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发布以来,参评的住宅或者住宅小区在性能评定的实践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性能评定失分,轻者级别降级,重者通不过专家组的评定。本文从陕西省住宅性能评定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开发企业的角度,就如何解决此类问题,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基于INTERNET的住宅性能认定管理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分析了住宅性能认定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便于开发实现的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系统分析报告,为基于INTERNET的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加气混凝土》2005,(4):36-36
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将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住宅性能评定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和改建住宅的性能评定,而不是单纯的评优标准,反映的是住宅的综合性能水平,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产业技术政策,倡导一次装修,引导住宅开发和住房理性消费,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基于INTERNET的住宅性能认定管理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分析了住宅性能认定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便于开发实现的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系统分析报告,为基于INTERNET的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5.
阎淑敏 《城市开发》1999,(11):21-22
由北京城市开发集团开发建设的望京南湖东园小区,国庆前夕通过了全国住宅性能等级认定,成为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评定办法和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全国范围内第一家进行并顺利通过此项评定的住宅小区。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聂梅生对望京南湖东园小区定位为5个第一:1.望京南湖东园小区(K4)是北京市继恩济里小区之后,5年来第一个城市住宅试点小区。2.望京南湖东园小区(K4)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验收的城市住宅试点小区。3.望京南湖东园小区(K4)是全国第一个在城市住宅试点小区验收的同时,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设计思路,并针对住宅性能评定工作的特点,采用MVC模式和J2EE平台进行开发。本系统分为企业管理子系统、评审委员会管理子系统、认定委员会管理子系统和专家管理子系统。该系统的使用,将会对全国住宅性能评定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筑》2023,(2):F0003-F0003
住宅性能评定制度自1999年试行以来,经历了制度建立、发展的曲折过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评定项目已超2 000个。项目涉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受到住宅开发建设单位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住宅性能评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我国高品质住宅的建设,促进了我国住宅品质提升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红 《福建建筑》2007,(6):17-19
本文通过阐述水晶森林-晶尚名苑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提升住宅内在品质,满足并通过住宅性能评定3A级设计审查的要求,指出《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在设计实践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在2005中国房地产业科技进步报告会上透露的信息,《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国家标准,将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住宅的性能评定,而不是单纯的评优标准,是反映住宅综合性能水平,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产业技术政策,倡导一次装修,引导住宅开发和住房理性消费,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等。  相似文献   

10.
王文  赵雷  苏鹏  韩建华 《建筑科学》2007,23(2):88-91
本文简单描述了基于J2EE平台的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开发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包括实现系统开发的平台与工具,软件构架,提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MGB/T50362—2005),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有关住宅性能的评定技术标准。2005年11月30日由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于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实施,对于完善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引导提升住宅品质,保护住宅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推动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4月5日,《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正式实施后的首批A级住宅项目通过终审。  相似文献   

13.
建议将现有房屋质量验收内容纳入到住宅性能认定中,对现行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加以修改,改为《住宅质量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将住宅性能认定纳入房屋综合验收之中,将目前开发企业为购房者提供的《质量保证书》,改为《质量性能保证书》。另外,随着目前对绿色建筑的推广以及对建筑的能效测评实施,一些城市已经逐步要求如果未完成能效专项验收,则工程不予竣工验收的做法。相信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住宅性能的综合认定也将逐步成熟。——郭松海  相似文献   

14.
卢求 《住宅产业》2023,(5):14-21
本文介绍了中国《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和德国《可持续住宅质量标识》标准的内容架构、适用范围、评定方法,详细研究比较了两部标准在居住空间、装修标准、日照、采光和通风、空气质量、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建筑碳排放、隔声性能、无障碍设施、停车设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智能化系统、环境性能、建筑拆除与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新版《住宅性能评定标准》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虽然部分指标和德国标准还有差距,但许多指标已接近德国标准,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德国标准。此外,未来我国《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在提升建筑隔声性能、健康舒适、绿色低碳等领域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颁布已三年。在认定工作尚未全面铺开之际,如何使尽可能多的新建与改建住宅建成后的性能符合该《标准》中的"A级住宅"?文章侧重就"A级住宅,从方案设计起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相关理解、建议与案例剖析,强调以《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指导住宅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设信息》2005,(11S):2-2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在2005中国(深圳)住博会上表示,我国住宅性能评定国家标准目前正在报批,预计不久即会向全国发布。他在住博会举办的”住宅性能认定技术标准发布研讨交流会”上介绍了这一标准的编制情况。1999年4月,建设部颁发《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决定在全国试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随后,建设部开始编制住宅性能评定的有关标准和指标。该项工作历时3年,反复修改十几次,2004年9月形成初稿。在充分征求各地意见之后,《住宅性能评定标准》于2004年11月送审,当年12月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家审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者在购房时对住宅的功能质量、环境质量、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住宅性能认定是我国为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促进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住宅性能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分析住宅开发企业间博弈以及住宅开发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博弈,总结影响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建议,对今后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住宅产业》2008,(2):136-136
本刊讯 日前,历时5天的宁夏A级住宅性能认定专家评审会落下帷幕,评审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性能认定专家评审组通过对宁夏申报A级住宅项目的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耐久性能做了现场勘察、会议分析、评定打分,并提出了整改意见。最后,银川市“紫云华庭”小区、“紫薇星座”小区、“幸福世家”小区、吴忠市“永昌花园”小区通过了建设部A级住宅性能认定专家评审组预审。  相似文献   

1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了“从好房子到好小区”的要求,强调了住宅与住区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在202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标准》(GB/T 50362-2022)与2006年3月正式实施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相互对照的基础上,对住宅环境性能的精细化提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张蕴华 《城市开发》1999,(11):17-18
一、何谓“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商品住宅性能认定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的住宅进行评估,并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确认该住宅的性能等级,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宅消费者进行该住宅交易的技术依据。二、为什么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1.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的要求,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