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涌人东部地区,极大地推动和提高了东部地区电梯工业的发展进程,使东部成为我国电梯工业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夏学涛 《中国电梯》2009,(16):109-110
1980年,中国迅达——电梯行业第1个合资企业,开创了中国电梯工业发展的新纪元,转眼间已走过了30年,既而迎来中国电梯杂志出版第300期,在此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中国电梯))给我这次机会,与行业同仁一起回顾中国电梯工业飞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18日,巨人能力电梯有限公司广场上彩球纷飞,巨龙翻滚,把南浔如洗的晴空染得斑斓若醉。上午10时,在阵阵的礼炮和鼓乐声中,把芬兰通力集团和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巨人能力电梯有限公司开业盛典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朱瑞华 《中国电梯》2009,20(4):29-29
记者:合资品牌国产化推进过程,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朱:随着中国电梯市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整个电梯产业链的成熟,产能的增加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合资品牌为提升市场的竞争能力,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为降低产品成本,加快了国产化的步伐,同时造成全行业单位利润的快速下滑,使电梯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为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4.
党立波 《中国电梯》2005,16(18):16-18
7月8日,杭州航天万源稀土电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新时达电气有限公司合资签约仪式暨航天万源交流永磁同步电梯曳引机技术交流会,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电梯协会、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位客户嘉宾、电梯行业资深专家、上海市电梯协会等热情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15.
跨行业管理的先进性对电梯制造业尤为明显,特别体现在金融行业的数据管理方面。改革开放前,我国电梯行业从生产、营销、安装与维修、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因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电梯厂家多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引进国内,使电梯行业有了第一次根本性飞跃。而没有外资参与的电梯企业也采用模仿、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俞洋 《中国电梯》2011,(8):32-3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下游大量的产业,也带动了大型机电设备一电梯的快速发展,国外电梯巨头大多在中国设立独资工厂或合资工厂占领市场,而中国的民族电梯业也相应的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电梯企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如安全性等也经常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7.
邢航  陈安院 《电梯工业》2007,8(1):18-19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电梯、自动扶梯的中日合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电梯生产企业之一,近年来市场占有率均持续保持第一。  相似文献   

18.
行武奇 《中国电梯》2007,18(6):39-42
服务中国已有百年历史的电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快速健康的发展,历经3次发展浪潮(1985~1989年期间以合资企业和国企为主角,两路兵马齐头并进的复苏发展阶段为第1次发展浪潮;1991~1998年为第2次发展浪潮,特征就是国内市场急需,呈现供不应求的供方市场,加之电梯产品的高额利润,全国电梯发展呈现遍地开花之势;1999至今为第3次发展浪潮,这一次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电梯需求量持续高速增长,许多大公司相继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或者通过资源配置和重组及兼并收购等经济运营手段,力争在以后的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我国电梯在用数量与日俱增,而且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电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成为高层建筑物中理想的代步工具。电梯产品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加大了对电梯作为特种设备的管理力度,出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监察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了电梯从制造、安装以及日常维修保养服务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9.
模拟三资管理是促进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造成企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管理粗放和深化改革的力度不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困境中艰难地抗争。为了寻求生存与发展,使企业在困境中艰难地抗争。为了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途径,沈阳星光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在多次合资未果教训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走模拟三资企业管理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出 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李纪元 《中国电梯》2009,(16):62-62
1980年以前,中国的电梯保有量为3万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迅达电梯的成功合资,世界各大电梯企业纷纷在中国合资建厂,国内的电梯厂也纷纷上马,那个卖方市场的年代培育出了许多国产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