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安塞油田王窑区套损井治理工艺主要有常规机械隔采,随着近年来油田含水上升,同时受井筒结垢、套管外腐蚀加剧等因素影响,常规套损机械隔采治理工艺存在隔采有效期短、起钻成功率低等问题。为此,结合不同类型套损井,开展套损井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并对几种治理工艺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套损井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油水井套管损伤问题逐渐增多,不仅使油气产量下降,产层污染,甚至可能导致油水井报废以及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根据不同油井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套损井治理方法,解决井筒完整性问题,对油田的持续发展、稳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套损、套变井不断增多,不但影响油田产量,对区块注采井网也造成较大破坏,给油田的正常生产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对ZY油田油水井套损形态及特征进行了统计,开展了套损地质与开发因素以及套损力学机理研究,总结了套损的预防与治理对策,对今后套损井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港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导致注采井网的不完善,存在极大的安全环保隐患,给油田整体开发造成不利影响。裸眼取换套[1]能够最大程度保持井筒完整性,修复后内通径和承压能力均满足后期油水井生产要求,是浅层套损井治理的最佳处理手段。本文主要针对羊三木油田套管腐蚀套漏井在进行浅层裸眼取换套现场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并制定有效技术方案,为今后浅层裸眼取换套作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延长油田的油水井套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油田稳产和高效开发的不利因素之一。结合油田实际,对套管损坏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系统总结了套管损坏预防措施,积极探索套损井的治理措施,试用膨胀管补贴技术和超细水泥挤堵技术对2口套损井进行了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今后套损井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水井套损问题已经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固井质量差,会导致注入水窜入泥岩,造成泥岩的膨胀,使套管受岩层作用力挤压产生套损。本文主要对固井质量差引发套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固井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油水井套损。  相似文献   

7.
临南油田油水井日趋严重的套损现象,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反面典型。本文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主要类型,介绍了套管损坏在开发时间、生产区块、井别、构造位置及井深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论述了套管腐蚀穿孔和变形损坏的主要作用机理,并对临南油田预防和治理套损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油水井套管损坏的情况也日益加剧。2013年采油三厂文明寨油田新增93口事故井,其中套损井达41口之多。为了确保油田后期顺利开发,对套损井原因进行分析。对此,本文通过对套损井使用年限、套管钢级以及套损位置等因素分析,找出套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套损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注水开发的油藏,由于不同的地质、工程和管理条件,油、气、水井套管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停产,以致影响油田稳产。采用小套管二次固井修复技术对套损井进行修复,是针对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套损类型,近年来发展起来得新型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已逐渐成为套损井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油水井开发生产中,因油管故障造成的油水井躺井很多,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文中归纳油管故障产生的原因,对套损治理提出具体治理措施,油田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纯梁采油一矿纯化油田除C62以外的10个区块以及梁家楼油田的5个区块C47、C56、C41、T84和梁南s2,目前共开油水井437口。统计1982—2009年5年期间,套管损坏油水井238井次。套损形式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注采失衡,而且大大降低了套损区井的措施增油效果,通过不断完善套损井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提高了修井质量,对套损井增产增注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宁夏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损井逐年增加,并且每年新增套损井数也不断增加,套损趋势不断的恶化,隔采井井筒腐蚀、结垢以及结蜡问题日趋严重造成频繁上修,给油田正常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合理有效地应用各种套损井治理技术,加强隔采井的井筒治理,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套损井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破损逐渐增多,P区井筒状况日益变差,从1996年第一口套损井出现到现在套损井数量已达到82口。为了减少套损井给原油生产带来的影响,在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摸索总结套损规律,实施不同的套损治理方法,提高套损井治理水平和手段,将套损井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水井套损原因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治理优化策略。从油田开采实际来说,受到高压注水以及防腐措施不当等的影响,极易造成井套损问题,影响着水驱开发效果。因此,深度分析套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天渠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不断上升,井筒状况日趋恶化,受地面下沉及油层压实等地质因素和油田注水、酸化、压裂、固井等工程因素以及油田生物、化学腐蚀的影响,形成了套损井大量出现的局面,给油田的持续稳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张天渠油田套损井特点、套损机理、套损井现场治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套损井治理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吐哈油田开发时间较长,目前套损井总数超过550口,占总井数的13%,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的开采和开发。由于各种原因,套损井治理和修复在吐哈油田一直浅尝辄止。前期治理的手段主要为机械整形和柔性膨胀管补贴,机械整形存在整形张力不够、钻具易卡等问题,而柔性膨胀管存在补贴承压低、有效期短等缺陷,套损井治理技术、治理力度以及治理效果都未达到预期目标。为提升油田开发整体效益,采用合理的套管防治对策,延长油水井的生产寿命,增加油气井利用率,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必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规模和速度的不断加快,油田油水井的套损防腐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油田油水井套损问题越来越严重,腐蚀状况堪忧,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油田油水井的套损技术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根据油田地理位置的不同于环境的不同,对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我国油田油水井套损防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天渠油田自1996年投入开发,至今已有18年历史,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套损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为挖掘老油田潜力,该油田在套损治理工艺方面不断探索,最终选择小套管固井技术对油水井进行恢复。目前小套管固井工艺在张天渠油田已经成熟,使老油田开发水平连年攀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塔油田大面积开发,油水井套损的趋势逐渐加重。根据贝16兴安岭区块套损井的情况,从区块分布﹑岩性﹑射孔﹑注水开发等不同方面进行统计,找出相应的规律。结合苏德尔特油田油藏开发概况,得出泥岩吸水膨胀、蠕变及滑动造成套管损坏是苏德尔特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明确套损原因可为后期预防与治理套损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葡萄花油田属中孔中低渗透油田,经历长期的水驱开发,套损井不断增多,相对于套管完好井,套损井主要存在剩余油分布多,措施增产改造实施少;高含水井治理难度大,部分井出砂问题严重;套损井整形加固后存在相邻小层"陪绑"损失等问题。为此,针对套损井的现状及潜力,以"创新技术、匹配工艺、个性设计"为手段,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开展了葡萄花油田套损井降本增效挖潜治理技术试验。现场共应用48口井,阶段累计增油及恢复产油0.96×104t,累计降液25.5×104m3,形成了不同类型套损井分类综合挖潜及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