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谱分解调谐体技术在薄储层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谱分解调谐体技术是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或最大熵等方法,将地震资料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利用振幅谱及相位谱对地震资料在频率域进行地质解释的技术。将谱分解调谐体技术用于薄储层厚度定量研究,其对薄储层厚度预测精度与地震反演的储层厚度预测精度相当,能够客观地揭示薄储层厚度变化特征,同时具有计算速度快,对测井资料依赖程度低等特点,适用于在钻井资料较少探区进行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河道砂岩相控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3段属于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由于地震属性预测受地震分辨率限制,造成河道砂体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盒3段目的层进行了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认清了盒3段顶界面地震反射层Tf9是一个在全区有近似等时地质意义的反射界面,盒3段上砂组的厚度与Tf9平均振幅的统计关系符合调谐振幅原理,从而优选出盒3段砂岩的振幅敏感属性。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及沉积微相综合分析,认为盒3段振幅敏感属性平面图与其沉积相展布规律一致,通过相关分析能较好地预测出砂岩发育的有利区。在D66井附近目标区的实践表明,砂岩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达90%。由此表明,以沉积相、沉积特征约束地震属性预测能实现对复杂地质体的准确预测和描述。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频谱成像正成为一项隐蔽性油气藏识别的重要工具。根据薄层调谐原理,不同频率振幅信息反映了不同厚度地层的调谐振幅,因此地震记录实质上是不同地层厚度信息的叠合,也就是不同地质体的综合反映。对于薄砂层、河道和砂坝等隐蔽性油气藏,由于受其它地质体信息的干涉,在地震数据体上难以清晰识别。而时频分析技术通过频谱分解,对储层响应较好的频率成分进行成像,从而有利于目标地质体的识别。通过对小波包变换时频分析及频谱成像技术的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对河道砂体的预测上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谱分解技术进行薄储层预测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采用短时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的成像特征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地震资料主频至高频端的地震分辨能力。本文介绍了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谱分解数据体的类型及其解释方法,充分利用谱分解得到的一系列单一频率的调谐振幅数据体研究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铁匠炉地区近源沉积砂砾岩储层,查清了该套储层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和有效储层横向展布特征,预测结果已被钻井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谱分解技术在营尔凹陷长沙岭地区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谱分解技术就是通过对地震道进行特定的数学变换,形成相应的地震数据体(调谐体和共频体),通过调谐体和共频体的处理解释实现对特定地质目标的地质解释。本文针对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下沟组上段砂岩储层特点,采用谱分解薄层识别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实际应用时,利用沿层调谐体,确定了薄砂层调谐频率范围;利用共频体对薄层进行检测,预测了砂泥岩互层发育的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范围,预测结果与实际钻探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张辉  林春明  崔颖凯 《石油物探》2005,44(6):557-562
东委内瑞拉盆地卡拉高莱斯地区主要目的层为一套海陆过渡环境的三角洲相沉积,三角洲平原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决口扇构成区内主要沉积骨架砂体,各种微相砂体单层厚度薄,分布面积小,在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首先对该地区的主要目的层梅雷库莱组和奥菲西纳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地区北部断裂发育、构造破碎以及钻井密度大等特点,采用了测井约束反演方法来预测砂体的分布特征.但该区的声波资料少,为此分析了各种测井曲线对储层响应的敏感性,选择了对薄砂层分辨能力较高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声波曲线重构.反演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区内的储层分布特点,对河道砂、决口扇等沉积微相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部署的I-GV井在梅雷库莱组钻遇河道砂体5.2 m,测试产油82m^2/d.针对该地区中部和南部构造简单、断裂相对不发育且测井数量少等特点,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边缘特征和调谐振幅特征很好地描述了河道、废弃河道等沉积微相体.经钻井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地震垂向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原理,利用薄层地震反射振幅在横向上的差异,研究每一种沉积微相地质体在横向上的几何形态和沉积特征。本文主要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沿层切片和沿层地震频谱成像等技术,并结合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开展了对河道砂体沉积的地质解释和研究,推断出了沉积物源方向和砂体发育带,指出了油气储层的有利区。其中沿层地震频谱成像技术是通过频谱成像的最大能量确定的频率检测对应的地层调谐厚度,而不是直接利用地震资料的主频计算地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WX油田重要的含油层系之一,该油层砂体层数多、厚度小(1~2 m);局部井间距较大,井间沉积相变快,砂体展布特征复杂,精细地刻画油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特征难度大,目前砂体叠置模式尚未建立。为此,以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沉积微相概率预测模型;再通过机器学习和模糊判别方法分别识别WX油田东北部姚家组葡萄花油层各小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最终建立四种砂体叠置模式,即平面连接式、平面分隔式、垂向接触式和垂向分离式。通过钻井验证,该技术具较高的储层预测精度,对于河道沉积微相,样本井的准确率平均值可达88.8%,各小层(除PI11和PI3外)检验井预测准确率均可达80.0%以上。精细刻画的沉积微相和建立的砂体叠置模式可为后期储层综合评价、开发方案优化、调整和井位合理部署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孟凡利  彭丽娟  韩立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5):39-41,80,158,159
浊积岩储层厚度的求取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部分,采用普通振幅法计算易造成较大的误差。针对大芦湖油田浊积岩储层多期次发育,储层厚度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在层序控制下,基于薄层反射调谐原理,利用生成调谐频率及调谐能量体对储层厚度和其横向变化进行描述,对实钻井砂体厚度与调谐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定量估算了储层厚度,并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有效指导了该区滚动勘探,取得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泛滥—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精细描述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应用密井网测井曲线,通过对储层中河间单砂体的追溯对比,在河间沉积中识别出两大类、4种沉积微相。第一类为溢岸沉积砂体:包括天然堤与河漫滩2种沉积微相;第二类为决口沉积砂体:包括决口水道和决口席状砂两种沉积微相。提出河间砂体与主河道砂体3种可能的连通类型(肯定连通型、连通较差型和不连通型)。描述了不同相带位置河间砂体发育的主要类型,并对这类储层在油田开发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震相分析的砂体储层厚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和砂体厚度较小且横向分布不稳定的时候,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砂体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震的各种属性和波阻抗反演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属性的地震相分析可以清晰地刻画砂体的横向分布情况.研究区调谐频率和砂体的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实际情...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X区块石盒子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分流河道微相致密储层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目前研究区开发的热点。研究区分流河道砂体横向摆动快、沉积厚度薄、岩性及物性横向变化明显,因此,开展分流河道砂体精细刻画及产能差异分析是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基于岩心、薄片、测井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分流河道内部不同叠置样式砂体识别图版,形成3种砂体叠置样式的分类体系:单期孤立型、多期叠置型以及多期互层型。并从地震正演入手,剖析了不同叠置样式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其中单期孤立型砂体平面规模较小,地震上表现为中低频—透镜状强反射特征;多期叠置型以及多期互层型砂体由于单期砂体横向迁移、垂向叠置,平面规模较大,前者地震相表现为高连续—中低频—强反射特征,后者地震相表现为中低连续—中高频—中弱反射特征;最后根据已钻井测井解释资料,综合对比了不同叠置样式砂体的累计气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以及测试无阻流量等参数,发现单期孤立型砂体顶底发育厚层泥岩段,砂体封闭条件好且内部隔夹层不发育,含气饱和度高,测试后多具自然产能,产水量小,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分频解释技术将地震数据体从时间域转化到频率域,可实现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黄河口地区明化镇组地形平缓,储层薄,横向变化快,依据常规地震属性以及波阻抗反演技术很难准确地进行储层预测。运用连续小波变换实现频率域对储层横向变化的研究,确定了油藏的边界,计算出了砂体的厚度,为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厚度薄、层数多、垂向叠置、横向连片的滨浅湖滩坝砂体,以小层为单位的沉积微相平面图不能准确反映砂体的分布特征,如果开展单砂体级别的沉积微相研究,则可以精细描述单一坝砂体。文中以柴达木盆地扎11井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第Ⅳ油层组第10小层为例,探索精细刻画单一坝沉积微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根据测井相特征在单井上识别坝中和坝缘;2)根据单砂体底部等高、测井曲线形态相似及单一坝水低油高的特征,开展单一坝井间对比,由此确定单砂体分布范围;3)从下向上厘定单一坝的形成期次;4)将各井中单一坝的沉积微相和分布范围投射到平面图上,并结合平面油水关系适当调整。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对单一坝砂体的精细刻画,对加密井部署和注采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频谱分解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频谱分解成像反映油藏物理属性要比其他地震属性更加直接。本文根据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断裂系统识别、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其具体思路为:首先基于地震叠后数据体完成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的频谱分解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离散频率的调谐数据体,然后采用地质成像和动画解释技术,识别断裂体系、沉积环境、储层分布等地质现象。应用实例表明,在识别断裂系统时,不仅能指导剖面的断层解释和平面组合,而且可以精细断层解释;在进行沉积环境分析时,不仅可以确定沉积相类型,而且可以确定沉积相的形态;在进行储层预测时可同时确定砂体的展布和厚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精确地预测苏里格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辫状河有效砂岩储集层的分布,指导气田有效开发,开展了基于水动力能量的辫状河沉积微相展布研究。建立了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盒8段辫状河储集层单一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标志和砂体叠置模式,划分对比单一河道砂体;分析辫状河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岩电相转换模型及单井沉积微相类型;利用自然伽马与补偿中子曲线包络特征,重构水动力指数曲线,并以水体能量厚度平面展布为约束,精细刻画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有效砂体分布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可有效指导气田的开发部署。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相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集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因素影响,储层沉积相带特征十分复杂,利用测井曲线,分析地层信息与各种成因标志及其相应沉积环境中水动力因素作用关系,研究了测井相与沉积微相及其储集砂体分布发育,确认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是形成本区低渗透储集砂体的有利相带。它们控制砂体的走向和分布,具有砂体连片、连通性好、厚度较大的特点。通过该区长332储层沉积微相和含油有利区域油藏分布预测研究,油藏处在区域由北西到南东发育的5条水系水下分流河道中部及西南部主体带上,这些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和圈定的含油有利区域油藏,总体具有中部向南西方向的中下游不断加强的特点,为该区油藏进一步滚动扩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E1f2)储层沉积微相繁杂多样,分布规律复杂,导致储层参数变化快,规律难于把握。针对此问题,研究提出按沉积微相分类讨论储层参数分布规律的方法。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第3亚段(E1f23)1—7小层沉积微相和砂体厚度的变化与展布特征不同,导致储层参数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发育较多原生补给水道沉积的1—4小层比发育较多改造补给水道沉积的5—7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均要高。对研究区内发育的滨湖砂坝、滨湖砂滩、原生补给水道和改造补给水道微相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滨湖砂坝和滨湖砂滩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相对稳定,渗透率呈较明显的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原生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正韵律分布模式;而改造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反韵律或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储层物性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原生补给水道和砂坝沉积区,低值区则分布于改造补给水道和砂滩等沉积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渤海J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的研究目标,对J油田进行了储层精细表征。为了降低沉积相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综合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认识进行动静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各单砂层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基于目标的沉积相模拟方法表征各微相砂体间的接触关系,并基于此建立油田的三维地质模型;提出了基于沉积微相研究的砂体定量化表征方法,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