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试了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试出的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粒度分布与透射电镜观察和比表面法测试结果吻合,能较为准确地表征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一次颗粒的粒度分布.但为了得到可信的结果,X射线衍射仪的最小可测试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  题期页·研究与开发·Ti(C1-xNx)系固溶体粉末的组织结构研究 13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 17多层喷射沉积制备双金属板材的机理初探 112合金化铁粉对金属 /金刚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 6 7纳米镍粉的粒度分析 2 71Cu -Al合金内氧化产物及分布的研究 3131主体聚合物对金属注射成形粘结剂性能的影响 3135镍代钴基高温合金涂层组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3138ZrO2 悬浮液性能研究 314 2TiC -TiB2 复相陶瓷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 4 195机械球磨作用下Al/Ti混合粉末的组织和热稳定性 4 2 0 0金刚石—硬质合金系统超高压烧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多种纳米颗粒粒度的测量方法。主要讨论了X射线小角散射法、光子相关谱法和透射电镜-图像分析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纳米镍粉的粒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纳米材料的性质强烈依赖于其颗粒和晶粒的大小,测量纳米颗粒或晶粒尺寸无论从粉体制备还是从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纳米镍粉进行了一系列粒度分析研究,包括SEM、TEM、激光粒度分析法、比表面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和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SAXS)。不同的研究手段得到的纳米镍粉的粒径不尽相同。比较各种研究手段得到的结果可以知道其准确程度,并且针对不同的分析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 ,钢铁研究总院就致力于纳米粉末及其制品的研究。有关纳米粉末和相应元器件的制备都实现了产业化 ,为我国的军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了纳米粉末的测试和表征工作 ,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关于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颗粒尺寸在 1~ 30 0nm范围内超细粉末的粒度分布 ,也可用于无机、有机溶胶以及生物大分子粒度的测定。它制样方法简便 ;所测定的结果既非晶粒也非团粒而是一次颗粒尺寸 ;一次参与测定的颗粒数高达数百亿个 ,在统计上有充分的代表性。近年来又研究开发出…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法和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结构CeO2的微观结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小角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电化学法、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结构的C eO2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电化学法制备CeO2是由分散的纳米颗粒组成,而沉淀法制备的Coeh则是由粗大片状颗粒组成,而该片状颗粒具有纳米的结构。电化学法的CeO2比沉淀法CeO2具有更细的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快速凝固/机械球磨法制备钛合金粉末;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微观测量.  相似文献   

8.
对用CSP工艺生产的低碳钢ZJ330和ZJ510进行了电化学相分析、X射线小角散射法分析和透射电镜(包括高分辨)研究,发现这些低碳高强度(HSLC)钢中有纳米级尺寸的析出物,经过对析出物的形貌、成分、数量及粒度分布的研究,发现尺寸小于36nm的析出物质量百分数大于含V、Nb的HSLA钢中相同尺寸大小的M(CxNy)的质量百分数。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小角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电化学法、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结构的CeO2 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 ,发现电化学法制备CeO2 是由分散的纳米颗粒组成 ,而沉淀法制备的CeO2 则是由粗大片状颗粒组成 ,而该片状颗粒具有纳米的结构。电化学法的CeO2 比沉淀法CeO2 具有更细的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X光小角散射法是目前测定超细颗粒物体粒度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使用波长为埃(A)数量级的单色X射线(如铜靶的X光管发出的X光波长为1.54A,铁靶为1.94A)可以测定粒度在数十埃至数千埃范围的超细颗粒物体的粒度分布。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通过电荷密度不均匀的空间区域就会发生散射。只要超细颗粒与周围介质的电荷密度有差别,都会发  相似文献   

11.
NiAl复合材料热喷涂涂层可以作为陶瓷涂层的粘结底层和抗氧化面层。采用蒸发冷凝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为80 nm的铝粉。把纳米铝粉作为外包覆材料得到铝包镍复合粉末。SAXS检测纳米铝粉的粒度,SEM、HRTEM、TG-DSC检测了纳米铝粉、复合粉末和涂层的结构。表明纳米铝粉包覆材料成分均匀、包覆完整,熔化反应温度更低,放出较多的热量。制备的涂层致密、均匀,为典型的层状结构,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好。  相似文献   

12.
铁矿(球团矿)、氧化铁皮和直接还原铁余料均可作为炼铁原料,正确鉴别三者对维护贸易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以山东口岸进口的一批利比亚铁矿粉为例,阐述三者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方法。该批货物外观与常规铁矿粉差异较大,分布有碎屑、球团等。根据粒度的不同,通过筛选分类制备出5个不同粒度的分析样品,对5个不同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湿法分析方法测定组分含量,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鉴定,参照近几年进口铁矿及氧化铁皮典型成分范围及直接还原铁工艺,然后综合各个样品外观、物理、化学等特性分析,得出样品主要含有铁矿,伴有直接还原铁余料成分,没有夹杂固体废物,为进口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不使用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以水溶液为反应体系,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能谱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N2H4]/[Ni2+]浓度比对镍粉平均粒径、形貌、分散性、还原率以及纯度的影响,探讨了镍粉从刺球形向球形转变过程中粉体分散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 ℃、[N2H4]/[Ni2+]=8的条件下,制备的镍粉纯度较高,球形度较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80 nm,且具有较高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钌(RuO2)具备较高的电阻稳定性和较低的电阻温度系数,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厚膜电阻浆料的导电相。以无水氯化钌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选用绿色且经济的还原剂,利用水热还原法,得到了兼具单分散和高球形度的RuO2颗粒,可满足电阻浆料制备的需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 RuO2粉的形貌、粒径和团聚状态,以 X 射线衍射仪(XRD)检测颗粒的晶相,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RuO2球形颗粒与RuO2/CuO复合材料的电阻特性。结果表明:单分散、球形度高、尺寸均匀的金红石型纳米RuO2的阻抗值最小,其导电性明显优于出现明显团聚的RuO2颗粒, RuO2/CuO也表现出较强的导电性。由阻抗测试结果可知, RuO2颗粒的加入可显著提升CuO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氢化钛粉代替钛粉,与镁粉混合高能球磨,研究球磨工艺参数对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这种非平衡态的粉末冶金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粉末,提高Mg在Ti中的固溶度。利用激光粒度仪、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粉末的性能。研究发现,随球磨时间延长,混合粉末的粒径逐渐变小,确定16 h为最佳球磨时间。Mg的衍射峰随球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球磨8 h后基本消失,表明球磨过程可促使Ti和Mg原子的合金化。选取4%(质量分数)的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能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冷焊,粉末的收得率提高至73.3%。  相似文献   

16.
The no-current diffusion satur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to synthesize a powder Co2Er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n the molten eutectic mixture of lithium and potassium chlorides at a fixed temperature of 850 K.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conditions of synthesizing the powder Co2Er intermetallic compound of a given composition are determined. The range of metallic-phase component blending ratios for a reaction mixture is determined; within this range, the powder compound free from impurit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unreacted base metal (powder cobalt) can be synthesiz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is confirmed by X-ray fluorescent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using an EDX-720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t spectrometer and an XRD-700S diffractometer,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粉末压片法测定铝铁中铝时,由于粒度效应的影响,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通常,采用单一控制样品粒度小于0.075 0 mm的制样方法来克服粒度效应时,铝的X射线荧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达到4.3%。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粒度重组技术,即通过调整样品中的0.250~0.125 mm、0.125~0.075 0 mm、0.075 0~0.045 0 mm、<0.045 0 mm 4个粒度等级的质量占比为2∶2∶1∶5后,铝的X射线荧光强度的RSD(n=10)降为1.2%,有效降低了粒度效应的影响。从粒度调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两种制样方法对测量强度的影响、不同制样方法样片表面差异、不同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显著性差异4个方面进行讨论,证明粒度重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粒度效应对粉末压片法结果的影响,铝铁中铝的测定结果与EDTA滴定法的结果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种稀土粉体粒度测量中分散剂、分散时间、样品种类、样品浓度、折射率及测定误差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测量过程中影响稀土粉体粒度的因素,确定了激光法测定稀土粉体粒度的测量条件。并可由测定结果来推断粉体的球形状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粉末压片法测定铝铁中铝时,由于粒度效应的影响,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通常,采用单一控制样品粒度小于0.075 0 mm的制样方法来克服粒度效应时,铝的X射线荧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达到4.3%。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粒度重组技术,即通过调整样品中的0.250~0.125 mm、0.125~0.075 0 mm、0.075 0~0.045 0 mm、<0.045 0 mm 4个粒度等级的质量占比为2∶2∶1∶5后,铝的X射线荧光强度的RSD(n=10)降为1.2%,有效降低了粒度效应的影响。从粒度调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两种制样方法对测量强度的影响、不同制样方法样片表面差异、不同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显著性差异4个方面进行讨论,证明粒度重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粒度效应对粉末压片法结果的影响,铝铁中铝的测定结果与EDTA滴定法的结果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